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發現以建中為首的中學,內部居然成立共產黨組織,並串聯39所中學成立聯合陣線,引起輿論大譁。雖然事後疑似有主事者出來說是年少輕狂的黑歷史,正牌的在台共產黨火花-台革共也出來聲明這個陣線跟真實的共產體系八桿子打不著。
先不說中二程度,從這起事件看,台灣本身對「共產主義」和「共產黨」有先天的排斥、恐懼,但又存有一種對未知的魅力。在越來越多國家禁止宣傳或組織共產主義、組織的當下。套用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的話:確實應該多多了解共產主義、共產黨史,才會知道那是什麼。
台灣的公民與歷史教育長期走的是洛克以降的自由主義,和亞當斯密以來的資本主義(或者會被詬病為美國視角的價值觀)。在教學現場,老師必須額外付出心力去跟學生解釋近代以來出現的共產主義和我們長期以來輸出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同。但多數時候,老師們自己也一知半解,草草帶過。因為共產主義是完全另一套世界觀,必須從她的源頭瞭解起,否則,就會無法理解後續共產黨開始控制政權、影響世界歷史時,一連串令人無法理解的作為。
以入門書,能夠一口氣整本大致瀏覽共產黨史的書,我推薦呂正理的《共產世界大歷史》。該書深入淺出,且完全瞭解台灣人的口味和好奇點。

共產主義的源頭來自無數種思想的堆疊。過去教導和理解共產黨較困難的地方,在於共產思想屬於完全不同的世界觀,本書首先很好地爬梳這套世界觀是如何被堆疊起來的。 如前文所述,我們熟知的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源自洛克、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以及亞當斯密等人。
馬克思本人就來自一套完整但複雜的思想體系的堆疊。與其說他開創了什麼,倒不如說他是手上材料很多的縫合大師。 例如他的「無神論」來自他的好友鮑威爾和費爾巴哈。
「反對私有財」來自盧梭「不平等之起源」和普魯東的「財產就是犯罪」。
「歷史唯物論」更是縫合到撞車,馬克思批判鮑威爾「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但又寫下「哲學家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的矛盾論述。因為這不就表示馬克思認為透過意識唯心的方式能改變唯物世界嗎?
源自盧梭的「公共意志」也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羅伯斯比爾執政時破產。公共意志是個籠統的概念,暴君和專制很容易就可以代言「公共意志」。 最令人詬病的是共產主義預設了無法證偽的「未來」,例如歷史必然性和階段論。
因此共產主義很早就被批評是「神學」而非「科學」。其目的在於建立地上天國,與基督教別無二致,但少了基督教追求的良善和超越性,改用「鬥爭」和「不斷革命」填滿空虛的內核。
因此熟知共產史的人都知道,極左翼團體基本上都會陷入嚴重的內部鬥爭和分裂,一來是意識形態純化過程的必然(誰的思想和路線比較正確),二來是鬥爭本來就是該意識形態的內核。
而俄國革命的過程中,虛無主義的盛行更是加重此傾向——所有道德標準都應該為革命目標服務。因此形成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本書提供的一大價值是:雖然共產世界有別於資本世界,關係錯綜複雜,但彼此影響的「原因」卻相當單純。一來是多數時候共產集團的行事有嚴格的準則依循,彼此的互動也有教條,如果用「兄弟會」的角度來觀察,簡直單純到不行;二來是高度的集體和專制,使得集團整個走向維繫在少數幾人,影響和關聯相對好抓很多。因此本書看似厚重,但爬梳清晰且痛快。
其實,說這麼多,台灣人之所以對共產主義和共產黨有如此矛盾的情結,原因只有一個:我們的鄰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共產黨,黨員人數將近破億,而這個黨披著「中國夢」,始終對台灣虎視眈眈,無論誰執政,都沒有鬆口放棄過,哪怕有一點點的退讓(所以不要再心存妄想什麼兩岸和諧了)。
雖說不少人都在嘲笑中國實際是最極致的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野蠻體制。但在許多控制內部、外宣、外交、軍事、滲透的方法,都極大地發揮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組織的長處。
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共產黨的目標是相當明確的,當他們決定好一個目標,就會放下所有的道德標準,極盡最卑鄙的手段,因為革命目標是「崇高」的、「歷史註定」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實際上,搞懂這一點,就會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和國家都不對共產主義懷抱幻想,因為就共產黨和共產黨人來說,如果不是同志,其他人和物單純是邁向革命目標的台階和肉塊,利用、欺騙、背叛、拋棄都是「必要且正確的手段」--即便是同志,也有很高的機會成為更少數高層的台階和肉塊。而這個「革命目標」往往是一個人說了算,從史達林、毛澤東、波布、金日成到習近平都是。因此,再複習一次,前文提到的「公共意志」就這樣被代言的--這些人往往都自稱自己打的是「人民戰爭」。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探討所謂的「中國經驗」,爬梳為何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國共最後由共產黨勝出。幾年來,我個人對共產黨史也相當感興趣,研究所進修,論文甚至給了共產主義一整章。
在台灣歷史教育裡的共產主義,台灣史日治時期會提到一點、中國史下學期近代史會大量學到、世界史則是會在冷戰一口氣爆發。那其實三者是不太一樣的體系,因此很難在這個階段讓學生充分了解共產黨史(師資也鐵定不充足)。就優先順序來說,我建議會先從中國共產黨史開始,因為這個黨是目前影響台灣最深的黨。
入門書推薦石川禎浩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史》。

