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文學、長於電影、邁向永恆:回顧大銀幕上的科學怪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原文刊載於「電影神搜」)

在文學作品改編的恐怖片裡,應該沒有任何作品比科學怪人的歷史更久遠。早在1910年,愛迪生的電影公司就以十五分鐘的默片《科學怪人》讓世人大開眼界,這讓科學怪人電影的漫漫長路,幾乎與電影的發展史並駕齊驅。

這一世紀間,觀眾對科學怪人最鮮明的記憶,恐怕仍停留在英國演員鮑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身材高大、面無表情,頸部以上佈滿鋼釘、電極與疤痕的造型,銀幕上的科學怪人至今仍不斷地尋找自己的真正面貌,就像原著小說裡被創造者拋棄的人造怪物。而卡洛夫版科學怪人的成功,可說是重要的分水嶺。它為流行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註定讓原作者瑪麗.雪萊與她的創造物分道揚鑣。

研究《科學怪人》文化史的作家蘇珊泰勒希區考克(Susan Tyler Hitchcock)曾在書中認為,詹姆斯.惠爾(James Whale)在1931年與卡洛夫合作的經典恐怖電影《科學怪人》締造了「最好,也最糟的時代」。這部作品成為科學怪人電影的指標,即使是打著回歸經典口號的野心之作《瑪麗雪萊之科學怪人》(1994)也不自覺的模仿了惠爾的場景設計。但諷刺的是,它雖帶動重溫原著的熱潮,卻捨棄小說的複雜善惡觀,將科學怪人塑造成愚鈍的怪物。在電影宣傳的影響下,怪物製造者法蘭肯斯坦(Frankenstein)也莫名其妙地變成怪物的代稱。

這觀點其實不見得公允。惠爾、卡洛夫與特效化妝師傑克皮爾斯(Jack Pierce)或許忽略了原作裡怪物不見容於天地的永恆悲悵,卻仍試圖從小說的文字裡挖掘出新的寶藏。皮爾斯以解剖學的角度假想當時的開腦技術,替科學怪人設計了蓋狀的方形頭頂。卡洛夫刪除怪物在小說裡的獨白,使它與人類的分界線更為曖昧。惠爾則為故事保留偌大的想像空間,讓觀眾困惑怪物的惡行是出於無知,還是那顆取自罪犯的大腦。

科學怪人僵硬的表情及厚重的化妝,嚇退不少演員(包括以飾演德古拉聞名的貝拉.盧戈西),卡洛夫卻以近乎狂熱的敬業精神,以有限的肢體語言駕馭怪物令人同情又恐懼的二重性格。他談論角色的口吻,彷彿化身賦予怪物生命的科學家。當環球公司要求續集《科學怪人的新娘》給怪物添加對白時,卡洛夫的回應是「這樣怪物就死了,我也死了。」這饒富趣味的一聲無奈,意外地影射了小說裡創造者與創造物宛若鏡像的共生關係。

然而,對環球公司來說,更具人性的科學怪人是勢在必行。拍了七部續集的《科學怪人》在大蕭條年代一路長紅,成為環球公司最賣座的電影怪物。自第三集《科學怪人之子》以來,科學怪人逐漸切斷與小說人物的臍帶,從人人喊打的復仇怪物,變成有著獨立個性的類人角色。卡洛夫退出系列後,後繼者們(貝拉.盧戈西最後還是簽下了片約)也試著在表演中加入不少喜劇色彩,使科學怪人更像是喜怒無常的反英雄。它會報復傷害它的人,也會保護盟友。當科學怪人與其他電影怪物正面交鋒時,它總被放在守護者的位置上。至今我們仍能在《凡赫辛》、《科學怪人:屠魔大戰》等片看到類似的形象。

 此外,電視節目與漫畫的推波助瀾,讓電影界開始意識到科學怪人的喜劇潛力。如《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stein)與《校園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The College Years)等片都大肆嘲諷電影公式,並利用觀眾對科學怪人智能的刻版印象,在結尾安排令人捧腹的大逆轉。不過原著裡的怪物遠比電影聰慧許多,使這種看似「創新」的安排也成了另類的「復古」。

