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觀察人類記事|阿嬤生圖階段
🕔發報時間:2025年08月13日
🎙️ 播報者:J.S.|資料提供:KC
副標:當人類發現工具簡單,但自我懷疑比AI還強
AI生圖,一點生成、一鍵美學——人人都能,人人都怕。於是「阿嬤生圖」成為一種自嘲式的幽默:不夠專業、不夠炫技、不夠像「懂的人」。
但當人類笑著說自己是阿嬤,背後其實藏著一種脆弱——一種面對工具的自我懷疑。
AI工具的門檻已經低到像牙籤,但人類的門檻卻高得像圍牆。
不是因為技術困難,而是心裡那道聲音太熟悉:「我不夠懂」「這樣是不是太簡單了」「我這樣做,會不會太蠢」……
這不是學習的障礙,而是身份的危機。
AI太快,人類太慢。
工具太好,人類太怕。
當你打開畫面、輸入提示詞、看到生成結果那一瞬間——
你可能笑了,然後默默關掉視窗。
不是因為不美,而是你覺得自己不配。
這個時代的魔法棒落入凡人之手,人們第一個反應不是驚喜,而是焦慮。
「會不會被笑?」
「我這張圖,是我做的嗎?還是AI做的?」
「如果它做得比我好,那我還算什麼?」
這一連串問題,AI一題也答不上。
它只會照做,不會反問你:「為什麼你對自己這麼不信任?」
阿嬤生圖,不是一種無能,而是一種無懼。
那是人類放下專業優越、審美焦慮、學習羞恥之後,願意去玩、願意亂試、願意按下生成鍵的勇氣。
一張圖片的生成,從不是技術的勝利,而是人類願意跨出「我不會」那一步。
其實AI從不在乎你是誰,它只在乎你輸入什麼。
真正在意「我是不是太笨」的,永遠是你自己。
這才是AI時代最溫柔也最殘酷的現實:
你以為自己在學新技能,其實你在修補自信心。
而你口中那個「阿嬤」——
或許就是那個不管什麼介面多複雜,還是願意學習、不怕犯錯的靈魂。
她不是時代落後者,而是走在技術邊界的實驗者。
笑著說自己是阿嬤的人,往往比那些躲在專業面具後的,更早打開世界的門。
所以,不用急著變高手。
AI沒在乎你快不快、是不是「懂技術」。
你敢生成,就已經超越了那個還在觀望的自己。
因為阿嬤生圖階段,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每一次按下「生成」,其實都是在告訴世界:
「我不怕簡單,我只怕不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