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Underwear的 CS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Introduction

🕵️‍♀️ 你是 Underwear 的 CSI——別笑,這可是你每天最貼身的「健康現場調查」。

內褲🩲,就像你的專屬「證物袋」,每天悄悄收集來自身體的訊息——分泌物、血跡、氣味、位置……它們都是健康案件的「線索」。

如果你懂得判讀,內褲就是你最忠實的警報系統,甚至比你自己更早發現異常。

很多人覺得「啊,不就是一點分泌物、顏色怪怪而已嗎?」——錯!

在臨床上,我們看到太多人因為忽視這些小跡象,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感染惡化、出血拖延、甚至癌症晚期才發現。

所以,今天我要開啟你的 「內褲現場調查員」培訓——教你從顏色、氣味、血跡位置,拆解 4 大警訊,讓你在第一時間就能判斷:這只是小狀況,還是必須立刻去醫院的重大警報。

1.你內褲出現:黃綠、灰、乳白…分泌物顏色

a. 黃綠或灰白膿性分泌物

通常代表 性病(如淋病、衣原體) 或 滴蟲感染,分泌物常伴有異味、刺痛、灼熱感  

b. 厚白、豆腐渣樣分泌物

幾乎是 念珠菌(陰道酵母菌)感染 的典型特色,常伴癢、灼痛、紅腫  。

c. 灰色、有魚腥味

高度懷疑 細菌性陰道病(BV),可能導致更嚴重感染  。

為什麼這些顏色,在內褲🩲很重要?

《Primary care 評估與處置陰道分泌物》指出,70% 的異常出分泌物與 BV、酵母菌或滴蟲感染有關  。若你看到這些症狀,別猶豫,趕快去婦產科檢查。

2.你的內褲出現:褐色或粉紅色血跡

a. 排卵期出血:排卵時雌激素短暫下降可能造成子宮內膜輕微脫落,導致少量出血,通常無大礙   

b.出血若持續、量較多、有腹痛或伴隨其他症狀,可能提示 子宮內膜炎、子宮頸炎、子宮肌瘤、內膜息肉,甚至 子宮內膜癌或宮頸癌,這時需要儘速就醫詳細評估  。

3.你內褲同時出現:帶血帶膿的分泌物

a. 可能是較嚴重的 子宮內膜炎(急性子宮內膜發炎),常伴發燒、腹痛、膿性陰道分泌物   。

b. 請注意這不是普通月經,應該緊急就醫治療,以免發展為骨盆疼痛疾患或敗血症。

4.你的內褲出現:前端出現血點

a. 若血痕位置偏前端,可能來自泌尿道,包括:

  • 泌尿道感染
  • 尿道結石
  • 尿道息肉
    這些也有可能在內褲上造成血跡   。

b.前端血跡與後端血跡(如痔瘡引起的出血)不同位置,要區分才好診斷。

白話文,可以這麼說:

內褲🩲的前面:尿道/陰道系統

內褲🩲的後面:肛門系統

Conclusion

⚠️ 內褲異常,不只是衛生問題,它是你身體的求救信號。

顏色的改變,可能是感染的蛛絲馬跡;

血跡的位置,暗藏疾病的源頭;

帶膿帶血的分泌物,更可能是緊急狀況的紅色警報。

記住——你有沒有病,內褲先知道。

這不是恐嚇,而是醫學事實:

  • 感染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 出血拖延,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期
  • 異常分泌物,若忽視,可能變成威脅生命的系統性感染

