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1 弘塑於 2025 年 Q2 法說會展示強勁業績,營收年增 54.4%,EPS 達 15.79 元,受 AI 晶片與先進封裝需求推動。旗下四子公司涵蓋設備、化學品、代理與軟體,毛利率穩定 40-50%。新廠擴產計畫將於 2025 Q3 啟用,預計提升產能一倍,強化市場競爭力。環球晶與中美晶亦分享全球布局與綠能策略,展現資本市場韌性。
會議摘要
弘塑科技(3131)作為半導體濕製程設備與化學品領導廠商,憑藉 AI 晶片需求帶動先進封裝成長,第二季 EPS 高達 15.79 元,表現亮眼。
二、弘塑科技(3131)簡介與業務概況
弘塑科技成立於 1993 年,資本額 2.92 億元,總部位於新竹,並在臺中、臺南、高雄及上海設有服務據點。旗下四子公司涵蓋半導體濕製程全生態系:
- 弘塑科技:專注濕製程設備(單片式、濕式清洗、組合系統),客戶包括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等,市占率領先。
- 添鴻科技:提供濕製程化學品,如蝕刻液、剝膜劑及電鍍添加劑,支援先進封裝需求。
- 佳霖科技:代理 X 光檢測、聲學顯微鏡等量測設備,拓展 2.5D 封裝應用。
- 太引資訊:開發大數據分析與智慧監控軟體,提升設備效率與安全性。
弘塑主要客戶涵蓋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Micron、Amkor 等,70% 營收來自臺灣,北美與其他地區逐步擴展。業務聚焦先進封裝(2.5D、3D、CoWoS、SoIC),並積極投入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應用。
三、2025 年 Q2 財務表現
根據法說會投影片,弘塑 2025 年上半年營收達 28.71 億元,年增 54.4%,毛利 11.68 億元,毛利率 40.7%。營業淨利 6.84 億元,年增 82.4%,稅前淨利 6.11 億元,年增 31.6%。EPS 達 15.79 元,較去年同期 13 元成長 21.2%。第二季單季營收 16.3 億元,季增 31.4%,顯示強勁成長動能。
- 子公司營收貢獻:
- 弘塑科技(設備):65%
- 添鴻科技(化學品):18%
- 佳霖科技(代理):16%
- 太引資訊(軟體):1%
- 毛利率分析:整體毛利率 40-50%,設備與平均值相近,化學品毛利略高,代理業務稍低但隨直購模式增加而改善。
四、產能擴充與新廠計畫
弘塑積極擴產以因應 AI 晶片與先進封裝需求:
- GPTC 二期廠:預計 2025 年 Q3 投產,產能較一期廠增加一倍,降低外包成本,提升毛利率。
- CLC T-site 廠:第一階段於 2024 年 8 月投產,總計畫分四階段,總產能為現有 H-site 廠的兩倍,化學品產能提升 50%。危險化學品倉儲計畫已啟動,以支援去光阻劑等高需求產品。
新廠投產將大幅提升弘塑在先進封裝市場的競爭力,並降低因外包導致的成本壓力(外包毛利率較自製低 3-5%)。
五、研發與產品策略
弘塑每年投入 7-10% 營收於研發,累計專利 149 項,設備安裝量超過 1,000 套。產品策略聚焦 AI 與 HPC 相關先進封裝:
- 濕製程設備:涵蓋單片式清洗、濕式蝕刻與組合系統,應用於 2.5D、3D、CoWoS 與 SoIC 封裝。
- 化學品:開發銅/鈦蝕刻液、環保剝膜劑,支援高可靠性電鍍製程。
- 量測設備:X 光與聲學顯微鏡技術已於 2024 年底通過功能認證,2025 年底前完成低輻射殘留驗證,滿足 2.5D 封裝自動化需求。
- 智慧軟體:太引資訊提供大數據分析與智慧監控系統,優化設備效能與安全性。
弘塑在先進封裝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使其成為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的關鍵供應商,並獲多項最佳供應商獎項(台積電 2020、2022 年,日月光 2023 年等)。
六、市場展望與成長動能
AI 晶片與 HPC 需求快速成長,帶動先進封裝市場擴張。弘塑預估 2025 年設備出貨量為 150-200 台,上半年已達 100 台,達成率高。2026 年出貨量預計與 2025 年相當,受歐美客戶積極擴產驅動。S-Ray 量測設備與 SoIC 技術的進展,將進一步鞏固弘塑在 2.5D 與 3D 封裝市場的地位。此外,弘塑計畫在中國設立專屬生產線,規避地緣政治風險,搶攻當地需求成長。
七、股利政策
弘塑維持高配息政策,歷年股利配發率穩定在 72-90%,2024 年達 75.68%。2025 年上半年 EPS 15.79 元,預計持續高配息,吸引長期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