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獨裁」入門書:《獨裁者養成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回顧自己的閱讀史,意外發現自己從高中時期就對「獨裁」兩個字有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發生在高中歷史老師推薦了一本《獨裁者的進化》,從此研究「獨裁」為何物,就成了我業餘的閱讀課題之一。


raw-image


  大學時期接觸兩蔣研究,到研究所系統性研讀「國民/共產黨黨史」系列,無不在探討每一種能夠實現「獨裁」的系統和機制。綜觀全球,真正的自由民主國家不多,近代以來曾有過殖民經驗的國家,基本都有獨裁、威權的影子,即便擺脫,獨裁的餘威仍糾纏的國家不放,例如台灣逐漸興起的新詞彙「後黨國」--在不完整的轉型正義下,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留下的後遺症仍換一層皮持續進化,融入台灣人的血脈中。

  網飛的優秀紀錄片《暴君養成指引》,旁白開宗明義地說:「我們喜歡被統治。」--獨裁統治的歷史長度遠超民主自由。而在人性層面上,《逃避自由》一書則指出「被統治」的好處就是「不用負責」。既然不用負責,就不用思考,只需要配合統治者,就能「有飯吃」。但等到統治者給你餿水、臭酸、毒物吃時,你也只能含淚吞下。

  

raw-image


  因此《進擊的巨人》中反覆強調「在城牆中的人類」如同「被圈養的牲畜」,甘心在「巨人」之下被奴役和統治。

  近幾年,相關論著已經從「研究獨裁技術」逐漸轉移到「什麼樣的人會成為獨裁者」?甚至從食衣住行著手,例如另一本好書《獨裁者的廚師》,則是作者長時間訪問每一位我們熟知的獨裁者身旁的「廚師」,進行人格側寫、切片。

raw-image


  

  《暴君養成指引》的結論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獨裁者,只要掌握「技術」。

  《獨裁者養成之路》,挑選了幾位指標性的獨裁者分析他們的「崛起」。綜合來說,多數獨裁者幾乎都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菁英」,他們未發跡前幾乎都是傳統意義上的「魯蛇」,卻異常地自大、自戀,認為自己的「天選之人」。

  馮客的《獨裁者養成之路》雖然在細節上我認為有搔不到癢處的部分,頭重腳輕,且過度側重人格本身,犧牲對體制的探討,導致整部書開高走低。但我認為這本書有貢獻的地方在於「人格探討」對大眾相對簡單,很容易在腦海中與畫面連結,很適合做為一本認識獨裁者的書。且馮客的章節安排很有意思:獨裁者會彼此學習。

  例如開場的墨索里尼,幾乎是近現代獨裁者的至聖先師,「法西斯」一詞的創立者,且他的「黑衫軍」、「嘉年華化」、「隊員化」等手段,成為他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學生.希特勒的樣板:褐衫軍、火把集會、納粹制服等。

  中段出場的史達林,則是毛澤東、金日成的導師。《獨裁者養成指引》將史達林稱為「優秀的導師」,帶出的學生創建出的獨裁體制至今長壽。尤其北韓金氏王朝更是獨步全球,創建一個現代極權王朝。

  但後段的杜瓦利埃、希奧塞古(簡中翻譯稱「齊奧塞斯庫」)和門格斯圖,就比較屬於「異類」,與其他獨裁者連結性降低,比較像是在地突變出的物種--例如海地的巫毒教被杜瓦利埃所用、羅馬尼亞的希奧塞古創立「月經警察」(統治技術比較接近阿爾巴尼亞的霍查)、衣索比亞的門格斯圖描寫得更是空洞,幾乎沒有技術性,偏向純粹的軍事獨裁統治,依賴著與厄立垂亞的長期戰爭才得以勉強維持鐵腕統治。

  因此整部書從個人到章節布局,都讓我有頭重腳輕、虎頭蛇尾之感。

  但這也不太能怪馮客,因為近現代「獨裁者」大多需要以下的三圍能力:威權、強人、黨國,每一位獨裁者基本都要會一點,當然各自還有擅長的部份,但基本缺一不可,帶入這三種能力進行討論,整本書的學術氛圍就會上升不少。

