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位置的酸痛,會不會是常態重複的動作引起的疲累訊號。
明明是右撇子,為什麼左肩一直酸痛起來。
後來從鏡中細看自己的動作,原來我的左邊身體一直在替位動作,簡單說我的身體是不平衡,左右不對稱的情況下,虛弱的右邊身體卻依賴左邊的肢體更用力的支撐起來。
明明右撇子是重情感的寫照,卻被我次次的無情理性批評替代每次與人相處的機會。
這完全不適合我的寫照,明明我對人的情感很豐富,這從貓狗願意主動接近我時就可以見識到。去新案件家,家中養的貓咪主動靠近,還索性坐我大腿趴下睡覺。
不過有次見到的黑貓,似乎睜眼大力想表達情緒,似乎想告訴我放鬆下來跟牠互動,不一定要發出聲音;不一定要討好的討摸,靜靜的在這裡就讓祂安心下來。
我問問Nina療癒師的說法,她指出「意識轉換」,會是我更深層刻意習慣的修正方式。
我其實懂她談起的話題,我常態觀察個案,常態與狠性的點出接觸我的對象弱點,因為我需要藉此挑出許多人的課題(人生),次次的減少我的責任額。
想起康士坦丁(基努·李維 主演),也次次強調不斷累積善的功蹟,卻不願相信上帝的信念:願意他人付出;為人犧牲。
也許。更多人知道,不斷累積功德之餘,是不是真正的「功德」,還是滿足自己的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