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者|沐沐
有一段從戀人到婚姻的感情,讓我驚覺——
有些人會用「愛」的名義,去束縛他人的發展。
表面上是愛,底下卻藏著勒索與控制。
當我逐漸讓渡自我、迎合對方的期待,愛變成了權力的交換。
我以為那是甜蜜的依附,其實早已走進鳥籠,戴上枷鎖。
關於沐沐:
那天,律師對我說:恭喜妳恢復單身|第一章
一、初戀的起點:他讓我覺得被看見
那時我大三,正處於對未來迷茫的階段。而他——小精靈(後續外遇的前夫)——比我年長六歲, 是個說話溫柔、談未來談理想的人。
他在準備國考,我們常常電話裡互相鼓勵、一起讀書。
在那段時期,我以為「共同努力」是愛的樣子。
有一次他對我說:
「我希望我們的小孩未來要比我強,要會八國語言。我想要找家教。你會日文,到時就由妳教他。 我不希望他選沒前途的學校或科系,性向也不能是同性戀。」
我愣住了。
我說:「小孩是自由的,你無法強迫他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你也是被父母強迫過來的人,為什麼要讓孩子重複同樣的痛苦?」
他沉默了。電話另一頭只剩下筆翻頁的聲音。
二、被包裝成愛的控制
人們常說:「愛有很多形式。」但我後來明白——愛的動機,也有很多種。
愛可以是一句「我喜歡你」、一份禮物、一頓晚餐。
也可以是一句看似關心的命令:「妳這樣做比較好吧?」
小精靈希望孩子不要委屈,也希望那個孩子能替他補上「年少不得志」的缺口。
那份期待聽起來很合理,但卻漸漸滲入他對我人生的控制裡。
三、夢想的碰撞
有一次我們在牧場散步,我跟他聊到未來想從事的工作。
沒想到他皺起眉頭說:
「妳選這樣的工作,讓我覺得妳沒有誠意和我走下去。薪水太低,未來怎麼一起存錢?妳是不是不想跟我過日子?」
我回家後,真的開始懷疑自己。
拿著紙筆計算薪資與支出,想要證明我有「誠意」。
幾天後我又鼓起勇氣討論:
「我可以在家住、存錢再跳槽,為什麼不行呢?」
他回:「如果妳住我家,就不用花錢啊? 我很想娶妳,
妳是第一個來我家會主動幫忙做家事的人。」
我說:「我幫忙是因為不想你在家裡太累,可以有體驗陪伴我,不代表我喜歡家務。如果要一起生活,我們可以合租。」
他撒嬌地說:「不要啦,合租還要給房東錢,好不好嘛?」
我拗不過他。
於是,我搬進了他家。 那是我人生裡,最後悔的一次選擇。
四、事後回望
我曾以為愛是包容、是妥協。
但現在我明白,真正的愛,會讓人擁有自由與選擇權。
那段感情讓我學會辨識「假裝溫柔的控制」,
也讓我知道:有些枷鎖,不是鐵鍊,而是對方的語氣、情緒與沉默。
我投稿這些文字,不是為了責怪誰,
而是為了提醒自己: 下次,當愛讓我失去自己,那就不值得。
結語
我是諾瓦爾,將大家的坎坷用文字書寫,給所有在愛裡迷失的人。
我們都曾在愛裡迷路,以為只要更懂事、更體貼,就能被好好對待。
但真正值得的愛,不需要你犧牲自己去換取安穩。
願你在被辜負的地方重新長出力量,
願你在理解自己的那一刻,學會勇敢離開錯的溫柔。
請記得——你不是被誰拯救才會幸福,
而是當你開始選擇自己的那一瞬間,幸福才真正開始。
沐沐的故事跨越了多項議題,我會慢慢的將每一樣寫出來。
歡迎把你的故事投稿給我,也許你的一段經歷,能照亮另一個人的黑夜。
✉️ 投稿信箱/私訊連結:noirvocus@gmail.com
更多文章|搜尋「諾瓦爾的生活交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