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1日友環保於2025年8月24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分享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展望。作為台灣首家專業醫療廢棄物處理廠,日友在兩岸擁有完整廢棄物處理鏈,2025上半年營收穩健成長,毛利率達42.53%。公司積極推進大陸子公司債轉增資,降低匯兌風險,並計畫擴建彰濱第五區掩埋場,預計2026年完工,鞏固市場領先地位。未來將持續爭取石棉瓦專案,深化兩岸布局,朝全球市場邁進。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與沿革
日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8341)成立於1994年,為台灣第一家專業醫療廢棄物焚化處理廠,總部位於雲林縣元長鄉,資本額達新台幣13億元。董事長兼總經理張芳正帶領公司專注於有害廢棄物清運、焚化、物化、固化及掩埋等一條龍服務,涵蓋醫療及事業廢棄物處理。2001年,潤泰集團成為主要股東,強化其資本結構。2015年3月,日友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子公司青新公司(代號:6951)更於2023年登錄興櫃,2024年6月於創新板上市。
日友在SARS及COVID-19疫情期間,承擔台灣及北京地區醫療廢棄物處理重任,展現其專業能力與市場重要性。目前,公司在台灣擁有雲林及彰濱兩大處理廠,大陸則布局北京潤泰、運城潤泰、江蘇宿遷及日照磐岳等子公司,核准處理量分別為:雲林廠(醫療廢棄物)1,692噸/月、彰濱廠(事業廢棄物)7,500噸/月、北京(醫療廢棄物)47,450噸/年、運城(危險廢棄物)70,000噸/年、宿遷(掩埋)20,000噸/年、日照(焚化及物化)60,000噸/年。
二、營運現況與財務表現
1. 營運概況
日友在台灣及大陸的廢棄物處理業務穩健發展。2025年上半年,雲林廠稼動率達78%,彰濱廠焚化稼動率高達92%,物化及固化分別為50%及32%。大陸方面,北京潤泰稼動率約74%,運城、宿遷及日照分別為51%、39%及52%。整體稼動率穩定,但受大陸市場價格競爭影響,獲利表現未達預期。
子公司青新公司持股57.12%,專注清運業務,月處理量達20,000噸,與良衛(1,467噸/月)及正新(844噸/月)形成完整清運網絡。運城潤泰於2022年啟動試營運,2023年正式營運,營收逐年成長,但因價格競爭激烈,獲利仍承壓。宿遷潤泰以掩埋為主,採架空式填埋庫設計,確保環境安全,但受限於土地容量,處理量控制在現金流穩健範圍內。日照磐岳則因設備設計非自有,效率較低,影響溢價能力。
2. 財務表現
根據財報,2024年營業收入達36.97億元,較2023年的32.57億元成長13.5%,毛利率為42.38%,較前一年略升。2025年第二季營收9.14億元,毛利3.89億元,毛利率42.53%,惟受台幣升值影響,認列2,700萬兌換損失,導致每股盈餘(EPS)0.93元,較去年同期1.01元略降。整體而言,台灣業務(醫療及事業廢棄物)貢獻約85%營收,北京約12-13%,大陸事業廢棄物約6%。
公司股利政策維持90%以上發放率,2023年及2024年因資本工具及特別盈餘公積因素,發放率甚至超過100%。為降低匯兌風險,日友自2024年9月起推動大陸子公司債轉增資,運城及宿遷已於2025年3月及4月完成,北潤預計於2025下半年執行,預期將顯著改善財務結構。
三、核心技術與服務範圍
1. 核心技術
日友擁有焚化、物化、固化、掩埋及管理系統五大核心技術:
- 焚化:採用先進節能設施,減容性高,對有機物破壞率佳,廣泛應用於醫療及有害廢棄物處理。
- 物化:彰濱廠設有還原及中和反應系統,處理含重金屬及酸鹼廢液,實現回收用水或納管排放。
- 固化:以水泥封存廢棄物,透過DCS中控系統確保製程穩定,成品送至掩埋場。
- 掩埋:彰濱廠採分區掩埋,設雙層不透水布及滲出水收集系統,第三區預計可用6-7年,第五區新建工程已啟動,預計2026年第一季完工。
- 管理系統:自1999年起導入電子化管理系統,實現廢棄物流向即時監控,並於兩年前推行聯單無紙化,透過APP及雲端儲存取代紙本三聯單,節省每月約20萬張紙張,符合ESG趨勢。
2. 服務範圍
日友提供清運、處理及技術顧問服務,涵蓋台灣及大陸市場。在台灣,雲林廠專注醫療廢棄物,彰濱廠處理事業廢棄物,協助高科技產業解決廢棄物問題。在大陸,北京潤泰專注醫療廢棄物,運城、宿遷及日照則以危險廢棄物為主。此外,上海技術中心提供技術顧問、工程承包及設備調試服務,協助同業優化設備設計及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