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裡的一場怒吼,我聽見的不只是咆哮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清晨咖啡館裡的插曲

週末回到鹿港,除了探望仍在康復中的母親外,也約了妹妹一同到星巴克吃早餐,想著讓她放鬆一下,畢竟這些月以來,她肩上承擔了不少照顧母親的壓力。

清晨的咖啡廳,陽光透過落地窗,輕柔地灑在沙發座上,那靜謐而舒適的氛圍,讓人好喜歡。

照片來源:Unsplash


就在我們點好餐點,準備享受這份優閒時光時,忽然傳來一聲咆哮:

「你們今天音樂是不是特別大聲?能不能小聲一點?這樣客人都不能看書了!」

聲音來自沙發區的一位中年女士。她衣著時髦,手裡拿著一本書,眉眼間卻充滿怒氣,看向櫃檯。雖然這聲咆哮有些讓人錯愕,但服務很好的櫃檯人員聽到後,馬上依著客人的要求,隨即將音樂調小。

隨著時間推進,客人漸漸多了起來,但仍不到嘈雜的地步。

沒想到,那位女士再度爆發:

「是我耳朵有問題嗎?你們是不是故意又把音樂聲音調大?想趕人走對吧!」

她說完便收拾東西準備離去。走到門口時又回頭瞪著櫃檯,怒斥:

「你為什麼一直看著我?是不是對我有意見?你把音樂聲音開大,不就是要趕我走嗎?服務真的有夠差勁。」

說完隨即轉身離去,現場客人都面面相覷。

我原本以為這樣戲劇化的場景只會出現在大城市,卻沒想到在純樸的小鎮也能遇見。

咆哮背後的心理學

這場看似鬧劇的事件,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或許不只是「音樂太大聲」這麼簡單。其背後有可能代表的是:

  • 壓力—脆弱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當生活壓力超過承受範圍時,即便只是咖啡館裡的背景音樂,也可能被放大為難以忍受的威脅。
  • 敵意歸因偏差(hostile attribution bias):她將音樂聲解讀成「店員在針對我」,而非單純的音響設定。這種認知模式讓人習慣把中性事件視為惡意。
  •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一旦認定自己被針對,就會把後續的細節(音量、店員的眼神)都當作「證據」,更加深自己的憤怒。
  • 低挫折容忍(Low frustration tolerance, LFT):對於不如意的忍受力不足,使小事也能引爆強烈情緒。

或許,這位女士真正抗衡的並不是音樂,而是心底那些長期積累、無處釋放的壓力。

我的場邊感受

這段小小的插曲,留給我的除了驚訝,還多了份提醒:

人心深處的聲音,往往比外界來得更吵雜,只是人們太常誤認為這是外界帶來的紛擾。

情緒是人們表達壓力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但它往往只讓旁人記住你的情緒,而不知道背後的原因。

事後回想整件事的經過,我反而會以「理解,比評斷更適當」的想法來看待整件事的發生。或許在未來某個時刻,我們也可能成為那個失去平衡的人,只是爆發的場合不同罷了。

但理解,不代表縱容。只是提醒自己,每個人都可能背負著連自己都看不見的重量。學習將他人反應,視為一種「情緒訊號」而非單純的挑釁,也許就能在混亂中保有一份冷靜與善意。

如果下次你也在公共場合遇到類似的情景,你會怎麼看待這樣的情緒爆發呢?


