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Dyson 5126次失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們都熟悉愛迪生的名言:"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天才是百分之一靈感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然而,我們甚少能身體力行這句話的真諦,將那稍縱即逝的靈感轉化為堅持不懈的努力,進而實現心中的夢想。


 

當我們驚豔於 Dyson 無袋吸塵器優雅的外型及革命性的功能時,很少人知道發明者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背後付出的代價。在1979至1984年這五年近乎失業的艱困歲月裡,他經歷了5,126次失敗與改良,才終於成功製作出第5,127個原型——一台真正可行的無袋吸塵器。更令人意外的是,當時英國竟無任何一家製造商願意生產他的發明,迫使他遠赴日本尋找商機與轉機。


 

以下這段詹姆斯・戴森的奮鬥歷程,希望能激勵每一位在職場中追求理想的工作者,更勇敢地堅持內心的信念。





The Journey of 5,126 Failures( 五千一百二十六次失敗的旅程)

 

Each day Sir James Dyson tested hand-built cyclones in a dusty workshop, often covered in debris and sinking deeper into debt. His wife, Deirdre, who is a painter and later became a successful designer (particularly of carpets), supported the household financially through her work. Dyson himself has said openly that without her, he could not have carried on with his experiments. Dyson described the process not as a flash of genius, but as relentless trial-and-error driven by obsession and curiosity.

(中譯:每天詹姆斯・戴森爵士都在滿佈灰塵的簡陋工作坊中手工測試旋風分離裝置,身上經常沾滿粉塵,債務也日益加重。他的妻子 Deirdre 是一位畫家,後來成為成功的設計師(特別是在地毯設計方面)。當時主要由她來支撐家計。戴森本人也坦言,如果沒有妻子的支持,他無法繼續實驗。戴森後來回憶這段歷程時說道,這絕非靈光乍現的天才時刻,而是由執著與好奇心所驅動的無數次試驗與錯誤。)


 

Inspired by a sawmill’s cyclone system, Dyson aimed to eliminate the loss of suction caused by clogged vacuum bags. Between 1979 and 1984, he endured a grueling journey of invention, building 5,126 failed prototypes of his bagless vacuum cleaner before finally cracking the design with prototype 5,127.

(中譯:受到鋸木廠旋風分離系統的啟發,戴森決心解決傳統吸塵器因集塵袋堵塞而導致吸力下降的老問題——這個困擾傳統清潔設備數十年的難題。在1979年至1984年間,他歷經發明路上的艱辛歲月,打造了5,126個失敗的原型,才終於在第5,127個原型上獲得成功。)


 




From Rejection to Recognition (從拒絕到認可)

 

Despite his breakthrough, British manufacturers uniformly rejected Dyson's invention. They were skeptical of its unconventional design and, more importantly, feared it would disrupt the highly profitable vacuum bag replacement market—a classic case of established industries resisting innovation that threatens their revenue streams.

(中譯:儘管取得了技術突破,英國製造商卻一致拒絕戴森的發明。他們不僅質疑這種非傳統設計,更重要的是擔心會破壞利潤豐厚的吸塵袋替換市場——這是既有產業抗拒可能威脅其收入來源創新的典型案例。)


 

In stark contrast, 1980s Japan embraced innovation and design-forward products with open arms. Dyson licensed his "G-Force" design to Apex Inc., and in 1986, it launched in Japan as a distinctive hot-pink, high-end vacuum cleaner that could double as a tabletop, retailing for approximately $2,000.

(中譯:相較之下,1980年代的日本對創新與設計導向產品充滿熱情。戴森將「G-Force」授權給 Apex 公司,並於1986年在日本推出這款吸塵器——一台亮粉紅色、可當桌子的高端機型,售價約2,000美元。)


 

"G-Force" became a status symbol and won the 1991 International Design Fair prize—a validation that helped Dyson eventually launch his own company in the UK in 1993.

(中譯:「G-Force」迅速成為身份象徵,並在1991年榮獲國際設計博覽會大獎,這項肯定也為戴森日後於1993年在英國創立自己的公司奠定了基礎。)


 




深度反思

戴森的故事告訴我們幾個重要啟示:

1. 堅持的力量 - 5,126次失敗並非終點,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2. 跨文化視野 - 當本土市場拒絕創新時,國際市場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機會

3. 設計的價值 - 優秀的設計能夠超越文化和地理界限,獲得全球認可



 

The success story of Sir James Dyson serves as a masterclass in perseverance, cross-cultural opportunity, and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design. His journey from 5,126 failures to global recognition proves that Edison's famous quote isn't merely inspirational rhetoric—it's a practical blueprint for turning dreams into reality.

