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展覽】未來-自然共生・何理創作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臺灣旅遊・展覽】

raw-image

【未來-自然共生・何理創作展】

跨領域藝術裝置工作室何理互動(WHYIXD),挑戰現代工藝技術、實驗新時代媒材和跨領域間的合作,探索新媒體裝置的可能性。

透過「未來-自然共生」展覽,深刻提問:「當科技日益介入生活、感知被數位資訊包覆,我們是否已逐漸喪失與自然連結的能力?」

raw-image

此次「未來-自然共生」展覽,透過程式演算法、即時環境數據與動力結構,把風、光、植物、城市的元素轉化成可以被感知的經驗,試圖透過創作身體真正「感覺到」自然的節奏與呼吸。

常看展覽的人,應該會對此次展覽的作品感覺很熟悉,例如〈扉花:生命〉和〈海境:基隆〉作品,個人就曾在別的展覽看過幾次。

展覽作品總共只有5件,數量不多,相對來說作品與作品之間,也比較有充足的展示空間,算是好事。

raw-image
raw-image

【未來-自然共生・何理創作展】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5/10/03

raw-image


#未來自然共生 #何理 #WHYIXD

#藝術 #藝文 #藝文活動 #藝文展覽

#展覽 #台北展覽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臺灣旅遊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7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光影匠心—黃發錦原創油畫展】 藝術家黃發錦將來自台灣風景與人文的靈感,藉由調色刀描繪,展現獨特筆觸的作品。 從山海壯麗到街角巷弄風情,透過「光影匠心」展覽,令觀者感受細膩的光影層次與色彩對比。
Thumbnail
2025/08/14
【光影匠心—黃發錦原創油畫展】 藝術家黃發錦將來自台灣風景與人文的靈感,藉由調色刀描繪,展現獨特筆觸的作品。 從山海壯麗到街角巷弄風情,透過「光影匠心」展覽,令觀者感受細膩的光影層次與色彩對比。
Thumbnail
2025/08/11
【流浪神獸之家・梁佑華創作展】 充滿怪誕與想像力的陶藝展覽,一個又一個的神獸,展現異世界的奇幻之風。 藝術家梁佑華創作的神獸,每隻都有名字、故事與個性,探索神獸在人類世界中的流浪與定位。
Thumbnail
2025/08/11
【流浪神獸之家・梁佑華創作展】 充滿怪誕與想像力的陶藝展覽,一個又一個的神獸,展現異世界的奇幻之風。 藝術家梁佑華創作的神獸,每隻都有名字、故事與個性,探索神獸在人類世界中的流浪與定位。
Thumbnail
2025/08/04
【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 展覽集結日本待夢藝術空間的五位風格鮮明的日本藝術家—HISATO、万凛、IWACO、水島太郎和朝井颯志,以各自獨特的視覺語言,將夢境具象化為身體、面孔與角色。
Thumbnail
2025/08/04
【夢與軀殼:在美與怪之間】 展覽集結日本待夢藝術空間的五位風格鮮明的日本藝術家—HISATO、万凛、IWACO、水島太郎和朝井颯志,以各自獨特的視覺語言,將夢境具象化為身體、面孔與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當生成式藝術及其展覽所耗費的材料被認定為非藝術後,面對「生成式創作是不是藝術?」的質問,或許,該給出否定的答案。可拋棄並無限次地再製的特性,令每次生成出的內容都是廢棄物,都不是藝術,卻也因此,在美術館內起到過往作品無法達到的成效——將藝術從美感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當生成式藝術及其展覽所耗費的材料被認定為非藝術後,面對「生成式創作是不是藝術?」的質問,或許,該給出否定的答案。可拋棄並無限次地再製的特性,令每次生成出的內容都是廢棄物,都不是藝術,卻也因此,在美術館內起到過往作品無法達到的成效——將藝術從美感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讚誇?珍惜?破壞? 大自然生態系 自體的生態系 可也保之如常? 道德的生態系 誰將與共維繫?
Thumbnail
讚誇?珍惜?破壞? 大自然生態系 自體的生態系 可也保之如常? 道德的生態系 誰將與共維繫?
Thumbnail
破繭而出的蝴蝶像標本般被永恆地固定於展牆上,似乎印證了人類文明的短瞬即逝,又象徵自然生命的循環,當代文明中,所有個體都週而復始地重道覆轍。此展作為一個「啟示錄」,通過紀錄當下,向所有觀眾警惕未來。
Thumbnail
破繭而出的蝴蝶像標本般被永恆地固定於展牆上,似乎印證了人類文明的短瞬即逝,又象徵自然生命的循環,當代文明中,所有個體都週而復始地重道覆轍。此展作為一個「啟示錄」,通過紀錄當下,向所有觀眾警惕未來。
Thumbnail
  講者: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武昌(師大英語系兼任教授)、劉怡君(政大英語系副教授)、張心瑜(臺大外文系助理教授)、何萬順(東海外文系講座教授)時間:2023.12.1   1.為何學外文:被迫(殖民)、需要(現代化)、了解世界(沈惟敬)、隨時代演進而改變。   
Thumbnail
  講者: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武昌(師大英語系兼任教授)、劉怡君(政大英語系副教授)、張心瑜(臺大外文系助理教授)、何萬順(東海外文系講座教授)時間:2023.12.1   1.為何學外文:被迫(殖民)、需要(現代化)、了解世界(沈惟敬)、隨時代演進而改變。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