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系 X 職涯分享系列 : 從家兒系到行銷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科系職涯分享系列的第四篇文章出爐啦!這次邀請到我的高中同學,來分享他大學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唸行銷學,以及畢業後從事行銷相關工作的心路歷程~

雖然我的高中同學並未從事家兒系相關職業,但他的大學同學中,仍有不少人畢業後進入幼教領域。然而,由於薪資與發展空間有限,他們多半在工作幾年後便選擇轉行。這讓我不禁想到,無論是幼教、長照,還是諮商等職業,都需要高度的情緒勞動 - 耐心、共情與傾聽,才能讓服務對象感到被理解與照顧。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這些工作在職涯成長與薪資回報上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或許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經濟價值往往優先於情感價值,就像我當初選擇財金系,也是因為潛意識裡感受到這股「資本的力量」。

但如果情緒勞動的職業長期缺乏發展空間與合理回報,那等到我們老了,或是有了小孩,究竟誰來承擔這些角色?你覺得,情緒勞動的價值該如何被衡量呢?

為什麼當初大學選擇家兒系?

那時候的第一志願其實是實踐的餐飲管理學系,可惜分數差了一點。但我還是很想讀實踐,因為離家近交通也方便,所以就選擇了不是第一志願的家兒系。

家兒系在學什麼?

課程主要分成三個方向:

幼教領域
  • 學習兒童心理發展、幼兒行為觀察與輔導方法等等
  • 有機會到幼兒園實習,畢業後可以成為幼稚園或托嬰中心老師
  • 適合喜歡與小孩互動、有耐心,能在孩子情緒中保持冷靜的人
銀髮諮商
  • 了解長者的生理變化、心理需求與社會適應,以及學習規劃長者活動,如記憶力訓練、社交互動課程,和長照資源的運用
  • 職涯穩定度相對高,也不會像小孩那麼麻煩
  • 適合細心、溫和,並願意花時間傾聽與陪伴長輩的人
心理與家庭諮商
  • 學習溝通技巧、衝突處理與家庭關係分析,深入理解不同年齡層與家庭背景的需求
  • 能應用於婚姻輔導、親子關係改善和家庭危機介入等領域
  • 適合喜歡觀察人心、對心理學有興趣,並想幫助別人建立良好關係的人

大學同學畢業後都在做什麼?

大部分的同學要開始都進入幼教業,但因為薪水和發展空間有限,做了幾年後,有些人轉向美甲、美睫等工作。

碩士唸行銷的原因?

大學時,我曾選修餐飲管理系的課程,意外接觸到行銷學,發現自己對行銷很有興趣,於是決定去美國攻讀行銷碩士。在美國攻讀行銷碩士時,老師鼓勵我們提出不同的觀點,讓我更有勇氣去嘗試各種新想法。行銷領域也適合有創意,並具備洞察力的人。

現在的工作與行銷有關聯嗎?

目前我在一家小型化妝品公司工作,除了行銷(包括社群經營、活動促銷等等),還要負責採購、通路管理、物流、業務等各種事務,可說是包山包海🥲

在這段包山包海的工作經驗中,我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是產品管理,尤其是美妝/保養品/保健食品領域。這類型的工作相對客觀,有明確的成果評估標準,同時也能深入研究配方、尋找合適的廠商,並參與包裝設計的環節。

現在對行銷還有興趣嗎?

老實說,比起以前的熱衷程度,現在少了很多,尤其是 AI 的興起,在文案撰寫上很容易被取代。行銷的成敗有時取決於主管或客戶的主觀判斷,做不好也不一定有明確的原因,加上市場變化太快,讓人很難一直保持熱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的沙龍
11會員
37內容數
歡迎大家來到 Vivian 的沙龍,在這裡我會撰寫關於永續、金融投資、企業評價及職涯的文章,也希望與大家能夠互相交流~
Vivi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大學唸國際經營管理學系,畢業後從事外國人導覽、Podcast 製作、旅遊影片製作及 Pub Crawling 等工作,以及如何運用科系所學,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文章內容包含課程介紹、職涯選擇與心路歷程,鼓勵讀者認識自我,探索非主流的職涯發展。
Thumbnail
2025/08/12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大學唸國際經營管理學系,畢業後從事外國人導覽、Podcast 製作、旅遊影片製作及 Pub Crawling 等工作,以及如何運用科系所學,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文章內容包含課程介紹、職涯選擇與心路歷程,鼓勵讀者認識自我,探索非主流的職涯發展。
Thumbnail
2025/08/04
從臺大資工轉到臺大會計系的心路歷程分享,探討選擇科系與人生規劃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8/04
從臺大資工轉到臺大會計系的心路歷程分享,探討選擇科系與人生規劃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8/04
本文分享一位作者從大學到碩士都就讀財金系的經驗,涵蓋選系原因、課程內容、職涯發展、人格特質以及申請國外頂尖研究所的建議。作者也分享了自身在非頂大的背景下,如何透過英文能力提升、實習經驗累積、交換學生經歷及社團活動,增加自身的競爭力。文章最後點出選擇科系前,探索自身興趣與個性比選系更為重要。
Thumbnail
2025/08/04
本文分享一位作者從大學到碩士都就讀財金系的經驗,涵蓋選系原因、課程內容、職涯發展、人格特質以及申請國外頂尖研究所的建議。作者也分享了自身在非頂大的背景下,如何透過英文能力提升、實習經驗累積、交換學生經歷及社團活動,增加自身的競爭力。文章最後點出選擇科系前,探索自身興趣與個性比選系更為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位從事房仲工作後轉向教育訓練的個人故事,探討了他的動機以及對教育訓練的看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位從事房仲工作後轉向教育訓練的個人故事,探討了他的動機以及對教育訓練的看法。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隨著學業的結束,我開始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包括追求自己的風格和地位。在求職過程中,我發現找家教的途徑有很多,我在各種平臺上嘗試了很多次,但真正有回應的只有很少。透過朋友介紹,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實習和家教工作。我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教材和課程,但我相信這將是我個人風格的展現和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隨著學業的結束,我開始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包括追求自己的風格和地位。在求職過程中,我發現找家教的途徑有很多,我在各種平臺上嘗試了很多次,但真正有回應的只有很少。透過朋友介紹,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實習和家教工作。我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教材和課程,但我相信這將是我個人風格的展現和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教務工作的經驗與見聞,介紹了補習班教務的工作內容和經歷,在文章中提到了補習班教務的辛酸與負能量,以及製作講義的過程與困難。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讓讀者深入瞭解教務工作的內容和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教務工作的經驗與見聞,介紹了補習班教務的工作內容和經歷,在文章中提到了補習班教務的辛酸與負能量,以及製作講義的過程與困難。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讓讀者深入瞭解教務工作的內容和挑戰。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