(中譯:詹姆斯・戴森爵士的成功故事是堅持不懈、跨文化機遇與設計變革力量的完美典範。他從5,126次失敗到全球認可的歷程證明,愛迪生的名言不僅僅是勵志口號,更是將夢想化為現實的實用藍圖。)





 

致每一位追夢者: 當你面臨挫折與質疑時,記住戴森的故事。也許你的第5,127次嘗試,就是改變一切的關鍵時刻。


圖片創作:Copilot

 

圖片創作:Copilot

圖片創作:Copilot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nymag.com/vindicated/2016/11/james-dyson-on-5-126-vacuums-that-didnt-work-and-1-that-did.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893991/How-took-5-126-failures-created-ultimate-vacuum-cleaner-Inventor-JAMES-DYSON.html

https://www.modip.ac.uk/exhibitions/spotlight/spotlight-companies/dys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nny Hsu的沙龍
269會員
350內容數
Jenny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每日閱讀英文新聞,是保持及增進英文實力最經濟實惠方法。閱讀以下擷取於美國彭博社新聞網站有關聯準會可能降息的英文新聞,可以幫助你學習subject (動詞), unprecedented等十四個TOEIC金色證照(860-990分)詞彙的用法。
Thumbnail
2025/08/24
每日閱讀英文新聞,是保持及增進英文實力最經濟實惠方法。閱讀以下擷取於美國彭博社新聞網站有關聯準會可能降息的英文新聞,可以幫助你學習subject (動詞), unprecedented等十四個TOEIC金色證照(860-990分)詞彙的用法。
Thumbnail
2025/08/23
在你的經驗中,16:8間歇性斷食法是否曾帶來不良副作用?其實,許多人以為間歇性斷食是現代健康潮流,但追溯歷史,它早已存在於不同文化與宗教傳統之中。以下將介紹其起源與常見方法。
Thumbnail
2025/08/23
在你的經驗中,16:8間歇性斷食法是否曾帶來不良副作用?其實,許多人以為間歇性斷食是現代健康潮流,但追溯歷史,它早已存在於不同文化與宗教傳統之中。以下將介紹其起源與常見方法。
Thumbnail
2025/08/23
你今天去公民投票了嗎?你是否知道,在台灣我們所熟悉的「公投制度」,其實在美國憲法中並沒有設置全國性公投的機制?在美國,公投主要發生在州與地方層級,其頻率則取決於各州憲法與法律的規定。
Thumbnail
2025/08/23
你今天去公民投票了嗎?你是否知道,在台灣我們所熟悉的「公投制度」,其實在美國憲法中並沒有設置全國性公投的機制?在美國,公投主要發生在州與地方層級,其頻率則取決於各州憲法與法律的規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透過「習慣養成」來提升實力,每天穩定成長1%能成為No.1! 大家都非天才,但能透過努力發展出獨特優勢,準確掌握逆勢突圍契機。
Thumbnail
透過「習慣養成」來提升實力,每天穩定成長1%能成為No.1! 大家都非天才,但能透過努力發展出獨特優勢,準確掌握逆勢突圍契機。
Thumbnail
最聰明的未必會成功,成功的是最有彈性的人。 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你沒辦法事先將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唯有在回顧時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聯,所以你必須相信眼前的這些有朝一日會以某種形式被串聯起來。
Thumbnail
最聰明的未必會成功,成功的是最有彈性的人。 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你沒辦法事先將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唯有在回顧時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聯,所以你必須相信眼前的這些有朝一日會以某種形式被串聯起來。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有些成功人士的特質與習慣,你是可以複製學習,然後內化變成自己的功力的,你知道嗎?為何大多數人常常失敗,有沒有一套行動致勝的好方法呢?來,今天石頭哥就分享給你,我慣用的技巧吧!
Thumbnail
有些成功人士的特質與習慣,你是可以複製學習,然後內化變成自己的功力的,你知道嗎?為何大多數人常常失敗,有沒有一套行動致勝的好方法呢?來,今天石頭哥就分享給你,我慣用的技巧吧!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成功者的好習慣-樂於重複 做到堅持>|閱讀筆記 我們為何做不到? 目標模糊→深化、內心擁有強烈慾望去完成 目標經常在更換→一次一個就夠了 過程枯燥→分割目標,給自己獎賞 幸福人生的課 Step 1.寫下願景單:人事時地物(5W1H) Step 2.重複想像計數:一個動作重複21次就會
Thumbnail
<成功者的好習慣-樂於重複 做到堅持>|閱讀筆記 我們為何做不到? 目標模糊→深化、內心擁有強烈慾望去完成 目標經常在更換→一次一個就夠了 過程枯燥→分割目標,給自己獎賞 幸福人生的課 Step 1.寫下願景單:人事時地物(5W1H) Step 2.重複想像計數:一個動作重複21次就會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