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物的追尋+待以名之的事物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到底有多可怕?名稱、分類作為一種指稱、系統化的標記,卻反倒模糊了事物的真面目;因為被某種刻板印象所惑,以致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實驗電影產生了距離,而缺乏去觀賞/參與/探究它們的意願。更別提這兩個頗具詩意的片名帶來雪上加霜的效果。

  觀看這兩部短片的過程,就像是一種對「實驗電影」(物)的追尋,普通觀眾如我,能不能以一種新的心,給這類型一個「正名」的機會─採取更為寬闊的態度,而不被特定的名稱框限住。還真是電影內涵v.s.片名v.s.觀賞的這個動作的多重趣味。

raw-image

物的追尋

  告訴你這部片有多可怕。

  全片都是行走樹林間的平移、仰角、zoom in、失焦鏡頭。夾雜著不同海拔、日夜的鳥聲、蟲鳴、環境音(這還是座談時熱愛自然的李泳泉老師告訴大家的,不然應該很少人能精明的發現…),以及兩段巴哈風格的大鍵琴效果配樂。片長整整二十分鐘。

  1.習慣劇情片邏輯的人,被這樣逼迫凝視如此不經意的日常,心裡恐怕是慌亂的,從一開始的一頭霧水直到內心不斷murmur還有完沒完還有完沒完還有完…最後因為個人不同的經歷、鍛鍊、學養,終究發展出自己理解的脈絡。2.而對訓練有素的電影科班生或觀影經驗老道的人而言,則可能產生更多的質疑:早已不再新鮮、似乎就只是使用基礎技巧,本片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我本來就覺得詮釋是很多面的,各人的理解都是種私人過程,又或者這麼說,反正對創作者的原本意圖不過都是種誤讀,於是在這類沒有敘事脈絡框限的作品中,詮釋變得更加自由;何況導演本人對各式解讀相當歡迎。於是有人感動於被提醒了我們太容易忽略的美好,有人卻覺得彷彿快被大自然吞沒般想要逃走。以上皆是。

  而屬於我的脈絡是:或許受到了電影標題的暗示,那些走在林間的片刻,每人勢必都經歷過、也曾著迷過,但的確說不上那背後隱藏的是什麼、又為何而著迷,又為何如此順其自然的遺忘那些東西;這部影片,強迫大家處在那樣的狀態,強迫大家去想起那些零碎片刻的集合,或許更會想起「是呀,當時我也覺得這個場景其實很美麗」或其他感受,以不自然的方式強迫我們記起那些被自然遺忘的部分,儘管我們依然不知道那能被稱為什麼、意義在哪裡、重要不重要…

  音樂上,本片模擬了巴哈時代為了表達對神的崇敬所創作的音樂類型,以賦格、對位製造出聖潔感,「能夠遵循的秩序」與「無法測度的靈體」兩者間存在著微妙的關連,而當我們透過鏡頭看著物(樹林)的表象,卻以為能透過與以往較為不同的凝視的方法,能看見物的靈魂,或是,存在物之中的,神的顯現。凝視的夠久,就夠深嗎?深,又能深到哪種地步呢?心誠,則靈,卻同樣是種不能傳承的個人經驗哪。

  至於時空錯置的音效--如果聽得出來的話,可以作為對於觀影的干擾,阻止觀眾過於沈浸—沈浸於美麗的光影或…霧水,而埋下一個提供理性思考的線索;或是對既定法則的挑戰:為什麼這樣的聲音就該在某種情境才能出現,跳脫自然法則這一套說法,精神層面的追求,不更是超自然的經驗嗎?

  關於2.技巧新不新鮮的問題,座談上導演已有不錯的回答:這些我們已經太過習慣以致於忽略的技術(事物),他就是不願意相信能這麼輕易的被忽略!這同樣是一種形式與內容的相互呼應。總是期待被挑釁、被滿足的人,會站在一個比較狹窄的觀點;我則會期待自己,不論是否接受了某種鍛鍊、有了怎樣的經驗,都要盡可能保持開闊的態度,往往自己保持的越單純,看到的越多,能夠做到這樣而後產生的偏見才會更堅強哪…

  只是,我覺得這部片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若是觀者能在觀影的同時開始有些思索(老實說,不管那些思索是什麼),那是成功的一半;但若觀者能在離開戲院之後,還能對其他生活中不能名之的片刻、事物開始留心、感受,那才算完全的(能這麼說嗎?)成功。

待以名之的事物

  相較於上一部,這部十分鐘的短片算有稍微明顯的敘事線,老伯伯、老屋子、粗糙的手,削著地瓜與馬鈴薯、造型有如印象派的畫作,就著溪水以木瓢漂洗這些作物。片末「to Vincent」的字樣,則提供了很鮮明的理解方向;每個畫面、構圖、色澤、光線,的確像是梵谷的畫。

  有趣的是,若是作品明擺著鮮明的意圖,也為觀眾的思考設下了明確的框線;僅僅將電影視作娛樂的觀眾(其實我覺得這種想法也沒什麼不可以的),或許正是因為單純順著導演/編劇供應的邏輯,要對他們說什麼思考,就顯得過於學究過於嚴肅了。因著類似的狀況,我對於這部線索較明確的作品,感受反倒不如上部片來的開闊…豐富。

