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HA新高血壓指南:建議更早啟動藥物治療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ACC/AHA新高血壓指南:建議更早啟動藥物治療

核心變革

美國心臟協會(AHA)與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發布最新高血壓指南,取代2017年版本。目標血壓雖維持在130/80 mm Hg以下,但強調應更早啟動藥物治療,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藥物治療啟動時機

  • 一般患者:舊指南以140/90 mm Hg為藥物起始點,新指南建議若經過3-6個月生活方式調整後,血壓仍持續 ≥ 130/80 mm Hg,即應開始用藥
  • 高風險族群: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10年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依2023年PREVENT風險計算器評估)的患者,應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 臨床醫師應鼓勵患者盡可能將血壓降至120/80 mm Hg以下

新增重點與建議

  • 失智症關聯:研究證實積極降壓可降低失智症風險。控制鹽分、運動、減重與壓力管理同樣重要。
  • 實驗室檢測所有高血壓患者都必須檢測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原為選擇性),並應制定個人化藥物方案。
  • 次發性高血壓篩檢:對於頑固型高血壓患者,無論血鉀是否過低,都應篩檢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 腎神經阻斷術: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但指南未正式推薦此療法

生活方式重大調整

  • 鈉攝取:每日建議上限從2300毫克大幅降至1500毫克
  • 酒精建議高血壓患者完全不飲酒。若飲酒,男性每日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此為每日上限,不可累積。
  • 體重管理:鼓勵在臨床適用時,考慮使用GLP-1抑制劑輔助減重。
  • 懷孕孕期高血壓預示終生高血壓風險。新指南特別強調孕期管理,建議孕婦或備孕女性考慮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預防子癇前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5會員
280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7/19
肥胖:心臟衰竭的主要推手及其管理 🟢 肥胖是目前射出分率保留型心臟衰竭(HFpEF)的「主要驅動因素」。儘管過去認為HFpEF多見於患有慢性高血壓的老年女性,但如今絕大多數患者的病因皆與肥胖密切相關。肥胖導致HFpEF的機制複雜,主要涉及:血流動力學改變(如血容量和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心臟周
2025/07/19
肥胖:心臟衰竭的主要推手及其管理 🟢 肥胖是目前射出分率保留型心臟衰竭(HFpEF)的「主要驅動因素」。儘管過去認為HFpEF多見於患有慢性高血壓的老年女性,但如今絕大多數患者的病因皆與肥胖密切相關。肥胖導致HFpEF的機制複雜,主要涉及:血流動力學改變(如血容量和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心臟周
2025/07/19
AI在心臟醫學影像的革新 人工智慧 (AI) 的核心在於讓機器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慧的任務,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目前AI領域的熱潮主要圍繞著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ML),這種技術讓機器能從資料中學習模式,而無需明確的程式指令。作為機器學習的子集,深度學習 (Deep L
2025/07/19
AI在心臟醫學影像的革新 人工智慧 (AI) 的核心在於讓機器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慧的任務,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目前AI領域的熱潮主要圍繞著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ML),這種技術讓機器能從資料中學習模式,而無需明確的程式指令。作為機器學習的子集,深度學習 (Deep L
2025/07/08
心臟移植:2025年展望與劃時代革新 心臟移植手術自半個世紀前首次成功以來,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心臟移植患者的一年存活率已可達90%以上,而術後中位存活期更是介於12至14年之間,且能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這項技術無疑是末期心臟衰竭患者的終極治療方案。儘管成就斐然,心臟移植領域仍面臨著捐贈器官
2025/07/08
心臟移植:2025年展望與劃時代革新 心臟移植手術自半個世紀前首次成功以來,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心臟移植患者的一年存活率已可達90%以上,而術後中位存活期更是介於12至14年之間,且能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這項技術無疑是末期心臟衰竭患者的終極治療方案。儘管成就斐然,心臟移植領域仍面臨著捐贈器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高血壓是全球罹病與死亡的主要凶手之一,這邊介紹高血壓的基本概念、風險因子及預防方法,並提供預防高血壓的健康生活習慣,讓您遠離高血壓的威脅。
Thumbnail
高血壓是全球罹病與死亡的主要凶手之一,這邊介紹高血壓的基本概念、風險因子及預防方法,並提供預防高血壓的健康生活習慣,讓您遠離高血壓的威脅。
Thumbnail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最新指引,低血壓(低於 90/60 毫米汞柱,mm Hg)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的,因為它很少引起症狀。然而,部分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這表明某些身體部位未能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豐富的血液供應。本文將探討低血壓何時會變得危險、應注意的症狀以及必要的護理措施。
Thumbnail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最新指引,低血壓(低於 90/60 毫米汞柱,mm Hg)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的,因為它很少引起症狀。然而,部分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這表明某些身體部位未能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豐富的血液供應。本文將探討低血壓何時會變得危險、應注意的症狀以及必要的護理措施。
Thumbnail
投資不能帶有意識形態,咱們不會說都是美國經濟有問題,大陸就萬事OK...
Thumbnail
投資不能帶有意識形態,咱們不會說都是美國經濟有問題,大陸就萬事OK...
Thumbnail
高血壓是一個常見且經常被忽視的健康問題,若未控制好血壓,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本文章將介紹最新的高血壓診斷標準、血壓測量方法和自我血壓監測等相關問題。
Thumbnail
高血壓是一個常見且經常被忽視的健康問題,若未控制好血壓,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本文章將介紹最新的高血壓診斷標準、血壓測量方法和自我血壓監測等相關問題。
Thumbnail
【世界高血壓日】 今天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World Hypertension Day)。 高血壓常被稱為是影響健康的「沉默殺手」,可謂心腦血管疾病及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
Thumbnail
【世界高血壓日】 今天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World Hypertension Day)。 高血壓常被稱為是影響健康的「沉默殺手」,可謂心腦血管疾病及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
Thumbnail
謝謝病人送的梔子花(自己種的) 感恩 ------------------------------------------- 高血壓問題,該看哪一科? 當發現有血壓異常狀況可以到: 1.心臟內科 2.一般內科 3.家庭醫學科 進行進一步的診察判斷。 為什麼會得高血壓? 1.原
Thumbnail
謝謝病人送的梔子花(自己種的) 感恩 ------------------------------------------- 高血壓問題,該看哪一科? 當發現有血壓異常狀況可以到: 1.心臟內科 2.一般內科 3.家庭醫學科 進行進一步的診察判斷。 為什麼會得高血壓? 1.原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高血壓一直是國人很常見的疾病,隨時時間的增長,有些人選擇相信醫師去按時看門診及藥物使用,而有些人則是逃避現實,當然有很多諸多原因,只是高血壓的控制不佳情況下,難免就會有更多問題及後遺症出來,近日這類患者太多了,所以寫一下分享我的經驗,給讀者參考。
Thumbnail
高血壓一直是國人很常見的疾病,隨時時間的增長,有些人選擇相信醫師去按時看門診及藥物使用,而有些人則是逃避現實,當然有很多諸多原因,只是高血壓的控制不佳情況下,難免就會有更多問題及後遺症出來,近日這類患者太多了,所以寫一下分享我的經驗,給讀者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