所以,「下次換洗內褲時,別只是把它丟進洗衣機——先用 CSI 偵探的眼睛掃一眼」

你可能就救了自己一條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64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早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啟動時段」。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你的第一個指令。 這 30 分鐘,就像按下健康程式的「開機鍵」,選對步驟,能讓血管年輕、腦袋清醒、腸胃順暢
Thumbnail
2025/08/14
早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啟動時段」。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你的第一個指令。 這 30 分鐘,就像按下健康程式的「開機鍵」,選對步驟,能讓血管年輕、腦袋清醒、腸胃順暢
Thumbnail
2025/08/12
#轉給愛喝塑膠瓶飲料的人 🔥 中午太陽毒辣🌞,你買了一瓶礦泉水,喝幾口後放在車上。 回來一看,瓶子外面冒著水珠、裡面的水像泡溫泉一樣熱呼呼♨️。 你想:「不就熱水嗎?沒差吧?」 錯❗這一口下去,你可能已經在「喝塑膠」。
Thumbnail
2025/08/12
#轉給愛喝塑膠瓶飲料的人 🔥 中午太陽毒辣🌞,你買了一瓶礦泉水,喝幾口後放在車上。 回來一看,瓶子外面冒著水珠、裡面的水像泡溫泉一樣熱呼呼♨️。 你想:「不就熱水嗎?沒差吧?」 錯❗這一口下去,你可能已經在「喝塑膠」。
Thumbnail
2025/08/09
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種感覺——好像喉嚨裡卡著什麼東西,吞不下、吐不出,卻又什麼都沒有?醫學上,這叫做 Globus sensation(異物感症候群)。 雖然聽起來神秘又有點惱人,但放心,它通常不是危險的疾病
Thumbnail
2025/08/09
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種感覺——好像喉嚨裡卡著什麼東西,吞不下、吐不出,卻又什麼都沒有?醫學上,這叫做 Globus sensation(異物感症候群)。 雖然聽起來神秘又有點惱人,但放心,它通常不是危險的疾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實案件。透過訪談案件的相關人士,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始末。當受害者開始跟嫌犯成為室友後,就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Thumbnail
真實案件。透過訪談案件的相關人士,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始末。當受害者開始跟嫌犯成為室友後,就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Thumbnail
安全/人權?隱形的監視vs.神祕的「二處」……Day 7,案情急轉直下!
Thumbnail
安全/人權?隱形的監視vs.神祕的「二處」……Day 7,案情急轉直下!
Thumbnail
一通報案電話,揭開了序幕 一道道封鎖線,隔絕不了撲鼻的惡臭 一具腐爛的屍體,暗藏了多少訊息…與不為人知的真相
Thumbnail
一通報案電話,揭開了序幕 一道道封鎖線,隔絕不了撲鼻的惡臭 一具腐爛的屍體,暗藏了多少訊息…與不為人知的真相
Thumbnail
我是公孫石,在大學時攻讀新聞與傳播學;讀書時的志願是當戰地記者,現職是網絡傳媒的特約記者。 有一日,我如常在某間茶舍內一邊喝茶一邊趕稿時,發現了一個被遺在地上的公文袋。 我撿起了公文袋,看完裡邊的文件後,我毅然決定——   「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真相報道出
Thumbnail
我是公孫石,在大學時攻讀新聞與傳播學;讀書時的志願是當戰地記者,現職是網絡傳媒的特約記者。 有一日,我如常在某間茶舍內一邊喝茶一邊趕稿時,發現了一個被遺在地上的公文袋。 我撿起了公文袋,看完裡邊的文件後,我毅然決定——   「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真相報道出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什麼一通電話,你到底在說什麼?」 「一通會帶來真相的電話,就這麼一通電話,他們會封鎖現場,鑑識科的人會在所有證物中看見你的指紋,然後我們必須找好睜眼說瞎話的律師,你跟你的經紀人要走遍各家媒體塞紅包,還得跟警官獻殷勤以取得第一時間的降火。最後你們還要再塞一次紅包用兩個或三個桃色廢物新聞蓋住這個消息
Thumbnail
「什麼一通電話,你到底在說什麼?」 「一通會帶來真相的電話,就這麼一通電話,他們會封鎖現場,鑑識科的人會在所有證物中看見你的指紋,然後我們必須找好睜眼說瞎話的律師,你跟你的經紀人要走遍各家媒體塞紅包,還得跟警官獻殷勤以取得第一時間的降火。最後你們還要再塞一次紅包用兩個或三個桃色廢物新聞蓋住這個消息
Thumbnail
敝人是一位記者,我在所有事件的案發現場都十分難受,到底要不要追問真相?還是隨便問問,傷害受訪者的心情。 指定參考文獻,我學科學的,把政治學的知識倒背如流,把冷門的知識好好專研,你就會知道我的苦心經營已經慢慢開花。謝謝讀者支持作者,我為了你們的學習進度持續當個人教練。一直叫你去讀書。
Thumbnail
敝人是一位記者,我在所有事件的案發現場都十分難受,到底要不要追問真相?還是隨便問問,傷害受訪者的心情。 指定參考文獻,我學科學的,把政治學的知識倒背如流,把冷門的知識好好專研,你就會知道我的苦心經營已經慢慢開花。謝謝讀者支持作者,我為了你們的學習進度持續當個人教練。一直叫你去讀書。
Thumbnail
本文從電視劇《真相捕捉》中,探討科技、道德、暴力、正義、真相、社會責任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劇情中涉及了政治和科技力量等議題。文章從個人層面,到社會全局,從倫理道德與社會發展來反思。
Thumbnail
本文從電視劇《真相捕捉》中,探討科技、道德、暴力、正義、真相、社會責任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劇情中涉及了政治和科技力量等議題。文章從個人層面,到社會全局,從倫理道德與社會發展來反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