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華先進利多-汽機車減徵貨物稅期限延長!汽車舊換新最高省10萬元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天把剛出爐、會影響買車與汽車產業的重要政策一次說清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已達成共識,把汽機車減徵貨物稅的優惠期限延長到民國119年(西元2030年)底,且購買新車也能享減徵,若同時汰舊換新並買 2000cc 以下新車,可合計減徵貨物稅最高 NT$100,000。以下是你一定要知道的重點、申請條件、對消費者與廠商(例如鴻華先進)的實際影響,以及接下來應追蹤的事項。



--- 1. 這次修法的三個關鍵訊息(速讀) 1. 減徵期限延長到 2030/12/31(民國119年底),原本將於明年1月7日屆期的優惠得以延續。 2. 購買新車也納入可減徵對象:在期限內購買 2000cc 以下小客車並完成掛牌,可減徵貨物稅 NT$50,000(若同時汰舊換新,再加現行 NT$50,000),合計可達 NT$100,000。 3. 機車也有加碼:購買 150cc 以下新機車減徵 NT$2,000,加上原本汰舊換新的 NT$4,000,合計 NT$6,000。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已協商通過草案文字,預計下周送三讀。) --- 2. 為什麼政府要延長這項優惠?三大目的 緩衝美國關稅衝擊:面對美國對部分汽車零組件與整車關稅壓力,延長內需刺激有助穩定國內車市與供應鏈。 促進汰舊換新、節能減碳:鼓勵淘汰老舊車輛、提高新車(含電動車)滲透率,符合碳減排與產業轉型目標。 支撐本土車廠與供應鏈需求:對本土品牌與代工廠(如鴻華先進、裕隆等)是短中期需求面的正向刺激。 --- 3. 消費者實際能省多少?(兩種情境示範) 情境 A:買 2000cc 以下新車 + 汰舊換新 購車減徵:NT$50,000 汰舊換新減徵:NT$50,000 合計可省:NT$100,000。 情境 B:買 150cc 以下新機車並汰舊換新 購車減徵:NT$2,000 汰舊換新減徵:NT$4,000 合計可省:NT$6,000。 > 注意:實際節省以「貨物稅應徵額」與個別車款完稅價格與中間程序為準;若車款屬於更高完稅級距或不符合條件,減徵金額可能不同。官方申請與核定資料請以財政部稅務系統或經銷商說明為主。 --- 4. 申請條件、要點(購車前先確認) 購買與掛牌時間:須在延長期間內購買並完成掛牌登記。 車型與排氣量限制:特別優惠以 2000cc 以下小客車(汽車)與 150cc 以下機車等條件為主,請以修法條文與官方公告為準。 汰舊車輛資格:汰舊換新條件(舊車是否需報廢或外銷、是否需同一車主等)依財政部規定辦理,細節可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 5. 對鴻華先進與產業的意義(為什麼說是「利多」) 需求面立即提升:補助延長與購車減稅擴大適用,短期可望提高國產車(含電動車)詢問與下訂率,對鴻華先進等在電動車/零件供應鏈的公司是直接利多。 有助在地化與產能排程:廠商可用政策窗口衝量產、加速本土供應鏈升級或談判更多在地合作。 但非萬靈丹:若外部(如美國)關稅或供應鏈問題加劇,價格上升壓力仍會存在,政策只能部分抵銷成本衝擊。 ---

粉色小結(溫柔提醒) 延長減徵貨物稅、把「購買新車也納入減徵」的做法,短期對消費者與國內汽車/電動車產業都是實實在在的利多:買 2000cc 以下的新車並汰舊換新,最高可省 NT$100,000,這對想換車或想支持國產 EV 的你來說是好時機;但請在購車前先確認「掛牌時點、車款資格與申請流程」,以免錯失優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25歲努力上班投資鴻海的白領女孩
36會員
392內容數
我從17歲開始出社會打工兼投資股票,到現在25歲當一個白領女孩雖然薪水不高,但是搭配價值投資股票,這段期間的資產也慢慢累積起來!在價值投資的過程中,想分享投資心得跟即時產業的分析給在投資路上迷茫的朋友們~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們,願意給我一點鼓勵話,可以來我的首頁訂閱~
2025/08/21
1. iPhone 17 已進入量產準備期,鴻海於中國鄭州、深圳等主要組裝廠啟動大幅徵才、發放高額留任獎金以趕上出貨節奏。 2. 同時,蘋果在印度的產能顯著擴張——多家報導指出今年 iPhone 17 的完整機型系列(含 Pro)將在印度的多家工廠同步生產,意味著印度成為今年重要的「首發供應基地
Thumbnail
2025/08/21
1. iPhone 17 已進入量產準備期,鴻海於中國鄭州、深圳等主要組裝廠啟動大幅徵才、發放高額留任獎金以趕上出貨節奏。 2. 同時,蘋果在印度的產能顯著擴張——多家報導指出今年 iPhone 17 的完整機型系列(含 Pro)將在印度的多家工廠同步生產,意味著印度成為今年重要的「首發供應基地
Thumbnail
2025/08/20
鴻海(Hon Hai / Foxconn)在 2025 年第 2 季出現重要結構性轉變:AI/雲端伺服器與網通產品營收比重約 41%,首度超過以往賴以為生的消費性電子(含 iPhone)約 35%。這不是短暫的熱度,而是多年戰略轉型開始「變現」的真實訊號。
Thumbnail
2025/08/20
鴻海(Hon Hai / Foxconn)在 2025 年第 2 季出現重要結構性轉變:AI/雲端伺服器與網通產品營收比重約 41%,首度超過以往賴以為生的消費性電子(含 iPhone)約 35%。這不是短暫的熱度,而是多年戰略轉型開始「變現」的真實訊號。
Thumbnail
2025/08/19
