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矽電子2025年法說會揭示公司深耕半導體38年,專注電源管理IC與第三代半導體,2025上半年營收6.38億,年增33%,毛利率達27%。憑藉氮化鎵(GaN)在快速充電、資料中心與無人機等應用的強勁需求,及MOSFET與PMIC市場穩定成長,公司預計2025年持續成長,2026年展望樂觀。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
微矽電子(股票代號:8162)成立於1987年,專注於半導體後段服務超過38年,以電源管理與節能為核心,聚焦功率半導體利基市場。公司提供電源管理IC(PMIC)、MOSFET及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與碳化矽SiC)的晶圓測試、薄化及封裝一站式服務,為國內電源管理IC、MOSFET及GaN晶圓測試最大供應商。實收資本額6.87億元,2024年營收10.64億元,員工約600人。公司營運據點包含竹南廠(晶圓薄化、切割、測試)與竹東廠(晶圓測試、成品測試)。
主要營業項目分為三類:- 半導體測試:包括晶圓測試(CP)與成品測試(FT)。
- 晶圓薄化:正面金屬鍍膜(FSM)與背面研磨及金屬鍍膜(BGBM)。
- 半導體封裝:晶圓切割與WLCSP-DPS封裝。

二、2025年上半年營運概況
微矽電子2025年上半年表現亮眼,累計營收6.38億元,年增33%,毛利率27%,年增1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7,850萬元,稅後淨利6,065萬元,每股盈餘(EPS)0.88元。2025年第二季營收3.4億元,季增14%,年增43%,毛利率31%,季增7個百分點,年增19個百分點,營業利益5,430萬元,EPS 0.58元。
分營業項目營收:
- 半導體測試:營收4.69億元,年增33%,佔比73%,成長動能來自DDR5相關PMIC、散熱風扇及USB PD控制晶片需求。
- 晶圓薄化:營收1.19億元,年增25%,佔比19%,得益於2024年下半年的擴產效益及功率元件需求提升。
- 半導體封裝:營收0.50億元,年增37%,佔比8%,因產品組合調整,減少低毛利產品,增加高毛利項目。
分產品製程營收:
- 電源管理IC測試:營收3.33億元,年增33%,佔比52%,受DDR5在伺服器與電競PC應用擴散推動。
- MOSFET晶圓薄化與測試:營收1.90億元,年增25%,佔比30%。
- 第三代半導體測試:營收0.65億元,年增63%,佔比10%,主要由GaN需求驅動,應用於無人機、伺服器及機器人。
- 半導體封裝:營收0.50億元,年增37%,佔比8%。


月營收趨勢: 2025年7月營收1.22億元,創年度新高,月增4%,年增19%。累計1-7月營收7.59億元,年增31%。

營收與產能利用率高度正相關,2025年Q1產能利用率74%,Q2升至79%,帶動毛利率從24%提升至31%。

三、市場概況
- 電源管理IC(PMIC)市場:預估2029年規模達482.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7.2%,受電子設備功能增強與用電量增加推動,市場穩定成長。
- MOSFET市場:預估2029年規模114.7億美元,CAGR 7.3%,與PMIC相輔相成,應用於電源管理,需求穩定。
- 第三代半導體市場(GaN與SiC):預估2029年規模34.3億美元,CAGR 19.1%。GaN功率元件市場預計2030年達22億美元,CAGR 30.5%,成長動能強勁。微矽聚焦GaN,因SiC市場競爭激烈,營收貢獻較低。

