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選 SUV休旅車時,因車身較高,許多消費者會關注懸吊系統的設計,因為這直接影響到車輛的舒適性與操控性。
市場上有許多車子採用「前麥花臣(MacPherson)、後多連桿(Multi-link)」的懸吊配置。這樣的搭配不只常見於歐洲進口車,也被認為是兼顧舒適與操控的主流選擇。
那麼,這兩種懸吊到底是什麼?它們是怎麼運作的?又為什麼能帶來更好的乘坐體驗呢?一、前懸吊:麥花臣支柱(MacPherson Strut)

前懸吊麥花臣
作動原理:
麥花臣結構簡單,由三個主要元件構成:
- 一個避震器總成(通常整合彈簧與阻尼器)
- 一個下控制臂(連接車身與車輪)
- 一個轉向節(連接車輪與避震器)
當車輪遇到顛簸時,避震器會上下移動吸收震動,同時控制臂確保車輪維持適當的角度。整體結構垂直、反應直接,是輕量化與空間效率的代表。
優點:
- 結構簡單,維修與製造成本較低
- 節省空間,有利於小型車引擎室布局
- 操控反應直接,適合城市與高速行駛
前麥花臣動畫解說:來源於 YouTube
二、後懸吊:多連桿(Multi-link)
作動原理:
多連桿是一種結構較複雜的獨立懸吊,由多個連桿(一般為三至五根)組成,每根連桿各自承擔不同方向的力量,協同作用控制車輪的位置與角度。
當車輛行經坑洞或轉彎時,各連桿可微調角度,使車輪依然保持最佳接地狀態。這不僅提升抓地力,也減少乘客感受到的晃動。

後懸吊-多連桿
作動原理:
多連桿是一種結構較複雜的獨立懸吊,由多個連桿(一般為三至五根)組成,每根連桿各自承擔不同方向的力量,協同作用控制車輪的位置與角度。
當車輛行經坑洞或轉彎時,各連桿可微調角度,使車輪依然保持最佳接地狀態。這不僅提升抓地力,也減少乘客感受到的晃動。

後懸吊-多連桿2
優點:
- 能細膩調校車輪行程與角度,提升舒適與穩定性
- 支援較大的懸吊行程,適合應對各種路況
- 降低側傾與震動感,讓後座乘客更舒適
後多連桿動畫解說:
影片發布於 2022 年,頻道名稱為 Animated Engineering | Explore the World
三、這種配置真的比較「舒適」嗎?
答案是 肯定的,但需要從兩個層面來看:
✅ 舒適性(Comfort):
- 麥花臣與多連桿皆屬於獨立懸吊系統,能讓每顆車輪獨立上下運動,不會把一邊的震動傳遞到另一邊。
- 多連桿的複雜結構讓後輪可以更細緻地吸收路面起伏,尤其對後座乘客來說更為明顯。
✅ 操控性(Handling):
- 麥花臣結構簡潔,使前輪轉向反應靈敏、直接。
- 多連桿能精確控制後輪動態,讓車身過彎更穩,減少側傾與推頭。
四、結語:
採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配置,不僅保留了 SUV 應有的穩重與安心,也讓日常駕駛、長途旅程都能維持高品質的乘坐感。
蝦皮推廣店家
對下面商品有興趣嗎? 逛逛下方好物連結,我就有一點回饋,感謝您的支持。
安伯特汽車百貨官方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