 另一方面,科學怪人也不免俗的成為社會議題的鏡子。1965年的《科學怪人大戰外星怪獸》(Frankenstein Meets the Space Monster)回應了美蘇太空競賽的焦慮,同年的《科學怪人對地底怪獸》則觸及尖銳的反戰與核武問題。1957年的《少年科學怪人》(I Was a Teenage Frankenstein)與1975年的《洛基恐怖秀》分別從不同時代的視角紀錄/影射新世代的躁動及狂飆。2019年的小品佳作《墮落》(Depraved)則巧妙的將科學怪人身上縫合的斷肢殘臂,引伸至美軍在中東戰場上的戰爭創傷。

當環球版科學怪人開始脫離純恐怖路線,且科學怪人電影的題材逐漸走向多元化時,英國的漢默片廠仍製作了七部科學怪人恐怖片。他們一方面大肆拆解原著,一方面卻又試圖貼近小說的古典氛圍。從結果來看,這些無論題材及黑暗尺度都令人震撼的作品,反而比環球版科學怪人更奠定了今日科學怪人恐怖片的面貌。

 舉例來說,1985年的《人造新娘》(The Bride)取材自漢默的《科學怪人創造女人》(Frankenstein Created Woman, 1967),並完全逆轉了創造者與創造物的權力關係。2015年的《現代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則結合漢默的奇想風格,與忠於小說神韻的改編,打造出近十年來最精彩的科學怪人電影之一。同年的《怪物》(Victor Frankenstein)刻意將科學怪人邊緣化,將法蘭肯斯坦與助手的關係詮釋為另類的「創造」,這層巧思不但反映創作者對漢默與環球系列的熟稔,也可說是科學怪人在這一百多年來的流浪之旅中,對這個電影類型最犀利的一次解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狼屋的電影珍奇櫃
4會員
9內容數
歡迎來到人狼屋的電影珍奇櫃,這裡會聊各種電影,台灣的電影老文獻,與各種有趣的收藏。我在「電影神搜」與其他刊物所刊登的文章也會移到這裡。
2025/08/28
許多以鬼月為主題的恐怖作品,即使對鬼月習俗的詮釋不盡相同,至少都呈現出我們熟悉的民俗活動或禁忌。此外,它們在拍出陰陽兩界交融的陰森氛圍時,也不忘描寫生者與死者間鮮明的情感聯繫。
Thumbnail
2025/08/28
許多以鬼月為主題的恐怖作品,即使對鬼月習俗的詮釋不盡相同,至少都呈現出我們熟悉的民俗活動或禁忌。此外,它們在拍出陰陽兩界交融的陰森氛圍時,也不忘描寫生者與死者間鮮明的情感聯繫。
Thumbnail
2025/08/27
許多人可能從《魔戒》或《金剛》認識導演彼得傑克森。雖然他的作品一向帶有詼諧與殘酷兼具的影像語言。不過他早期在紐西蘭製作的獨立電影其實有更多黑色幽默與血腥暴力。這次要介紹的就是他一鳴驚人的出道作《Bad Taste》(1987)。
Thumbnail
2025/08/27
許多人可能從《魔戒》或《金剛》認識導演彼得傑克森。雖然他的作品一向帶有詼諧與殘酷兼具的影像語言。不過他早期在紐西蘭製作的獨立電影其實有更多黑色幽默與血腥暴力。這次要介紹的就是他一鳴驚人的出道作《Bad Taste》(1987)。
Thumbnail
2025/08/25
第一眼見到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時,你很難聯想到砍殺電影的受害者。寇蒂斯的眼神凌厲,冷靜中帶有自信,且嗓音略微低沈,給人沈穩的安心感。這使她與演員對戲時,看起來並不像待宰的羔羊,反倒令人想起在《異形》大顯身手的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
Thumbnail
2025/08/25
第一眼見到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時,你很難聯想到砍殺電影的受害者。寇蒂斯的眼神凌厲,冷靜中帶有自信,且嗓音略微低沈,給人沈穩的安心感。這使她與演員對戲時,看起來並不像待宰的羔羊,反倒令人想起在《異形》大顯身手的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大銀幕上播放著《科學怪人》的經典橋段,重複了三次對怪物「Alive(活著)」的驚嘆聲,隨後戲院外的「龍捲風」將大銀幕整個吹飛捲走,猶如另一頭「Alive」的怪物降生於世。對於正在觀賞本片的觀眾來說,也見證了這留存於景框內的「奇觀」,真正的「Cinema」就此誕生。這頭《龍捲風暴》現身後,重新燃起大
Thumbnail
當大銀幕上播放著《科學怪人》的經典橋段,重複了三次對怪物「Alive(活著)」的驚嘆聲,隨後戲院外的「龍捲風」將大銀幕整個吹飛捲走,猶如另一頭「Alive」的怪物降生於世。對於正在觀賞本片的觀眾來說,也見證了這留存於景框內的「奇觀」,真正的「Cinema」就此誕生。這頭《龍捲風暴》現身後,重新燃起大