在此一併感謝以下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北漂。長住 | 的沙龍
56會員
103內容數
這裡我會寫喜歡的事物,因為喜歡才有辦法寫得深入寫的生動。歡迎來到北漂以旅行、美食、生活等主題,分享人生經歷與偶爾長出來的智慧。
2025/07/17
因匆促成行而空出的行程,意外讓我搭上堺市的百年路面電車,展開一場隨遇而安的旅行。沒想到因此來到一座日本唯一一座獨特的枯山水庭園,它以千年大蘇鐵為主景;是戰國時代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曾造訪的古剎,也曾是幕末「堺事件」這起震驚世界之事的現場-妙國寺。《貼心提醒:文長慎入》
Thumbnail
2025/07/17
因匆促成行而空出的行程,意外讓我搭上堺市的百年路面電車,展開一場隨遇而安的旅行。沒想到因此來到一座日本唯一一座獨特的枯山水庭園,它以千年大蘇鐵為主景;是戰國時代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曾造訪的古剎,也曾是幕末「堺事件」這起震驚世界之事的現場-妙國寺。《貼心提醒:文長慎入》
Thumbnail
2025/06/11
六月的街頭飄舞著木棉花棉絮,還有成群的學生身影,這一切都悄悄宣告著畢業季的到來。籍由此文為畢業生們獻上祝福,也勉勵畢業生勇敢迎接人生新篇章!
Thumbnail
2025/06/11
六月的街頭飄舞著木棉花棉絮,還有成群的學生身影,這一切都悄悄宣告著畢業季的到來。籍由此文為畢業生們獻上祝福,也勉勵畢業生勇敢迎接人生新篇章!
Thumbnail
2025/05/30
分享與ChatGPT的趣味互動過程,歷經三次嘗試讓ChatGPT繪製出符合其心中形象的圖片,過程中發現ChatGPT的理解能力及邏輯判斷雖有待提升,但其自我修正能力令人驚艷。
Thumbnail
2025/05/30
分享與ChatGPT的趣味互動過程,歷經三次嘗試讓ChatGPT繪製出符合其心中形象的圖片,過程中發現ChatGPT的理解能力及邏輯判斷雖有待提升,但其自我修正能力令人驚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城市的某個角落,有一家不顯眼的小咖啡廳。外觀並不特別,甚至可以說有些破舊,但門牌上「傷心咖啡廳」四個字,卻吸引了不少過客的目光。 初次走進這家咖啡廳,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門一推開,門鈴輕輕響起,像是一聲溫柔的嘆息。咖啡廳裡的裝潢簡單而溫馨,昏黃的燈光透著一種暖意,牆上掛著幾幅老舊的黑白
Thumbnail
在城市的某個角落,有一家不顯眼的小咖啡廳。外觀並不特別,甚至可以說有些破舊,但門牌上「傷心咖啡廳」四個字,卻吸引了不少過客的目光。 初次走進這家咖啡廳,是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門一推開,門鈴輕輕響起,像是一聲溫柔的嘆息。咖啡廳裡的裝潢簡單而溫馨,昏黃的燈光透著一種暖意,牆上掛著幾幅老舊的黑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咖啡館裡寫作的寧靜時刻,作者透過寫作來放鬆心情,跳脫現實的框架,享受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光。文章以咖啡館的氛圍和大提琴的音樂來營造平靜的情境,表達了尋找自在和寧靜的心靈追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咖啡館裡寫作的寧靜時刻,作者透過寫作來放鬆心情,跳脫現實的框架,享受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光。文章以咖啡館的氛圍和大提琴的音樂來營造平靜的情境,表達了尋找自在和寧靜的心靈追求。
