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日本打工記 第六回

原來赤身不是魚的名字?!
沒錯,這回的故事就是小蝸活到現在才知道原來赤身(あかみ)不是一種魚的名字🤣。 因為對甲殼類海鮮過敏,魚類也是不太常吃,很少接觸各種水產的小蝸,對於這些水裡的生物非常的不熟。
在日本打工的第二個月開始,小蝸被指派每次上班都要去水產部支援兩個小時,主要的工作就是分裝各種魚類和組裝生魚片壽司。而其中最困難的是,要辨識各種魚肉還要配對上牠們的日文名字。在每次分裝完魚肉和完成壽司後,都要貼上標示貼紙。
在一開始的那周,每次要貼貼紙時,前輩就會一個一個告訴我生魚片對應的名字,貼了幾天之後,心中出現一個疑惑:「為什麼今天和昨天的赤身長得不太一樣,隔天的赤身又長得不太一樣,好像是不同的魚。」

觀察了三天終於忍不住開口問前輩同事,「為什麼這些生魚片明明是不同的魚,但都叫赤身?」同事先笑了一下,然後再幫我上了一課生魚知識課。 於是小蝸在那天第一次知道,原來赤身不是一種魚,是魚的瘦肉部分。 喔對!後來小蝸也才知道「大とろ」、「中とろ」不是指大小很大的、中的とろ(鮪魚),而是指とろ的不同部位啊~ 在這之前小蝸還覺得奇怪,都切成一片一片的生魚片,同事怎麼這麼厲害,還看得出這隻魚原本的大小是大還是中?!😂 結論就是走出去,會發現這世界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在日本打工的小蝸,不只是豐富了生活經驗,還增加了不少新的知識。(應該是常識🤔) 這也算是一種經驗學習吧!😆 發這篇前跟小豬說赤身不是一種魚喔!他說他很久以前就知道了~有人跟小蝸一樣現在才知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