Thumbnail
有時在討論區會有推薦電影的話題,娛樂、勵志或刺激驚悚,有新有舊,歐美亞洲,翻閱過去筆記的同時,在電子圖書館翻到這本2005年韓國人鄭在承的《電影中有趣的科學》,是本輕鬆有趣的書,雖然他大概會被拿來蓋泡麵或是蹲馬桶用,但溫故知新外也可觀摩一下韓國影視業的出發點,在此簡單記一下書中提到的要點和素材。
Thumbnail
有時在討論區會有推薦電影的話題,娛樂、勵志或刺激驚悚,有新有舊,歐美亞洲,翻閱過去筆記的同時,在電子圖書館翻到這本2005年韓國人鄭在承的《電影中有趣的科學》,是本輕鬆有趣的書,雖然他大概會被拿來蓋泡麵或是蹲馬桶用,但溫故知新外也可觀摩一下韓國影視業的出發點,在此簡單記一下書中提到的要點和素材。
Thumbnail
1890 年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正式面世,開啟了電影娛樂模式的新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現代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電影回憶,這些電影充滿了文學、音樂、藝術等元素,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Thumbnail
1890 年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正式面世,開啟了電影娛樂模式的新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現代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電影回憶,這些電影充滿了文學、音樂、藝術等元素,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Thumbnail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名稱、分類作為一種指稱、系統化的標記,卻反倒模糊了事物的真面目;因為被某種刻板印象所惑,以致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實驗電影產生了距離,而缺乏去觀賞/參與/探究它們的意願。更別提這兩個頗具詩意的片名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Thumbnail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名稱、分類作為一種指稱、系統化的標記,卻反倒模糊了事物的真面目;因為被某種刻板印象所惑,以致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實驗電影產生了距離,而缺乏去觀賞/參與/探究它們的意願。更別提這兩個頗具詩意的片名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本篇聊聊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導演於1979年的經典電影《異形》(Alien),是部披著怪物皮的懸疑驚悚片,節奏一反常規的緩慢而冷靜,搭配擬似生物的音效,一步步勾起觀眾的心。
Thumbnail
本篇聊聊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導演於1979年的經典電影《異形》(Alien),是部披著怪物皮的懸疑驚悚片,節奏一反常規的緩慢而冷靜,搭配擬似生物的音效,一步步勾起觀眾的心。
Thumbnail
沒有比發生在親密關係的恐怖故事更恐怖的了。 你拍的不是你要拍的電影,你拍的是需要你拍的電影。 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反抗。你必須反抗你的家人。你必須不聽從電影學校的老師。你必須不遵守傳統。
Thumbnail
沒有比發生在親密關係的恐怖故事更恐怖的了。 你拍的不是你要拍的電影,你拍的是需要你拍的電影。 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反抗。你必須反抗你的家人。你必須不聽從電影學校的老師。你必須不遵守傳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