Thumbnail
西西里咖啡大概是夏天的標準配備。 開門沒多久就看到意外的訪客。 『誒誒你會做咖啡了嗎?』『這個是什麼~』『我要大聲吵鬧你就會過來跟我講話』,時間好像被拉回幾年前的暑假,在冷氣房裡一邊校對文章,一邊交流中午要去吃什麼。有點懷念那個吵吵鬧鬧,還是有煩惱,可是能夠簡單獲得快樂的自己。為什麼現在快樂
Thumbnail
西西里咖啡大概是夏天的標準配備。 開門沒多久就看到意外的訪客。 『誒誒你會做咖啡了嗎?』『這個是什麼~』『我要大聲吵鬧你就會過來跟我講話』,時間好像被拉回幾年前的暑假,在冷氣房裡一邊校對文章,一邊交流中午要去吃什麼。有點懷念那個吵吵鬧鬧,還是有煩惱,可是能夠簡單獲得快樂的自己。為什麼現在快樂
Thumbnail
演習出事了 「E~O~E~O~」震耳欲聾的警報聲響起了 ,站在大廣場中的我 ,跑向了一旁的平房內,這個平房他四面都是大片的落地窗,由室內裝潢來看應該是一個明亮的咖啡館,而這個咖啡館坐落於一個湖畔旁邊,這個湖畔位於一個大型公園之中。 就這樣突然收到警報的我,躲進了這一個不算安全的咖啡館內,
Thumbnail
演習出事了 「E~O~E~O~」震耳欲聾的警報聲響起了 ,站在大廣場中的我 ,跑向了一旁的平房內,這個平房他四面都是大片的落地窗,由室內裝潢來看應該是一個明亮的咖啡館,而這個咖啡館坐落於一個湖畔旁邊,這個湖畔位於一個大型公園之中。 就這樣突然收到警報的我,躲進了這一個不算安全的咖啡館內,
Thumbnail
☕️沒有雷! 這本《棲息咖啡館》在讀完的那個晚上, 我跟友人這麼分享: 「這本書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 但是它很溫柔,像是一杯午後時分的拿鐵, 有牛奶和咖啡的味道,不苦澀不膩不酸, 恰巧喚醒了我,卻又不那麼清明。」 ☕️按照慣例來看書衣, 咖啡館裡窗邊的位
Thumbnail
☕️沒有雷! 這本《棲息咖啡館》在讀完的那個晚上, 我跟友人這麼分享: 「這本書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 但是它很溫柔,像是一杯午後時分的拿鐵, 有牛奶和咖啡的味道,不苦澀不膩不酸, 恰巧喚醒了我,卻又不那麼清明。」 ☕️按照慣例來看書衣, 咖啡館裡窗邊的位
Thumbnail
夜間,來自天上的春分之水與人類屋舍起了爭執,雨水從簷片反彈掉落水泥地,模仿起打擊樂團。涼妹是為此醒轉的眾人之一,但昏脹的腦袋不允許她睜開眼,迷濛中她以為清晨到來,同時疑惑:什麼時候咖啡滴下來的聲音變得這麼大聲?難道早上一向只喝豆漿和米漿的兒孫也都改喝咖啡,家裡多了幾個咖啡壼?……
Thumbnail
夜間,來自天上的春分之水與人類屋舍起了爭執,雨水從簷片反彈掉落水泥地,模仿起打擊樂團。涼妹是為此醒轉的眾人之一,但昏脹的腦袋不允許她睜開眼,迷濛中她以為清晨到來,同時疑惑:什麼時候咖啡滴下來的聲音變得這麼大聲?難道早上一向只喝豆漿和米漿的兒孫也都改喝咖啡,家裡多了幾個咖啡壼?……
Thumbnail
正逢初二,多數咖啡館是閉門休業的,因此我也不抱期望地打著電話,鈴鈴響的另一端快速接起電話,一個中低嗓音的女孩親切地跟我說,是的,我們有開門。 我們一家人就這樣準備移到店家一隅喝著咖啡、吃著小點。 店家已傳承四代,無一不是陳年擺設,歷久卻有新意。我們望著黑板上的粉筆字,點了一輪可吃想吃的品
Thumbnail
正逢初二,多數咖啡館是閉門休業的,因此我也不抱期望地打著電話,鈴鈴響的另一端快速接起電話,一個中低嗓音的女孩親切地跟我說,是的,我們有開門。 我們一家人就這樣準備移到店家一隅喝著咖啡、吃著小點。 店家已傳承四代,無一不是陳年擺設,歷久卻有新意。我們望著黑板上的粉筆字,點了一輪可吃想吃的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