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4555氣立2025年法說會:轉型升級、半導體、汽車、機器人、生技醫療、毛利率提升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灣氣立(4555)於2025年8月18日舉辦法說會,分享公司轉型策略與營運展望。氣立聚焦半導體、汽車、自動化與機器人及生技醫療四大產業,推動產品多元化與精密金屬製造,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4.22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2.08%。泰國新廠將於Q3投產,預期拓展東協市場,並加速流量感測器與協作型機器人部件開發,強化競爭力。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與轉型背景

台灣氣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4555)成立於1986年,總部設於新北市泰山區,資本額7億元,員工約800人,2015年上市。過去兩年,受中國大陸市場內需疲軟及消費性電子產業低迷影響,氣立面臨營收下滑與營業虧損挑戰。為此,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與客群,轉型聚焦四大產業:半導體設備汽車自動化與機器人生技醫療,並透過新產品開發與生產優化提升毛利率。

主要營運基地包括:

  • 新北泰山廠:氣動元件與新品研發核心。
  • 上海松江廠:氣動元件生產基地。
  • 浙江平湖廠:精密金屬製造,2021年設立,2025年上半年營收成長25%,毛利率從16%提升至23%。
  • 泰國廠:預計2025年Q3投產,瞄準東協市場。

二、轉型策略與產品布局

氣立過去以氣動元件為主,佔合併營收65%,現逐步轉向多元化產品,包括流量感測器電控元件機器人配件,並強化浙江平湖廠的精密金屬製造能力。轉型策略聚焦以下方向:

  1. 產品多元化
    • 氣動元件:針對半導體設備需求,開發晶圓製程用氣壓缸及真空產生器,應用於濕製程與化學控制。
    • 流量感測器:推出外夾式超音波流量計,無需破壞管路,適用於水、油及化學液體,廣泛應用於半導體、生技製藥及食品產業。2024年Q4首代產品出貨,2025年推出第二代及小型化產品。
    • 電控元件:開發AI智慧能源管理器,整合物聯網技術,實現遠端監控與碳排放計算,提升工業節能效率。
    • 機器人配件:研發仿生靈巧手(雙指/三指夾爪)及協作型機器人模組,應用於自動化與機器人產業,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
  2. 客群調整
    • 2023年,客戶以消費性電子為主(佔27%),2025年H1自動化產業增至15%,半導體設備從0%升至2%,汽車產業增至7%。
    • 積極拓展半導體、生技醫療及化工產業客群,降低對消費性電子的依賴。
  3. 精密金屬製造
    • 浙江平湖廠專注汽車、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及機器人部件,成為集團成長動能。2025年H1營收成長25%,毛利率達23%。
    • 主要客戶包括大陸一線汽車品牌及激光設備龍頭,農業機械部件已出口美國。

三、財務表現

根據法說會投影片,氣立2025年Q2營收達4.22億元(新台幣,下同),年增8.76%,毛利率從2024年Q2的26.34%提升至32.08%,主要受惠於:

  • 產品設計優化:簡化工序,降低材料與人工成本。
  • 生產集中化:將氣動元件生產集中於上海松江廠,提升稼動率。
  • 新品推廣:高毛利產品(如超音波流量計)占比提升。

營業淨利從2025年Q1的291.3萬元增至Q2的1994.8萬元,顯示轉型效益顯現。然而,受台幣升值影響,Q2業外匯兌損失2100萬元,導致稅後淨損120萬元,每股盈餘(EPS)為-0.13元。