  以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來說,就是側重強人和威權,黨組織無法深入社會各階層,例如墨索里尼無法完全控制教會和輿論,希特勒的納粹黨無法高度介入工商界--導致德國二戰時動員能力遠不如蘇聯和美國。

  史達林、毛澤東、金日成天生就有共產黨這種精密的黨組織協助建立黨國體制,因此他們個人能力不需要太強--史達林的軍事、業務能力其實頗糟糕,他擅長的是從瑣碎的行政庶務中找到鬥爭的樂趣,毛澤東和金日成也差不多,這組師徒都給各自的國家帶來浩劫,但統治卻穩如泰山。

  因此,如果是我,我會把杜瓦利埃、希奧塞古、門格圖斯,換成西班牙佛朗哥(威權代表)、阿爾巴尼亞霍查(強人代表)、紅色高棉的波布(黨國體制aka自我屠殺)做為延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邑-avatar-img
2024/11/02
感覺獨裁是一門發展悠久並且臻至成熟的技術(或體制?)?然後展現出了一種頑強感🤔 在這方面,相比下民主似乎就顯得還不夠成熟,在歷程跟發展上,很容易就遭遇到各種新型態挑戰?
夏坂-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2
有邑 自由民主奠基在「私有財產得到保障」的前提,這個前提確立之下,人會主動去要求更多政治權利。相對來說,獲取私有財是一種「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生活」的過程,延伸到政治權利上。 但多數時候人性是傾向「xx我不想努力了」。(台灣「oo一樣爛」、「政治是高明的騙術」等等是同樣的心態,懶得去比較和思考,用幾句漂亮話來掩蓋自己的怠惰。) 其實到現在,有不少聲音在檢討人性是否真的適合「全民民主」,例如《反民主》一書中就指出人民的愚蠢和怠惰導致的各種後果,是否讓民主跟自由應該思考一下「資格論」--也就是現在台灣很多人說的:投票前要過智力測驗。
avatar-img
夏坂的沙龍
33會員
61內容數
夏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9
這本書是我第一本「比較研究」的科普書,早於《槍砲、病菌與鋼鐵》(大一讀的)。當時還有亂買亂看的習慣,由於前面有《獨裁者的進化》(高中歷史老師推薦,高二就讀了)的開路,高中時我對這類書就有高度興趣。
Thumbnail
2024/06/29
這本書是我第一本「比較研究」的科普書,早於《槍砲、病菌與鋼鐵》(大一讀的)。當時還有亂買亂看的習慣,由於前面有《獨裁者的進化》(高中歷史老師推薦,高二就讀了)的開路,高中時我對這類書就有高度興趣。
Thumbnail
2024/06/26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6/26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6/26
這本是我入坑「歐陽泰」(Tonio Andrade)這位學者的第一本著作。 (喜歡到我甚至曾發瘋立志要去耶魯大學找他)
Thumbnail
2024/06/26
這本是我入坑「歐陽泰」(Tonio Andrade)這位學者的第一本著作。 (喜歡到我甚至曾發瘋立志要去耶魯大學找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4 完讀的 27 本書中 我挑出三本做出總結 這三本相當程度的改變了我的想法與認知 第一本我想要分享的是: 高手心態 - 萬維綱 (4/17 完讀) 這是我第一本開始看的中國作者關於「建立頂尖認知」的書 以前也沒有排斥中國作者 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 然而看了這本
Thumbnail
2024 完讀的 27 本書中 我挑出三本做出總結 這三本相當程度的改變了我的想法與認知 第一本我想要分享的是: 高手心態 - 萬維綱 (4/17 完讀) 這是我第一本開始看的中國作者關於「建立頂尖認知」的書 以前也沒有排斥中國作者 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 然而看了這本
Thumbnail
  回顧自己的閱讀史,意外發現自己從高中時期就對「獨裁」兩個字有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發生在高中歷史老師推薦了一本《獨裁者的進化》,從此研究「獨裁」為何物,就成了我業餘的閱讀課題之一。   大學時期接觸兩蔣研究,到研究所系統性研讀「國民/共產黨黨史」系列,無不在探討每一種能夠實現「獨裁」的系
