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上的最新資訊及分析嗎?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馬克觀點MKP】電子報,在即時更新資訊的同時,獲得最深入的分析~
META近期財報亮眼,每日活躍用戶也增長6%,其在AI的資本資出也擴大、股權回購1.5%,不算多但也還不錯。
而一直為人詬病的元宇宙部門(reality lab),虧損似有減緩跡象,原因為智慧眼鏡Ray-Ban Meta的銷量救了它,但其實這個眼鏡也跟真正的元宇宙算是無關,它只能算是一種擴增實境的應用,但其中牽涉到的光學技術也是非常high-end(註一),也許META的心思是要先讓其成為reality lab賺錢的業務,再拿賺到的錢投入元宇宙發展?後續幾個季度值得再觀察,這裡我們先不下任何定論,但至少依據官方說法,目前智慧眼鏡Ray-Ban Meta銷售確實仍是供不應求。

Ray-Ban Meta 出貨量逐步提升
META自由現金流減少21%,原因為用作AI開發的資本支出,目前GOOGL也是處於如此狀態;這邊就要發揮一點推演能力:早期資訊化時代乃至網路化時代,前期都是硬體廠商先賺錢,後來才是軟體廠商,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許多軟體開發必須基於硬體支撐之上,目前的AI發展也出現類似趨勢,我們可以看到NVDA這幾年的爆炸性增長,甚至AMD也開始大有起色,但持續投入資本的META, MSFT, AMZN, GOOGL等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他們於AI資本資出的投入,在長遠未來預期營收將比其他業者在”販售晶片硬體”這個層面多很多(事實上目前已開始有相關的營運現金收入,因此並非空談)。
另一方面,Meta在AI演算法領域的持續改進也正成爲其推動用戶使用度與讓盈利水平超預期的關鍵因素。因AI會不斷學習用戶覺得「有興趣的是什麼」,並推送更「對味」的影片或貼文,降低滑不到喜歡內容的機率,也使得推薦內容可幾乎即時更新,使用戶覺得永遠新鮮,Meta也把同一套演算法延伸到各產品上(FB、IG、Reels、WhatsApp、threads),讓用戶在不同產品中都能得到一致的體驗,這能顯著提升用戶使用時間(代表用戶接收的廣告展示量增加),並且AI演算法也能找到對特定廣告高機率感興趣的受眾,相對而言讓廣告精準投放的能力提升,增加廣告主的變現率,更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生成式AI廣告可隨客戶旨意自動客製化,甚至支援即時測試不同版本,這些都能讓廣告投放客戶會願意花更多錢在META平台打廣告。
以相對估值來看,目前META也還在中間範圍,不算貴也不算便宜,考量其營收發展性,META股價也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年破千(這裡Mark已經保守估計,樂觀情況應在兩年甚至一年內),並且META是巨頭中唯一沒拆股過的公司,若穩定破千,也很可能實施拆股。
〖註一〗
Ray-Ban Meta智慧眼鏡(由Meta與歐洲 EssilorLuxottica光學鏡片公司合作)雖然外觀看起來就是一副太陽眼鏡,但裡面牽涉的核心技術其實不少,雖然理論上大陸廠商要山寨做出「功能相似、外型接近」的廉價競品是可行的,但要完全複製消費者體驗並不容易,尤其在光學設計/影像處理(比起單純拍照錄影,要做到低變形、高動態範圍與低光源時的優秀表現,需要高階感測器、鏡頭設計與調校)、功耗控制(需要高階SoC系統單晶片設計能力,亦需對韌體進行優化)、雲端整合(即時分享到FB/IG等META社群軟體生態系,並且還能進一步導入Meta AI助理)這幾個部分,這也會是META在此產品上的技術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