研發費用維持營收6-8%,2025年Q2為7%,確保新品開發動能。管理與推銷費用分別為10.5%與9.8%,整體營業費用控制得宜。

四、2025年下半年展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川普解放日後法說、理柴好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柴知道,法說最速報!
121會員
404內容數
這裡是【理柴知道,法說最速報】,每日更新上市櫃公司法說會摘要。掌握科技趨勢,跟上產業脈動,千萬不可以錯過!有投資的您該看,沒投資的您更該看! 合作請洽: shibainustock.tw@gmail.com
2025/08/18
精材科技(3374)114年Q2法說會顯示上半年營收30.82億元,毛利6.99億元,年減30.5%,稅後淨利4.07億元,EPS 1.5元。3D感測需求下滑及台幣升值導致毛利率降至22.7%。12吋晶圓測試營收年增47%,新廠稼動率提升,預計Q3滿載。下半年挑戰嚴峻,但CIS CSP新案可望於11
2025/08/18
精材科技(3374)114年Q2法說會顯示上半年營收30.82億元,毛利6.99億元,年減30.5%,稅後淨利4.07億元,EPS 1.5元。3D感測需求下滑及台幣升值導致毛利率降至22.7%。12吋晶圓測試營收年增47%,新廠稼動率提升,預計Q3滿載。下半年挑戰嚴峻,但CIS CSP新案可望於11
2025/08/18
泰碩電子(3338)2025年Q2法說會揭示上半年營收達19.14億元,年增2%,伺服器與水冷產品佔比分別增至35%與17%,AI散熱需求推動成長。總經理劉克敏強調產品轉向高階AI伺服器,CDM、LCM、CDU全面出擊,120KW CDU已量產,150KW開發中。公司積極佈局泰國廠,瞄準國際市場,未
2025/08/18
泰碩電子(3338)2025年Q2法說會揭示上半年營收達19.14億元,年增2%,伺服器與水冷產品佔比分別增至35%與17%,AI散熱需求推動成長。總經理劉克敏強調產品轉向高階AI伺服器,CDM、LCM、CDU全面出擊,120KW CDU已量產,150KW開發中。公司積極佈局泰國廠,瞄準國際市場,未
2025/08/18
3131 弘塑於 2025 年 Q2 法說會展示強勁業績,營收年增 54.4%,EPS 達 15.79 元,受 AI 晶片與先進封裝需求推動。旗下四子公司涵蓋設備、化學品、代理與軟體,毛利率穩定 40-50%。新廠擴產計畫將於 2025 Q3 啟用,預計提升產能一倍,強化市場競爭力。環球晶與中美晶亦
2025/08/18
3131 弘塑於 2025 年 Q2 法說會展示強勁業績,營收年增 54.4%,EPS 達 15.79 元,受 AI 晶片與先進封裝需求推動。旗下四子公司涵蓋設備、化學品、代理與軟體,毛利率穩定 40-50%。新廠擴產計畫將於 2025 Q3 啟用,預計提升產能一倍,強化市場競爭力。環球晶與中美晶亦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Q2表現 台積電(2330)今(7月18)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4 年Q2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6735.1億元,稅後純益約2478.5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9.56元。《台積電法說登場!Q2淨利2478億、年增36% 每股賺9.56元符合預期》 Q3預期 台積電預期第三季營收,
Thumbnail
Q2表現 台積電(2330)今(7月18)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4 年Q2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6735.1億元,稅後純益約2478.5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9.56元。《台積電法說登場!Q2淨利2478億、年增36% 每股賺9.56元符合預期》 Q3預期 台積電預期第三季營收,
Thumbnail
整理了臺達電法說會的內容,涉及財務報告、AI、電動車等多方面內容,形式多為問答。內容包括財務狀況、未來走勢、新業務發展等。
Thumbnail
整理了臺達電法說會的內容,涉及財務報告、AI、電動車等多方面內容,形式多為問答。內容包括財務狀況、未來走勢、新業務發展等。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Q1表現 台積電(2330)今(4月18)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4 年Q1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 5926.4億元,稅後純益約2254.9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8.70元。《快訊/台積電首季大賺2254.9億! EPS 8.7元、毛利率達53%》 依據相關數字,整合如下表: 2022
Thumbnail
Q1表現 台積電(2330)今(4月18)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4 年Q1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 5926.4億元,稅後純益約2254.9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8.70元。《快訊/台積電首季大賺2254.9億! EPS 8.7元、毛利率達53%》 依據相關數字,整合如下表: 2022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2023 全年營收 76.21 億元,YoY -7.84%。公司估 2023 年工具機景氣已落底,2025 年有望重返高峰。 過去一年印刷電路板市況差,但如今中國加一、庫存調整、AI 高階產品迎轉機。AI 伺服板、載板會是未來幾年重點。 2024 年看好東南亞市場、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看下半年貢獻。
Thumbnail
2023 全年營收 76.21 億元,YoY -7.84%。公司估 2023 年工具機景氣已落底,2025 年有望重返高峰。 過去一年印刷電路板市況差,但如今中國加一、庫存調整、AI 高階產品迎轉機。AI 伺服板、載板會是未來幾年重點。 2024 年看好東南亞市場、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看下半年貢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