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系職涯分享系列的第五篇文出爐啦!這次邀請到我的大學同學,來分享她從研究所畢業換了五份工作的故事,而且每一份都是裸辭😂
我同學在大學 & 研究所都是唸財金系的,如果對財金系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喔!
不過我同學雖然換了五份工作,但工作內容其實是沒有差很多的,離職原因主要是因為主管👀我覺得職場文化還有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再有趣的工作,如果環境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差太多,也是很難待得久~出社會第一份工作:銀行理專
當初研究所畢業後想進銀行,所以申請了理專。前期有訓練課程,包括陌生開發、協助考取金融證照,後來分派到分行的工作就是打電話給客戶和推銷金融商品。
離職原因:分行經理不太友善,也發現自己不喜歡業務性質的工作,僅做了半年便離職。
第二份工作:金融業法金財務部
主要負責預算編制、管理報表編制及審核簽呈。簽呈是金融業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項目,專案的預算都必須經過審核。簽呈除了審核金額以外,還得評估專案的成本效益,也能看出公司當下的投資重點,例如新系統建置或大型IT專案。這份工作也是目前做最久也最有趣的,能了解公司如何分配專案資源。
離職原因:主管對男女有差別待遇,雖然主管能力不錯,但文化讓人無法久待。
第三份工作:金融業海外管理部
主要負責海外分行的管理報表編制及計算理專的業績獎金,工作內容相比前一份單調許多。
離職原因:主管要求提供前公司內部文件,違背了基本的職業操守,僅做了三個月便選擇離職。
第四份工作:保險業財務部
性質類似第二份工作,主要負責預算編制、管理報表編制及審核簽呈,但更偏重於業務員獎金與保險商品相關簽呈。
離職原因:內部氛圍封閉,成長空間有限。
第五份工作:科技業財務+投資人關係
工作仍以預算編制、管理報表為主,但多了投資人關係(IR),算是新的挑戰。且和金融業相比,半導體產業的預算編制彈性更大,不像金融業那麼死板。目前這份工作仍在職中,希望短期內能持續穩定😁
職涯反思:
- 主管與文化 > 工作內容:一份工作再有趣,遇到價值觀不合或不尊重的環境,也很難待得久。
- 職涯沒有絕對正確的路徑:大學和研究所都唸財金系,好像理所當然要走金融業,但職涯沒有唯一的答案,重點是找到與自己價值觀契合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