Thumbnail
  回顧自己的閱讀史,意外發現自己從高中時期就對「獨裁」兩個字有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發生在高中歷史老師推薦了一本《獨裁者的進化》,從此研究「獨裁」為何物,就成了我業餘的閱讀課題之一。   大學時期接觸兩蔣研究,到研究所系統性研讀「國民/共產黨黨史」系列,無不在探討每一種能夠實現「獨裁」的系
Thumbnail
思想史/哲學史是一門很特別的科目,跟其他科目比較,算是考題比較明確的。如果好好準備,高分其實不太困難。 筆者當初對於思想史特別有興趣,幾乎各種思想史課本都有讀過一次,覺得有些書雖然寫得不錯,但是對於考試幫助不大;畢竟,考試是要你短時間輸出,而非做研究般慢慢推理,讀好一本書,遠比你多讀很多本重要。以
Thumbnail
思想史/哲學史是一門很特別的科目,跟其他科目比較,算是考題比較明確的。如果好好準備,高分其實不太困難。 筆者當初對於思想史特別有興趣,幾乎各種思想史課本都有讀過一次,覺得有些書雖然寫得不錯,但是對於考試幫助不大;畢竟,考試是要你短時間輸出,而非做研究般慢慢推理,讀好一本書,遠比你多讀很多本重要。以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本和轉型正義相關的書籍,我還在努力多了解這樣的議題。會開始想了解這樣的議題一方面是我想更了解台灣,因為我漸漸了解到,許多社會上的分歧、解方,其實也和轉型正義息息相關,當然也包含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一些困境。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本和轉型正義相關的書籍,我還在努力多了解這樣的議題。會開始想了解這樣的議題一方面是我想更了解台灣,因為我漸漸了解到,許多社會上的分歧、解方,其實也和轉型正義息息相關,當然也包含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一些困境。
Thumbnail
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去年寫的「六四」文章,至今仍記憶猶新。轉眼間,竟又過了一年。今年的六四,我想分享前一陣子讀的書《獨裁者養成之路》,作者是中國近代史學家馮克(Frank Dikötter),以八個二十世紀的獨裁者個人特徵與發展脈絡為主題,剖析其崛起與衰落。
Thumbnail
去年寫的「六四」文章,至今仍記憶猶新。轉眼間,竟又過了一年。今年的六四,我想分享前一陣子讀的書《獨裁者養成之路》,作者是中國近代史學家馮克(Frank Dikötter),以八個二十世紀的獨裁者個人特徵與發展脈絡為主題,剖析其崛起與衰落。
Thumbnail
1.課程核心目標:使學員理解近代東亞政治局勢的變動,並且進一步說明有關帝國主義、東亞地緣政治戰略、台灣民族主義之崛起、中國在冷戰前後戰略佈局之發展以及當代視角下要如何重新認識圍繞於台灣公民周遭之歷史世界。
Thumbnail
1.課程核心目標:使學員理解近代東亞政治局勢的變動,並且進一步說明有關帝國主義、東亞地緣政治戰略、台灣民族主義之崛起、中國在冷戰前後戰略佈局之發展以及當代視角下要如何重新認識圍繞於台灣公民周遭之歷史世界。
Thumbnail
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Thumbnail
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Thumbnail
中學時代已經直接閱讀原典,見前人走過的路,肯定一生受用。法國人透過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尤其是通過前人留下的智慧、筆觸,從不同角度,了解身處的複雜世界,比起靠盲目背誦或靠小聰明鑽營,更能應對或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
Thumbnail
中學時代已經直接閱讀原典,見前人走過的路,肯定一生受用。法國人透過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尤其是通過前人留下的智慧、筆觸,從不同角度,了解身處的複雜世界,比起靠盲目背誦或靠小聰明鑽營,更能應對或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
Thumbnail
《哲學的故事》心得
Thumbnail
《哲學的故事》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