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鴻企業2025年上半年營收191億元,年增10.83%,毛利率27.89%,淨利22.8億元,EPS 8.31元,受匯率波動影響,Q2淨利6.01億元,EPS 2.19元。垂直整合策略提升效率,新客戶占比增至18%,推升營收成長17.5%(排除匯率)。公司強化快速打樣與ODM能力,深耕功能性布料與運動服飾市場。面對關稅與匯率挑戰,儒鴻透過重新定價與供應鏈調整維持競爭力。展望2025下半年,預期營收與毛利率穩定,持續拓展新客戶與高價值產品。
會議詳細摘要:
1. 財務表現概覽
儒鴻企業財務長林芬如於2025年8月14日法說會中報告2025年上半年財務表現。上半年營收達191億元,年增10.83%(較去年同期172.26億元增加18.66億元),其中1-4月受惠較高匯率(新台幣兌美元32-33),5-6月則因美元貶值影響營收換算。營業成本137.68億元,成本率72.11%,因Q2使用Q1高匯率採購的原物料,導致毛利率27.89%,較去年同期下降2.71個百分點,毛利53.24億元,年增1.02%。營業費用18.48億元,費用率9.68%,維持穩定控制。營業淨利34.71億元,淨利率18.21%,較去年下降2.55%。營業外收入受匯損影響,上半年匯損6.17億元(Q1匯盈1億元,Q2匯損7.3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匯盈3.98億元,造成稅前淨利29.17億元,本期淨利22.8億元,淨利率11.95%,每股盈餘(EPS)8.31元,年減3.20元。

第二季重點:
- 營收97.18億元,年增1.3%(排除匯率影響成長6.3%),創2023年Q1以來新高。
- 毛利率25.65%,年減5.87個百分點,半數因匯率影響,半數因高成本原物料結轉,少部分受關稅影響。
- 匯損7.3億元(半數已實現,半數未實現,7月已部分回收)。
- 淨利6.01億元,淨利率6.2%,EPS 2.19元,年減4.13元。

財務數據細分:
- 營收結構:
- 布料:40%,年增3.65%,受垂直整合策略影響,部分收入轉為成衣。
- 成衣:60%,年增11.4%,新客戶占比從去年6-7%增至18%,推升成長。
- 費用結構:
- 推銷費用9.25億元(占比4.84%),年增8%。
- 管理費用8.38億元(占比4.39%),年增9.89%。
- 研發費用0.86億元(占比0.45%),年增12.95%。
2. 營運亮點與策略
總經理洪瑞婷強調儒鴻的垂直整合優勢與快速市場響應能力。公司專注於功能性彈性圓編針織布料與成衣,擁有每月1500萬碼布料與1295萬件成衣產能,涵蓋台灣、越南、柬埔寨、萊索托及印尼等18個生產據點。2025年上半年,新客戶占比提升至18%,推升成衣營收成長17.5%(排除匯率影響),顯示市場拓展成效。快速打樣中心(P.C.C.)每日可提供150款新樣衣,結合ODM能力,與國際運動品牌如Nike、Adidas協同開發,鞏固市場地位。
2.1 產品與創新
儒鴻的產品線包括:
- 針織布料:
- Eclon®(愛克絨):自創尼龍布料,具棉質觸感、透氣性,應用於休閒與運動服。
- Body Care®:吸濕排汗布料,應用於運動服與內睡衣。
- X-POLE®:涼感布料,兼具降溫與保溫功能,適合戶外服飾。
- 成衣系列:
- Performance:結合環保素材的多功能休閒服。
- Athleisure:運動與流行結合的機能服飾。
- Seamless:無縫技術從內衣延伸至運動服。
- Non-sew/Welding:貼合與雷射切割技術,提升生產效率。
2.2 全球布局與供應鏈
儒鴻的全球布局縮短交期並提升競爭力:
- 布料生產:台灣(800萬碼/月)、越南(700萬碼/月)。
- 成衣生產:自有基地790萬件/月(越南、印尼、柬埔寨),策略聯盟基地505萬件/月。
- 品質控制:擁有四間檢驗中心,通過Bluesign、ISO 14001、Nike、Adidas認證,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
2.3 應對挑戰
公司面臨匯率與關稅挑戰:
- 匯率波動:美元貶值影響Q2營收與毛利,7月匯率回升已緩解部分未實現匯損,預期8-9月持續改善。
- 關稅影響:關稅占比約2-5%,公司透過重新定價(repricing)與供應鏈調整降低影響,未將壓力轉嫁給供應商。
- 原料來源:中國進口原料占比低(小於12%),多數轉運至東南亞,稅務代碼差異不影響原產地認定,降低關稅風險。
3. 市場展望與策略
儒鴻對2025下半年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營收與毛利率穩定。新客戶拓展與垂直整合將持續推升成衣營收,布料內轉比例維持30-35%,以優化整體獲利。公司計畫進一步提升ODM比例,開發高價值功能性服飾,鞏固與國際品牌的策略合作。面對地緣政治與關稅挑戰,儒鴻將透過靈活供應鏈與成本管理維持競爭力,探索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可能性,但以現有東南亞基地為主要擴張重心。
4. 問答環節摘要
問答環節聚焦於關稅、匯率、垂直整合及新品比例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