這本書和其他書有別的地方在於:把中共的控制力如何強大的秘訣給具體提出來。例如佔據一個村莊就先找懂數字的「會計」和懂文字的「書記」,迅速根據計算分出富農、中農、貧農,然後拉一打一,徹底摧毀中國農村既有的傳統秩序,並接管資源的分配。所有資源必須聽從地方支書記的指揮,所有指示、申請必須要有文件和印章,所以即便是在中共最羸弱的時候,還能產出年50萬字左右的文件。這也是為何中共建國後一連串倒行逆施,民間始終沒有辦法反抗的原因之一。一來是資源大權在共產黨幹部手上,二來是共產黨先摧毀了社會原生態的連結能力,例如家庭、社區、族裔。
相比於當時的國民黨,組織部長陳立夫還被嘲笑:如果現在讓國民黨員一人簽一張名到黨部,能完成多少?(所以大罷免時,國民黨指揮地方黨部和黨工偽造文書真的是優良歷史傳統)
更深入的入門書,陳永發的《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的上冊。XD
因為陳院士的專長是在上冊部分,也就是中共建國前歷史。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很好地寫出一個人、一個世代,如何一步步被共產主義吸引、又如何幻滅,最後被野心家相信和利用(對,我認為那些共產魔頭,很多時候是真心信奉共產主義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共產主義輸入中國初期,許多中學生、大學生真的組成各種共產黨組織打算大幹一場,結果很快就碰到經費問題,不得不四處打工籌錢,然後組織就散了,或是他們不再相信共產主義。所以最早的兩位中共黨主席:陳獨秀和李大釗,根本做不起來,美其名共產黨,實際上可能就是一個讀書會。最終是仰賴共產國際的金援以及寄生當時已成氣候的國民黨才發展起來,途中被毛澤東接手發展成魔鬼組織。(所以一位共產黨史學者鄭學稼,就把中國共產黨史斷在毛澤東掌權後,因為他認為毛澤東之後,真正的共產黨就消失了)
所以說中學生組成共產黨組織,無論真假,我主張的方法只有一個:家長全部斷金援,讓他們體會「勞動最光榮」,資本主義的鐵拳就來了。
中共建國後的歷史多數人比較熟,一來是台灣歷史教育有;二來是多數高流量的反共學者集中的專長也在這一段,例如余杰、馮客、王丹……等等。但我個人會推薦我恩師之一的李福鐘老師的《世紀中國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除了文筆比較貼合台灣人口味之外,如果有社會科老師需要備課中國史下學期的中共史,這本書也是備課首選。
本書的價值在於完整,如果知道中共早期歷史的人,會對他們在建國後一連串作為不意外,但對學生來說不是,中共史之前學的是民國史、國民黨史,突然切到中共會覺得莫名其妙。例如如果國民黨讓中國一團糜爛,共產黨是如何快速穩定局勢的?(其實共產黨也很頭痛)還有中國當時都殘破零落了,怎麼還打韓戰?(這就是共產國際與各國共產黨指導關係的緣故)從鎮反--處理國民黨舊勢力;三反五反--處理各地公務員和企業組織;反右運動--處理知識分子;文化大革命--處理最原始的社會連結與信任,這樣折騰的目的是什麼?(所以那些覺得軍公教可以台幣換人民幣的好自為之,你們是首當其衝的肉塊,幾乎沒有倖存的可能)這些問題將會輻射到之後世界史的冷戰史。而這些問題,我在第一線上課時真的有學生主動提問。
中共建國後一連串的倒行逆施,有非常多的研究和文學,一直到六四天安門事件都是。
我個人推薦書單:
《雪白血紅》:描寫國共遼瀋會戰下的長春圍城戰。號稱為人民而戰的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一聲令下:「要讓長春成為死城。」,將人民視為用飢餓拖垮國民黨的武器。由於過於血腥和殘暴,這本書雖然是中國學者所著,但在中國被禁止出版。再說一次:共產黨是沒有任何道德底線的。