四、市場應用
- 氮化鎵(GaN)應用:
- 快速充電器:已大量應用於手機、筆電與平板充電器,充電速度提升3倍,體積與重量減半,市場滲透率持續上升。
- 無人機:GaN應用於馬達驅動、DC-DC轉換、光達及電池管理系統,實現更小體積、更輕重量及更低耗電,推動飛行時間與距離提升。軍用、工業、商用及農業無人機需求成長,GaN應用持續發酵。
- 資料中心:GaN應用於伺服器電源供應器,提升功率密度與能源效率。Navitas推出12kW電源供應器,效率達97.8%,大幅優於傳統矽元件,節省機櫃空間並減少碳排量。
- AI伺服器:800V高壓直流(HVDC)架構成為新亮點,NVIDIA計畫2027年導入,能源效率提升5%,銅材用量減少45%,維護成本降低70%。
- 機器人/機器狗:GaN應用於光達雷射驅動器(頻率超100MHz)、馬達控制(40+無刷馬達)、DC-DC轉換及電池管理系統,提升運動精準度與效率,降低體積與重量。
- 碳化矽(SiC)應用:
- 電動車:應用於車載充電器、牽引逆變器、DC-DC轉換器及充電樁,隨電動車市場成長,SiC需求增加,但因大陸市場供給過剩,競爭激烈。
- 再生能源:應用於太陽能、風能及儲能系統,受ESG節能減碳趨勢推動,長期需求穩定。
五、營運展望
微矽電子2025年三大成長動能:
- 電源管理IC(PMIC):DDR5在伺服器、PC與筆電市場需求成長,DrMOS與Smart Power Stage應用於顯示卡與基站,散熱風扇的BLDC驅動IC需求增加。
- MOSFET:高功率低功耗MOSFET規格提升,帶動晶圓薄化與測試需求成長。
- 氮化鎵(GaN):應用領域從快速充電器、家電擴展至無人機、資料中心及機器人,需求持續擴散。
其他展望:
- 伺服器市場:高功率高效能電源供應需求強勁,GaN應用推動成長。
- PC/筆電市場:邊緣運算與AI PC換機潮、Windows 10終止支援及新顯卡推出,帶動換機需求。
- 產能擴展:BGBM擴產於Q3完成,FSM產品驗證即將完成,預計Q4量產。PMIC與MOSFET晶圓測試擴產部分於Q2完成,餘於Q3完成。
- 關稅影響:目前影響不明顯,需持續觀察。
- 長期趨勢:用電量上升與節能減碳需求推動PMIC與功率元件成長,2025年預計較2024年成長,2026年展望樂觀。
會議總結與展望
微矽電子憑藉38年半導體後段服務經驗,在電源管理IC、MOSFET及第三代半導體市場展現強勁成長。2025年上半年營收與毛利率顯著提升,GaN應用於新興領域如無人機與AI伺服器,成為主要成長動能。產能利用率提高與產品組合優化進一步推升毛利率。公司積極擴產並聚焦高毛利產品,預計2025年與2026年營運持續向上,長期受惠於節能減碳與高效電源需求趨勢。
附件:完整Q&A
Q1:第二季毛利率提升原因及各營業項目毛利率高低排序? A:第二季毛利率提升至31%,主要因產能利用率從Q1的74%升至79%。由於材料成本低,人工與設備折舊為主要成本,產能利用率提高直接推升毛利率。毛利率排序:
- 第三代半導體測試(GaN):技術含量高,人工佔比低,毛利率最高。
- 電源管理IC測試:長期投入設備,折舊成本降低,且電源IC規格變化慢,設備使用壽命長,毛利率次高。
- MOSFET晶圓薄化與測試:設備更新需求較高,毛利率第三。
- 晶圓薄化:近年投資大,折舊成本高,毛利率合理但非最高,長期隨設備折舊完成將提升。
- 晶圓切割:營收佔比小,毛利率最低。
Q2:三大成長動能(PMIC、MOSFET、GaN)的強弱排序? A:1. 氮化鎵(GaN):成長動能最強,年增63%,應用領域快速擴展。 2. 電源管理IC(PMIC):年增33%,受DDR5與伺服器需求推動。 3. MOSFET:年增25%,高功率低功耗需求穩定成長。
Q3:微矽電子被列入美國封測白名單,是否帶來轉單效益?是否有中國廠商通過認證規避禁令的情況? A:微矽列入美國封測白名單,但效益不明顯,因公司僅提供裸晶封裝(切割與研磨),不涉及16奈米以下或電晶體數超300億的高階封裝,與客戶需求不符。未觀察到中國廠商通過認證規避禁令的情況,影響有限。
Q4:英諾賽科(InnoScience)對GaN供應鏈的影響? A:英諾賽科在大陸市場成長顯著,但主要聚焦低價產品,與歐美客戶需求分離。微矽的客戶以歐美及國內為主,英諾賽科非客戶,其產品亦不在台灣加工,影響不大。
Q5:台積電退出輝達訂單對業務影響? A:台積電退出輝達訂單對微矽影響有限。客戶晶圓代工與測試分段發包,台積電更換晶圓廠不影響後段測試需求。測試需一致環境與設備以確保良率,客戶通常不更換測試廠,微矽業務穩定。
Q6:與希格(Sigurd)公司的差異? A:希格專注高階封裝與成品測試,微矽則聚焦晶圓測試(CP與FT),封裝僅限裸晶切割,兩者業務重疊少,定位不同。
Q7:晶圓薄化新產品(FSM)的詳細說明? A:FSM(正面金屬鍍膜)為晶圓正面金屬化製程,於碳化層上鍍金屬,提升元件性能。產品驗證已完成,預計Q4進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