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日本打工記 第五回

這回來說說小蝸的同事吧~ 小蝸打工的職場,算是個高齡友善職場,同事中有幾位年近70歲的爺爺奶奶,臨近退休年齡,甚至是已經可以退休的爺爺奶奶。
其中一位是今年70歲的山本爺爺,山本爺爺很可愛,說話總是只講單字,問他為什麼現在還要來工作,他的回答是「無聊、運動、來走走」,每週上三天班、每次3小時。因為年資悠久,每個月還有2-3天有薪休假(比我這個打工仔福利還好)。
爺爺上班時的工作就是負責上1-2區的商品(我們通常一人平均上5-6區),然後到處走跟大家聊天🤣

我上班的第二個月,負責上架的區域被分配到爺爺的隔壁,爺爺常常看不清楚商品上面的字,就會拿來請我幫他看,有時候跟他說完就忘記了又會再走回來一遍,曾經一個商品來回了5次才放到架上😂
也有時候山本爺爺因為手的肌肉有些萎縮,拿東西不太方便而不小心打翻商品,但大家也不太在意,擦一擦報廢商品後,繼續笑笑的看他在賣場裡散步。
小蝸曾經覺得很困惑,公司這樣不是要花錢請個生產力和工作效率都不高的人嗎? 但後來了解後才發現,用更廣更遠的視野來看,一方面是要保障高齡者的工作權,而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穩定制度的象徵,讓更多在這裡工作的中年、青年看到,未來當到了那個年紀,雖然沒有當初的生產力,還是會有一個預留的位置在這裡。 看起來是很美好的制度,特別在這個高齡化的社會,好像也真的需要思考怎麼和年長的爺爺奶奶一起共事。但或許有些年輕人像小蝸,就會覺得我退休如果還能走,當然是要到處遊山玩水啊,幹嘛繼續工作呢?🤔 不過跟山本爺爺工作還是很有趣的,可以學到道地的大阪腔日文。😆
在日本實際看到高齡化社會的工作職場,也讓我不禁思考了幾個問題:
所謂的高齡友善職場是什麼樣子呢?
和年長者共事有甚麼要特別留意的嗎?
最後一個問題請大家來回答😆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