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系職涯分享系列的第四篇文章出爐啦!這次邀請到我的高中同學,來分享他大學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唸行銷學,以及畢業後從事行銷相關工作的心路歷程~
雖然我的高中同學並未從事家兒系相關職業,但他的大學同學中,仍有不少人畢業後進入幼教領域。然而,由於薪資與發展空間有限,他們多半在工作幾年後便選擇轉行。這讓我不禁想到,無論是幼教、長照,還是諮商等職業,都需要高度的情緒勞動 - 耐心、共情與傾聽,才能讓服務對象感到被理解與照顧。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這些工作在職涯成長與薪資回報上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或許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經濟價值往往優先於情感價值,就像我當初選擇財金系,也是因為潛意識裡感受到這股「資本的力量」。
但如果情緒勞動的職業長期缺乏發展空間與合理回報,那等到我們老了,或是有了小孩,究竟誰來承擔這些角色?你覺得,情緒勞動的價值該如何被衡量呢?為什麼當初大學選擇家兒系?
那時候的第一志願其實是實踐的餐飲管理學系,可惜分數差了一點。但我還是很想讀實踐,因為離家近交通也方便,所以就選擇了不是第一志願的家兒系。
家兒系在學什麼?
課程主要分成三個方向:
幼教領域
- 學習兒童心理發展、幼兒行為觀察與輔導方法等等
- 有機會到幼兒園實習,畢業後可以成為幼稚園或托嬰中心老師
- 適合喜歡與小孩互動、有耐心,能在孩子情緒中保持冷靜的人
銀髮諮商
- 了解長者的生理變化、心理需求與社會適應,以及學習規劃長者活動,如記憶力訓練、社交互動課程,和長照資源的運用
- 職涯穩定度相對高,也不會像小孩那麼麻煩
- 適合細心、溫和,並願意花時間傾聽與陪伴長輩的人
心理與家庭諮商
- 學習溝通技巧、衝突處理與家庭關係分析,深入理解不同年齡層與家庭背景的需求
- 能應用於婚姻輔導、親子關係改善和家庭危機介入等領域
- 適合喜歡觀察人心、對心理學有興趣,並想幫助別人建立良好關係的人
大學同學畢業後都在做什麼?
大部分的同學要開始都進入幼教業,但因為薪水和發展空間有限,做了幾年後,有些人轉向美甲、美睫等工作。
碩士唸行銷的原因?
大學時,我曾選修餐飲管理系的課程,意外接觸到行銷學,發現自己對行銷很有興趣,於是決定去美國攻讀行銷碩士。在美國攻讀行銷碩士時,老師鼓勵我們提出不同的觀點,讓我更有勇氣去嘗試各種新想法。行銷領域也適合有創意,並具備洞察力的人。
現在的工作與行銷有關聯嗎?
目前我在一家小型化妝品公司工作,除了行銷(包括社群經營、活動促銷等等),還要負責採購、通路管理、物流、業務等各種事務,可說是包山包海🥲
在這段包山包海的工作經驗中,我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是產品管理,尤其是美妝/保養品/保健食品領域。這類型的工作相對客觀,有明確的成果評估標準,同時也能深入研究配方、尋找合適的廠商,並參與包裝設計的環節。
現在對行銷還有興趣嗎?
老實說,比起以前的熱衷程度,現在少了很多,尤其是 AI 的興起,在文案撰寫上很容易被取代。行銷的成敗有時取決於主管或客戶的主觀判斷,做不好也不一定有明確的原因,加上市場變化太快,讓人很難一直保持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