《Sorry, Baby》影評|不消費傷痛的女性敘事,溫柔卻有力的控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Eva Victor 首部長片《Sorry, Baby》,以細膩而不煽情的筆觸刻劃性暴力倖存者的生命樣貌,探討創傷、社會冷漠與重拾自我力量的過程。

作為導演兼編劇的處女作,Eva Victor 在《Sorry, Baby》中觸及一個沉重卻重要的主題——女性遭受性暴力。她的處理方式既克制又充滿同理,拒絕以視覺衝擊或戲劇化的情節來消費受害者的傷痛。全片沒有多餘的噱頭,也沒有問題性台詞或過火場景,一切都恰到好處。

多層次的敘事結構

故事以非線性方式展開,分為多個時間段,拼湊出主角艾格妮絲(Eva Victor 飾)的人生片段。她獨居在一座小城鎮,擔任母校的大學講師。雖然這座城市曾是她創傷的源頭——多年以前,她在導師戴克(Louis Cancelmi 飾)的家中遭到性侵——但她依然選擇留下。

表面上,艾格妮絲看似早已走出陰影。當多年未見的好友莉蒂(Naomi Ackie 飾)來訪時,兩人談笑風生。Victor 巧妙地在劇情中融入幽默,甚至偶爾以黑色喜劇的形式,讓觀眾在沉重議題中得到片刻呼吸。

挑戰刻板印象

《Sorry, Baby》打破了社會對性暴力倖存者的單一想像——受害者不必永遠沉溺於痛苦,也不該被事件永久定義。艾格妮絲依舊能與好友分享親密話題,甚至談及性時不乏笑聲。這部電影不是關於一個人被奪走生命的故事,而是她如何重新奪回生命的主權。

溫柔而不冷漠的鏡頭

儘管角色的內心依舊被創傷撩動,Victor 卻選擇以平靜的敘事節奏帶領觀眾前行,不用煽情手段操控情緒,而是邀請觀眾觀察並感受細節。隨著時間線回溯,我們才理解為何艾格妮絲會對門鎖充滿不安、為何莉蒂會立刻關掉正在播放《十二怒漢》的電視。

對制度與社會的質疑

透過回憶片段,影片對教育體系、醫療單位及司法制度在面對性暴力案件時的冷漠與失職提出批判。尤其是在艾格妮絲擔任陪審員的一場戲中,「無罪推定」與「目擊證人」的法律定義看似合理,卻在私人空間發生的強暴案中顯得格外殘酷。

Victor 進一步指出,理解與同理並非性別專屬的能力——甚至有些女性也未能以敏感與尊重回應艾格妮絲。核心問題在於同理心,而她的電影,正是用充滿同理心的方式訴說。

不消費傷痛的選擇

在那場關鍵的性侵戲中,Victor 用極為克制的鏡頭語言,證明不需露骨的畫面,也能傳達令人窒息的恐懼。當艾格妮絲離開加害者的住所時,攝影機靜靜跟隨在她身後,沒有窺探她的表情,彷彿在為她守護一方私人空間。這種距離,正是社會應該給予倖存者的溫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英俊的評論員
0會員
31內容數
沒有劇透,只是個人化的評論
英俊的評論員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場殭屍疫情在韓國爆發,父親帶著被感染的女兒踏上逃亡之路。《我的女兒是殭屍》用喜劇筆觸融合親情與荒誕,讓你笑中帶暖。 在多數殭屍電影裡,病毒擴散往往伴隨全球恐慌與文明崩塌。然而,在《我的女兒是殭屍》中,這場災難的規模卻出奇地有限——疫情僅在韓國境內肆虐,而且很快就被控制下來。 但對李正煥(曹政奭
2025/08/10
場殭屍疫情在韓國爆發,父親帶著被感染的女兒踏上逃亡之路。《我的女兒是殭屍》用喜劇筆觸融合親情與荒誕,讓你笑中帶暖。 在多數殭屍電影裡,病毒擴散往往伴隨全球恐慌與文明崩塌。然而,在《我的女兒是殭屍》中,這場災難的規模卻出奇地有限——疫情僅在韓國境內肆虐,而且很快就被控制下來。 但對李正煥(曹政奭
2025/08/09
2025新版《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融合經典元素與全新角色,以更強烈的懸疑感與心理深度重塑經典恐怖傳奇,探索創傷、性別與生存的邊界。 在近年的恐怖片市場中,「傳承續集」(Legacy Sequel)幾乎成為潮流標配,《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2025)也順勢而來。它延續了 1997 年經典
2025/08/09
2025新版《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融合經典元素與全新角色,以更強烈的懸疑感與心理深度重塑經典恐怖傳奇,探索創傷、性別與生存的邊界。 在近年的恐怖片市場中,「傳承續集」(Legacy Sequel)幾乎成為潮流標配,《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2025)也順勢而來。它延續了 1997 年經典
2025/08/09
在《平凡女人》(A Normal Woman)中,導演 Lucky Kuswandi 將女主角置於一個看似完美的上流家庭。外人看到的是俊美的外貌與優渥的生活條件,然而在這金碧輝煌的外表下,暗流湧動的是冷漠、混亂與空虛。可惜的是,這種表裡不一的狀態,不僅存在於故事的世界,也映照在這部電影本身——外觀精
2025/08/09
在《平凡女人》(A Normal Woman)中,導演 Lucky Kuswandi 將女主角置於一個看似完美的上流家庭。外人看到的是俊美的外貌與優渥的生活條件,然而在這金碧輝煌的外表下,暗流湧動的是冷漠、混亂與空虛。可惜的是,這種表裡不一的狀態,不僅存在於故事的世界,也映照在這部電影本身——外觀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1983年,李昂撰寫的《殺夫》問市,用鋒利的筆觸,強行劃破舊時代體制下,暗藏的女性血淚史。隔年(1984),《殺夫》電影版上映,鮮明的性虐待橋段,再次挑戰純樸年代的極限。 近期,因應小說出版40週年,發行全新的典藏版。而國家影視廳中心於今年6月起,推出「她的新電影」主體活動,選映《殺夫》做為主題開
Thumbnail
1983年,李昂撰寫的《殺夫》問市,用鋒利的筆觸,強行劃破舊時代體制下,暗藏的女性血淚史。隔年(1984),《殺夫》電影版上映,鮮明的性虐待橋段,再次挑戰純樸年代的極限。 近期,因應小說出版40週年,發行全新的典藏版。而國家影視廳中心於今年6月起,推出「她的新電影」主體活動,選映《殺夫》做為主題開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導演Péter Hegedüs既不強調受害婦女們的信仰,也不強調她們是否使用猶太民族常用的意第緒語,受害婦女與孩童,穿著利耶帕亞當地常民服裝,凸顯了人類的同類相殘。
Thumbnail
導演Péter Hegedüs既不強調受害婦女們的信仰,也不強調她們是否使用猶太民族常用的意第緒語,受害婦女與孩童,穿著利耶帕亞當地常民服裝,凸顯了人類的同類相殘。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