今天帶你用溫柔又務實的角度,體驗一下把 Luxgen N5(或同級跨界電動車)當成家庭第二台與每日通勤車會是什麼感覺──從「早晨出門到夜晚回家」的日常場景、實用優勢、能耗與充電成本估算,到購車前的實務檢查清單,一次整理好,方便你決定要不要把它停進車庫 💖
Thumbnail
2025/08/19
今天帶你用溫柔又務實的角度,體驗一下把 Luxgen N5(或同級跨界電動車)當成家庭第二台與每日通勤車會是什麼感覺──從「早晨出門到夜晚回家」的日常場景、實用優勢、能耗與充電成本估算,到購車前的實務檢查清單,一次整理好,方便你決定要不要把它停進車庫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機車市場2024年新車掛牌數預測:掛牌數落在79~84萬,普通重型落在74.7~79.7萬。油電比為92.7:7.3,油車落在69~74萬,電車落在5.4~5.8萬。
Thumbnail
台灣機車市場2024年新車掛牌數預測:掛牌數落在79~84萬,普通重型落在74.7~79.7萬。油電比為92.7:7.3,油車落在69~74萬,電車落在5.4~5.8萬。
Thumbnail
2024年5月台灣轎車銷量表現以豪華車Big7同期成長2.64%、擺脫連續衰退3個月陰霾最吸睛!因此,可以預測,6月和上半年轎車銷量有機會「振衰起敝」嗎?!(文/張維) 2024年5月台灣轎車市場,有好消息?! 據統計,2024年5月台灣轎車總銷量3萬4,546輛,同期衰退2.9%,
Thumbnail
2024年5月台灣轎車銷量表現以豪華車Big7同期成長2.64%、擺脫連續衰退3個月陰霾最吸睛!因此,可以預測,6月和上半年轎車銷量有機會「振衰起敝」嗎?!(文/張維) 2024年5月台灣轎車市場,有好消息?! 據統計,2024年5月台灣轎車總銷量3萬4,546輛,同期衰退2.9%,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Thumbnail
4月國產車逆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是好消息。讓人眼睛一亮的是,Top20中市佔率擴張Top5,有3家MG、納智捷、Nissan同屬於裕隆汽車集團。(文/張維) 衰退期來臨?!2024年4月,台灣轎車銷量持續第3個月衰退。 據了解,2024年4月轎車總銷量3萬810輛,同期衰退4
Thumbnail
4月國產車逆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是好消息。讓人眼睛一亮的是,Top20中市佔率擴張Top5,有3家MG、納智捷、Nissan同屬於裕隆汽車集團。(文/張維) 衰退期來臨?!2024年4月,台灣轎車銷量持續第3個月衰退。 據了解,2024年4月轎車總銷量3萬810輛,同期衰退4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四月起臺灣平均調漲幅度達11%。對於電動車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增加用戶的充電成本,但也促使用戶更加關注充電效率和節能。對於充電營運商來說,電價的調漲意味著運營成本的增加,但也促使充電站業者尋求更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或技術創新。對於綠能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刺激對再生能源的需求。
Thumbnail
四月起臺灣平均調漲幅度達11%。對於電動車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增加用戶的充電成本,但也促使用戶更加關注充電效率和節能。對於充電營運商來說,電價的調漲意味著運營成本的增加,但也促使充電站業者尋求更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或技術創新。對於綠能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刺激對再生能源的需求。
Thumbnail
3月全市場衰退5.54%,但慶幸Q1「小紅收盤」成長1.38%。全球車市「成長不易(uneasy progress)趨向」開始吹向台灣?(文/張維) 據了解,2024年3月轎車銷量3萬4,537輛,同期衰退5.54%,國產轎車1萬5,612輛,同期衰退10.38%,進口轎車1萬8,92
Thumbnail
3月全市場衰退5.54%,但慶幸Q1「小紅收盤」成長1.38%。全球車市「成長不易(uneasy progress)趨向」開始吹向台灣?(文/張維) 據了解,2024年3月轎車銷量3萬4,537輛,同期衰退5.54%,國產轎車1萬5,612輛,同期衰退10.38%,進口轎車1萬8,92
Thumbnail
文、圖/東方線上 你考慮購買自用車嗎?   根據交通部資料,截至2023年底,台灣汽車市場全年掛牌數合計476,987輛,年增11%,改寫18年來掛牌新紀錄。未來車市該如何期待?東方線上長期追蹤「消費者購車意願」,並從〈 E-ICP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研究車主相關的消費行為
Thumbnail
文、圖/東方線上 你考慮購買自用車嗎?   根據交通部資料,截至2023年底,台灣汽車市場全年掛牌數合計476,987輛,年增11%,改寫18年來掛牌新紀錄。未來車市該如何期待?東方線上長期追蹤「消費者購車意願」,並從〈 E-ICP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研究車主相關的消費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