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跨能致勝》

raw-image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人才】

當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人人只能管窺一隅,有些領域無疑需要老虎伍茲這樣及早起步的人,這樣專心致志的人。

但我們也需要更多費德勒: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的人才。

 

【多元】

許多研究顯示,在科技領域提出創新發明的人往往多方涉獵與投入,主動捨棄深度而取廣度,從而提升創意,不像其他人只專攻一個領域。

另一項藝術創新的研究,結論幾乎一模一樣。

 

【觸類旁通】

現代工作需要觸類旁通,把知識應用到新的狀況和領域。

我們最根本的思維程序已然改變,以期因應日益複雜的世界,不只依賴舊模式,還得推導新模式。

概念分類帶來彈性,把知識靈活運用。

一項涵蓋七個工業化國家數千位成人的研究發現,現代工作需自主解決問題,接觸變動挑戰,於是帶來「認知彈性」。

如同弗林明確指出的,這不代表頭腦先天比上一世代更聰明,而是實用的眼光退位,由概念分類的眼光取而代之。

即使在現今,有些宗教團體雖然接觸現代概念,卻大力固守傳統,不准女性投入現代工作,結果男性成員比較顯出弗林效應的影響,女性則遲未提升,沒有跟上腳步。

與現代世界的接觸,能促進複雜問題的因應能力,表現出高度彈性,智識範圍擴大。

 

【更符合的選項】

寫過數本探討職涯大作的美國行銷大師賽斯,高汀 (Seth Godin),就曾寫過一本書來駁斥「放棄非贏家」這個觀點。

高汀認為所謂「贏家」,也就是那些在各自領域達到頂端成就的人,通常會在他們發現計畫無法確切執行,或苗頭不對時就儘速退場。

他寫道,當我們遲遲「沒膽斷然放棄,就會失敗」。

高汀並非主張遇到困難放棄就好。

不屈不撓可是長久奮鬥的競爭優勢,但知道何時該退出更是一項強大的戰略優勢。

因此,任何人在放手一搏之前,都應該先訂好放棄的條件。

他說,重要的竅門是,能了解轉變只是單純的無法堅持,還是敏銳地察覺有更符合的選項。

 

【結論】

在你的生涯之旅與規畫中,要像米開朗基羅面對一塊大理石時一樣,願意不停學習並隨時調整,甚至在有所需要時、放棄先前的目標並改變方向。

研究從技術創新到漫畫創作領域的創作者報告顯示,擁有各式專家的團隊也無法完全取代跨能人才的個人貢獻。

即使離開職場或一整個產業,你的經驗也都不是種浪費。

最後,請記住,專業化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

在某個時間點,我們都會只專攻一個學位。

在無數領域進行過的研究皆顯示,蜿蜒曲折的思維與個人經歷是力量的泉源,而贏在起跑點這件事被過度高估了。

正如一個世紀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溫德爾·霍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在交流思想時寫下:「這是個實驗,人的一生就是個實驗(It is an experiment, as all life is an experiment) 。

 

~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環境科學和新聞學碩士,曾擔任《ProPublica》採訪記者和《運動畫刊》的資深寫手。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博客來書店購買《跨能致勝》】

【金石堂書店購買《跨能致勝》】


 

#跨能致勝 # Range #迷思 #成功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330會員
1.9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不便利的便利店思量著為什麼圍繞著親情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因最緊密的關係而說不出口的話好多,從隱忍的情緒中得到傷害,永遠是東方文化難解的問題。我們必須一直去談它,感受它如何影響自我,再倚靠找到的力量從泥淖中起身,我們終究有辦法將那些感覺更具體地說出來並得以釋放。
Thumbnail
avatar
YaZ * 愛寫筆記的社畜
2024-04-26
【閱讀筆記】下個10000小時,你打算怎樣過?這篇文章主要關於對未來的思索,包括改變方向、時間管理、生活方法、人生規劃等,提供了許多啟發人心的句子和引導,希望能幫助讀者在人生思考上有所啟發。
avatar
卡尼多
2024-04-24
肯尼閱讀筆記(領導管理) @ 最後吃,才是真領導:創造跨世代溝通合作的零內鬨團隊本書的作者是TED超過4千萬人跟隨的超人氣激勵演說家賽門‧西奈克,其以「安全圈(Circle of Safety)」概念分析當今企業最常見的領導與企業文化問題。最能激勵千禧世代員工全力以赴的關鍵因素,其實是人類最原始但卻經常被忽略的需求「給予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建立互信與歸屬感。
Thumbnail
avatar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2023-10-11
《告別菜尾世代》閱讀筆記:勇於跨出舒適圈,創造不同的可能性跳脫罐頭人生 我們從小到大可能被灌輸,好好讀書就能獲得好工作,我們就一路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然後工作或讀研究所,這幾乎是大部分人的人生公式。但當我們踏入社會之後,卻迷失在道路上,可能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我們害怕著未來,對未來徬徨無措,對於真正想要的仍然感到茫然。
Thumbnail
avatar
Chris | 超閱者
2022-09-05
【閱讀筆記】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透過跨能致勝你再也不會有跨領域的困擾,因為跨能致勝就是為了跨領域而生的一本書。書中透過不同領域的案例,告訴我們為何要跨域與跨域重要性,相對於量化學習的刻意練習,這本書更多是從學習的品質與多元性出發,你會知道你不一定是要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但不可以不是跨領域的行家。
Thumbnail
avatar
Hank,資產累積之路
2022-09-04
【閱讀筆記|只能是給予者嗎?選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書介裡指出:「格蘭特教授在書中透過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以強而有力的論證說明『給予者最有力量』的道理,並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鎖鑰在於『謙遜』和『柔軟』。」 似乎揭示了想要成為「人中之龍」或「上等人」,成為「給予者」是讀者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avatar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2-01-26
閱讀筆記: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下)在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將整理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以及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21-06-24
閱讀筆記: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上)提到「藝術治療」時,你是否跟我一樣,莫名地自動將「藝術=繪畫」,也覺得能用畫來評估一個人的狀態很酷,然而,這些觀念在讀了「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有了不同的翻轉,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治療?藝術治療在做些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21-06-15
閱讀筆記|跨能致勝: 多元涉獵與跨領域思考,頂尖大師更像是把瑞士刀職場上,總是提到要培養一技之長,成為專家,展現價值,才能往上晉升。最好職業生涯從事的工作彼此相關,延續每一段工作經驗。如果是一個做不久就不斷跳槽,而且產業別間又沒有太大的關連,在人資的眼中,絕對是不適合的求職者。但是世界的頂尖成功人士,真的是按照這個套路發展的嗎?
Thumbnail
avatar
羅波尼
2021-04-07
閱讀筆記|給初學者的全方位 UI/UX 指南!這次要來介紹的《打造成功 UI/UX 的 50 個關鍵》,非常適合「完全零基礎」的初學者,想轉職介面設計師,卻苦惱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你,趕快來看看吧!
Thumbnail
avatar
Chris Peng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