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Fusion(早期融合),又稱為特徵層融合,是多模態表示學習中的一種融合策略。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數據輸入模型前,將來自不同模態的原始數據或特徵先行整合為一個統一的特徵向量,再作為模型的輸入進行學習。
主要流程:
- 特徵提取:從每個模態(如影像、音訊、文字)提取原始或低階特徵。
- 特徵拼接(Concatenation):將各模態特徵向量拼接、加權或融合成一個單一的高維特徵表示。
- 統一訓練:將融合後的特徵整體輸入深度學習模型,進行端到端的訓練與優化。
優點:
- 豐富的特徵表示:直接整合多個模態的原始信息,能捕捉模態間細緻的相互作用。
- 實施相對簡單:只需在輸入階段融合,模型結構統一,訓練過程連貫。
- 提高效果:在多種多模態任務中,特別是影像與音訊融合,Early Fusion能取得較佳表現。
缺點:
- 維度災難:多模態特徵拼接後可能導致維度急劇增加,增加模型計算與訓練難度。
- 靈活性不足:一旦融合,難以分離和調整單一模態,對缺失或不完整數據魯棒性較差。
- 特徵尺度不一:不同模態特徵維度和分佈不一致,融合時需要額外處理對齊問題。
與其他融合方法對比:
- 相較晚期融合(Late Fusion)在決策層合併結果,Early Fusion在特徵層實現信息的緊密聯合,更易捕捉模態間私有及共享特徵。
總結來說,Early Fusion是一種多模態學習中透過特徵層面整合多源信息的方法,適用於模態間密切相關且需要全面聯合學習的任務,但在高維數據處理和模態不全場景下存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