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未來:新時代的外語政策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閱讀而非口語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語言不是工具而是意識的塑造者 #語言不只為生存更是為創造 #我國並無法定官方語言

#閱讀而非口語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語言不是工具而是意識的塑造者 #語言不只為生存更是為創造 #我國並無法定官方語言

新加坡不能說的秘密

新加坡不能說的秘密

raw-image


  講者: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武昌(師大英語系兼任教授)、劉怡君(政大英語系副教授)、張心瑜(臺大外文系助理教授)、何萬順(東海外文系講座教授)時間:2023.12.1


  1.為何學外文:被迫(殖民)、需要(現代化)、了解世界(沈惟敬)、隨時代演進而改變。


  2.政策是為每個人而非個人:不涉及個人天份、興趣、生涯規劃。國家與個人得失是一體兩面。


  3.政策的考量:政策是否具未來性、目標為何、如何達成、有何理論基礎、可參考的標竿國家、需付出的代價等。其中第一點的未來性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其他考量則是次要的、衍伸的。


  4.迷思:語言是工具、英語是高競爭力的根本、雙語(多語)很容易、第一語言不用學、語言不需要天份、沉浸式教學可提升英文能力。


  5.雙語國家政策的核心:全英語教學(EIM)。然而,並未探討學多少才夠?犧牲多少來學英語?的問題。


  6.絕大部分以全英語授課之國家的結果:認同混亂、階級固化、菁英統治、城鄉拉大、競爭力弱、創造力差、文化膚淺、人才匱乏、人才外流、國家積弱。


  7.雙語國家政策政策目標一:國際移動力。然而,菲律賓英語很強,卻成為外銷勞工、外包中心,且國際IQ排名很低。


  8.雙語國家政策政策目標二:競爭力。然而,競爭力的來源是閱讀,而非口語,透過閱讀思考、學習新知、產生創造力才是競爭力的來源。


  9.新加坡早已放棄雙語兼優,1979《吳慶瑞報告》:花14年調查得出多數學生無法兼顧兩種語言。最後放棄母語(華、馬、坦),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10.第一語言沉淪:如困難的概念用英語,低階語言用中文。無法用中文高階思考,中文逐漸被淘汰。新加坡本地人士從事高階管理的比例很少,反需從外國引進高階人才。


  11.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從非英語國家便英語國家:愛爾蘭。被英國殖民850年,與英國人混血、地理位置近。


  12.語言與思考:語言就像漁網,越密能捕到越多魚。語言越細膩,思考越精密。透過語言從吸收知識、幫助表達、形塑價值、傳承文化。


  13.未來只有兩種人,使用AI跟被AI使用的人。如何不被取代?創意使用AI(知識吸收力、批判思考力、想像創造力)。


  14.手機同步翻譯,學習外語對一般人需求降低(學英語的趨勢將降低)。


  15.未來外語人才的功能:維持最即時的國際溝通,系統性的介紹外國文化文學哲學,培養想像與創造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般認為學英語能增加國際移動力,事實上,相較於資本與貨物,人力的移動是最慢、最少的。其中,高技術,如台積電的員工不需要說英語、不需要移動。相反的,移動的多是低技能、非技術的勞動力。


  隨著AI與科技的發展,學語言變得越來越容易,然而,學語言的動機卻變得越來越稀少,而邁向專業化,而非普及化。政策有利有弊,目前雙語國家政策的目的與內涵仍然空泛,甚至已淪為政治的顏色的標籤,而難有理性討論的空間,此論壇實屬難得。


  語言政策必須放在更大的文化脈絡下思考,因為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更是人們思考的媒介。思考離不開語言,語言與如何思考息息相關。文化主體性亦根植於語言,當雙語政策將引發雙語的同時衰退,連帶將導致文化的衰退,這是我們想要的未外來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看見未來:新時代的外語政策 | 高峰論壇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71會員
673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Thumbnail
如果文學只是要有所啟發的話,不要說周星馳,魯夫跟櫻木花道可真的比國文課要明白易懂多了。
Thumbnail
如果文學只是要有所啟發的話,不要說周星馳,魯夫跟櫻木花道可真的比國文課要明白易懂多了。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講者: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武昌(師大英語系兼任教授)、劉怡君(政大英語系副教授)、張心瑜(臺大外文系助理教授)、何萬順(東海外文系講座教授)時間:2023.12.1   1.為何學外文:被迫(殖民)、需要(現代化)、了解世界(沈惟敬)、隨時代演進而改變。   
Thumbnail
  講者:廖咸浩(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武昌(師大英語系兼任教授)、劉怡君(政大英語系副教授)、張心瑜(臺大外文系助理教授)、何萬順(東海外文系講座教授)時間:2023.12.1   1.為何學外文:被迫(殖民)、需要(現代化)、了解世界(沈惟敬)、隨時代演進而改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