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打卡機發出清脆的「嗶——」聲。
那聲音像在提醒你,要進入迴圈世界。
走進辦公室,螢幕亮起、咖啡冒著熱氣、滑鼠點擊聲此起彼落,你忽然覺得,人生是不是就這樣了?上班、下班,重複無限,無法改變。
但改變,其實一直都在發生,只是我們太習慣,沒有察覺。
不要擔心,這篇文章絕對讓你對於變這個字,有了新的衝擊,衝進你的生活裡面。
最近在podcase聽到了對於變這個詞,如何理解並用在人生當中,相當實用的觀點。以下分成四個部分。
改變,是一種常態
還記得某天早上,你走出家門,陽光燦爛,連心情都變得輕快。
到了下午,卻突然烏雲密布,大雨傾盆,冷冷的冰雨拍打在臉上,打亂了所有計畫。
那一刻,你不得不承認:世界隨時都在改變,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有些改變是不易察覺。
就像某一天,你注意到爸爸走路開始駝背,媽媽的黑髮裡多了幾縷白絲。這些變化不是突然發生,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等你察覺時,心裡只剩一句感慨:時間過得真快。
還有些改變,是突如其來的。
地震的搖晃、海嘯的巨響、新冠疫情的爆發,讓你根本沒有準備的餘地。這就是瞬息萬變。
應變,是我們的天性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適應。
幼稚園到小學,你害怕新環境,但最後還是交到了朋友;小學到國中,你一開始不適應課業壓力,最後也漸漸上手。這就是應變的能力。
想改變自己呢?其實也是同一個道理。
一個想成為射手的球員,會一次又一次地投籃,修正姿勢,記錄命中率。每一顆球,都是對「不準」的應變。久而久之,他就成了那個大家仰望的神射手。
我們天生會適應,所以改變自己,能有多難。
蛻變,是改變後的升華
蛻變的過程往往伴隨著痛苦與掙扎。
但當你回頭看,會發現自己已經走得比想像中更遠。
你學會了在逆境裡找到路,學會了接受無法掌控的事,也學會了在變化中長出新力量。
這就是蛻變——你不再只是被動接受改變,而是能主動駕馭它,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變與不變-道可道,非常道
變,是常態。
不變,是本質。
抓住那不變的道,讓生活中活出非常道。
老師每天在課堂上講解相同的知識,看似二十年如一日。
但當他教過八百個學生,當這些學生散落社會各角落,影響力早已深遠。以為「沒變」,其實「一直都在變」。
疫情襲來,科技顛覆,我們誰都無法阻止世界不斷改變。
但有一件事不會改變——人類對生存的渴望,對幸福的追求。抓住這份「不變」,你就能在變化中找到方向。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送給你:
變即是不變;不變即是變。
如果你能在改變裡找到應變的方式,你就已經在蛻變。
那麼,你最近最想改變、最想蛻變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