《往事並不如煙》:我個人比較喜歡舊譯《最後的貴族》。這本書的作者是章詒和,是章伯鈞的女兒。章伯鈞何許人也?中國《光明日報》的主編,也是公認中國第三勢力的盟主(中共建國初期允許第三勢力組建民主同盟)。章詒和親眼見證父親和許多第三勢力,學養深厚、品學兼優的知識人如何在共產黨的各種運動折騰下一步步走向末路。所以,自許第三勢力的人,你們跟前面那些國民黨軍公教比,是會被用凌遲之刑慢慢折磨死的。最害怕的不是死,而是共產黨會先徹底擊碎你對理念的信仰和熱情,再擊碎你對道德的堅持和良善,誘發你體內的獸性和生存欲。撐得過去,你是野獸和人渣;撐不下去,你就上吊和投湖。

《一滴淚》:作者巫寧坤比較不知名,其實就是一個研究英美文學的教授,對共產黨和共產主義一竅不通,僅僅是抱著回國服務的心情回到中國教授英美文學,然後就被連續鐵拳,從反右到文革的全套套餐,最後運氣不錯倖存,撐到平反和退休就逃回美國。
所以,什麼都不懂或事不關己的,就是抽各種運動盲盒,看你會死在哪一籤,沒死就經歷折磨後再抽下一個籤。所以能在共產國家倖存,要嘛成為野獸,要嘛就是賭自己的運。我可以保證,共產黨完全有餘裕而且有興致玩到你運氣用完和淪為野獸的那一天。

快速QA多數人的問題:
1.共產國家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
每個人,每個共產黨都這麼想過,最後實施下去都千篇一律。
共產天堂就是「天堂」,你可以在聖經上寫得盡善盡美,但沒人親眼看過。至今從十月革命成功到現在,已經有九千多萬人死在這些「實驗」裡。比人類歷史任何人禍甚至天災都還要多。
2.沒有好的共產主義嗎?
任何主義其實都只是一種思想結晶。在實務上,都是做部分參考,極少有一個務實的政權會全盤接收單一思想。另一端的例子就是伊斯蘭國家,以《可蘭經》做為根本母法,那就是神權國家。所以共產主義是神學,共產國家就應該被視為神權國家,而不是一般國家。
實際上,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勞基法、社會福利、假期、稅收再分配,都是從左派(包含共產主義)衍生來的,最終做到這些的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冷知識:馬克思可以長期沒工作只專心寫作和研究,很大原因是因為他一個有錢朋友恩格斯的資助。所以在成為共產主義者之前,先確保自己有超資本主義的朋友--目前左派理念要落實,勢必要與資本合作,這是歷史趨勢和社會現實。
3.為何人永遠都會被共產主義吸引?
因為這套理念在設計的時候,大量參考了宗教的傳播方法。給你一個無法證偽的未來,然後把生活上的責任歸咎到體制和反派(惡魔與資本家),給了人惰性和甩鍋的藉口。共產主義幾乎是針對每個人性弱點進行設計的,很難防範。往往你需要是一個有某種程度道德標準和責任感的人才有免疫力。反過來說,共產黨的滲透與攻擊也是很有效的,因為他們熟知如何巧妙運用人性的弱點。
4.共產國家為何都會走向極權?
其實多數左派團體很容易就散架,因為他們爭奪的不是利益,而是話語權。因為掌握話語權的人能控制整個黨機器(民主集中制--決定目標所有人就不得有異議)最終變成神學大戰,誰也不服誰,組織無法擴大。許多共產黨革命成功並不是因為理念成功,而是在這些鬥爭中養蠱養出魔頭,共產主義強調和鼓勵鬥爭,從黨內鬥到最後,體制下放到整個社會,整個社會都以鬥爭為主旋律--而無法團結的人民是獨裁最好的養分,連過去的帝制都沒有如今中國這麼嚴重(帝制中國還產出不少人傑、藝術、文學、思想的結晶)。所以共產黨的滲透方式就是讓民主國家自己內部產生鬥爭(不是民主國家本來就有的「競爭」),趁虛而入。
5.共產國家(應該是指中國)比民主國家有效率:
共產黨的鬥爭是生死之戰,因此在做事時,人人都會先想到生死的問題,然後是利益的問題,最後一點點殘渣才有機會產出一點點不錯的東西。共產黨往往會將這最後一點點不錯的東西拿來外宣自己體制的成功,其實多數人都不知道那些東西的背後藏了多少血淚和枯骨。一個窮人躲在家裡不出來,偶爾帶塊高級錶出現,你就覺得他肯定是富翁(殊不知他那塊表可能還是偷來的);一個富人四處跟人打交道,所有東西公開透明,你看到他褲子破了、家具舊了、杯子有裂痕就大聲嘲笑他寒酸--就是這個道理。
結語:
被共產主義吸引我覺得很正常,古今中外,包括台灣,都不少比你我聰明有智慧的人才被吸引,無可厚非。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麼,尤其,在讀所謂「理論」的時候,務必要跟著讀「理論史」(其實這個比理論有趣多了,不知道為什麼許多人光喜歡鑽理論),才能知道實務上是發生什麼事。
鐵血宰相俾斯麥:愚人從經驗中學習,智者從歷史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