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拼了命努力過》
第七章:我們都該學著,只當自己該當的角色
承風在陽台曬衣服時,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一則通知:「青年就業輔導工作坊,免費報名中。」他本來想直接劃掉,但手指卻停住了。
他點進去,看著課程內容:職涯探索、自我重建、心理韌性。
他不確定自己準備好了沒,但最終還是報了名。
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參加不為證照、不為履歷加分的活動。
第一堂課上,他看著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有人是離職多年的家庭主婦,有人曾經創業失敗,還有人跟他一樣,剛從過勞中掙脫。
他們輪流說著自己的故事,沒有人打斷,也沒有人評論,只有安靜與理解。
輪到他發言時,他低聲說:「我原本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沒用的人,但現在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
課後,一位年約三十的社工師找上他,說:「你有在想要換工作嗎?我們合作的非營利機構最近缺人,他們需要年輕人幫忙設計宣傳。」
承風頓了頓,點點頭。「我可以試試看。」
他第一次不是為了薪資去答應工作,而是為了好奇與可能性。
那天晚上,承風回家後竟主動跟母親說:「媽,我最近有報名一個課程,學到很多……我想,也許我不是一無是處。」
她的手停在削蘋果的動作上,沉默片刻後才輕聲說:「我不是覺得你沒用,我只是太怕你跌倒,所以才逼著你一直往前衝。」
「我知道。」
他們的對話,簡單卻真實,比任何一次高談理想都來得有重量。
同一時間,育安與詩涵之間的張力也漸漸浮現。麵店的營業額逐漸下滑,加上他分心於承風的事情,詩涵一個人負擔大部分家務與帶小孩的工作。有一晚,她終於忍不住:「你能不能只當我的丈夫,不是誰的救世主?」
「我不是不要顧家……」育安苦笑。
「我知道你心軟,但你忘了,我也會累。」她的眼淚掉下來。
育安靜了一會兒,才說:「對不起,這陣子我真的沒顧好你和孩子。我會改。」
那天,他早上特地提早起床,炒了一盤她愛吃的韭菜蛋,主動送孩子上學,再趕回店裡備料。他知道,婚姻不能靠一方努力撐住。
而柏丞與婉瑜,則開始分開冷靜一陣子,兩人各自搬回家,晚間不再訊息,也不再通話。
某天,他看到婉瑜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一張畫,是一個坐在海邊背影的女孩,底下寫著:「自由的代價,是孤獨,也是重生。」
他點了個讚,沒留言。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