  我想到的是人看見的物的形狀是這麼不同,也影響同樣的物對人的不同意義。馬鈴薯或地瓜,既相似但是又不同,都市人能不能分辨?或許只有剖開、煮熟、吃食,人才會發現「唉呀,這是地瓜(馬鈴薯)呀」,有一點點吃過豬肉卻沒看過豬走路的味道,但是,豬肉,卻不是豬,被剖開、被煮熟、被吃食的地瓜或馬鈴薯,也同樣不是原本的地瓜或馬鈴薯了;同件事物在不同的狀態質也跟著改變,這些不同的質,儘管源於同一事物,卻是物的的不同層次。

  又像是對被拍攝的老伯伯來說,他覺得削東西就該是這種形狀,但我們卻不這麼以為(削掉了太多能吃的部分),對梵谷來說,它們長的就像是他畫的那個樣子,但在梵谷的畫中,這些食物又不只有形狀的這個意義了。

  物的追尋,基本上是很超現實的過程,物是那麼具象現實,但是定義、模樣、理解、體會,自有自的道理,於是乎也就算是什麼道理也沒有了。

  「物的追尋」與「待以名之的事物」,基本上是一種輪迴、一種相互追逐。

實驗電影二

  與其說實驗電影是可怕的,不如說是好玩的,如果我們能拋開名字的表面。

  也許對電影懷抱熱情,或天性好奇的人,無須多溝通關於實驗電影的種種,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實驗電影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又或者它就是個為小眾服務的類型?

  若不從「台灣實驗電影發展為反動、批判的思潮提供了表達的管道」這個角度去理解實驗電影存在的必要,而單就一種自由表現、重組理解的過程來說,這個類型其實提供了觀眾相當寬闊、有趣的詮釋空間,所以若是把它歸為小眾,對大眾反倒是可惜的。實驗電影對於普通觀眾存在的必要,大概會是…作為一個自由人,無須依賴任何絕對價值的獨立空間吧。

2010/5/17

<物的追尋>、<待以名之的事物>

導演/黃亞歷

 

 

avatar-img
125會員
223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外貌可以是權力、是武器,那使主角成為人們眼中的尤物、不可多得的好運,誘使一個又一個男人,像是走入食蟲植物的消化液,為自己可憐的結局瞠目結舌,成就本片最具張力的設定:前一刻懸疑詭譎的配音頓時也吞沒無聲,他們赤身露體、張著口被悲慘的命運溺止,表情似是尚無法理解、未能接受怎麼會落入這個處境......
公廁,作為全片最重要的符號,別無選擇地承接任何人的汙穢,某種犧牲自己以成全他人的神聖性也對應著沒被交代的主角人生:無法選擇出生背景和遭遇,卻能選擇回應的方式─從後續劇情推測他理當也有不錯的家世,但他卻離開家族自我放逐,放棄了社會崇尚的價值
去年的經驗好像都猜不準XD,不過重點是有對每個獎項都認真寫了分析,誰的贏面大誰又只是入圍即肯定?得不得獎真的是蠻看運氣的,不只看電影本身還看對上了哪些對手。 綜觀來看,今年似乎沒有太多懸念,<奧本海默>、<可憐的東西>應該包辦最受矚目的幾個獎項,其他影片較有機會在技術類別被看見
他不敢想的,或許是可能的;也許重新揭開傷疤,能彌補過去未曾清理的而以另一種方式癒合。他初嚐腦內復盤的溫柔,也想起那個同樣寂寞的Harry,久違的親愛使他幾乎滿溢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有能力給出慰藉的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巧妙卻說不清是誰體貼了誰,面對Harry直率的心靈、青春的軀體,他不熟練地重新適應另個
原文片名<The Zone of Interest>圈出的人心壁壘,既得利益者高舉的話語權一呼百應「讓oo再次偉大」,集體不過是在等待足夠甜美的口號勾勒出無可詆毀的夢想,那將成為你我心靈的「集中營」,甘願成為所謂幸福的囚徒
他可能看過<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原著,當然還有翻拍的電影,他太想知道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筆下的這個角色如果形象化會長得怎麼樣?麥特·戴蒙(Matt Damon)?或許吧,顏值說不上怎麼讓人過目不忘,但仔細著裝似乎還算
5/5薩特本
外貌可以是權力、是武器,那使主角成為人們眼中的尤物、不可多得的好運,誘使一個又一個男人,像是走入食蟲植物的消化液,為自己可憐的結局瞠目結舌,成就本片最具張力的設定:前一刻懸疑詭譎的配音頓時也吞沒無聲,他們赤身露體、張著口被悲慘的命運溺止,表情似是尚無法理解、未能接受怎麼會落入這個處境......
公廁,作為全片最重要的符號,別無選擇地承接任何人的汙穢,某種犧牲自己以成全他人的神聖性也對應著沒被交代的主角人生:無法選擇出生背景和遭遇,卻能選擇回應的方式─從後續劇情推測他理當也有不錯的家世,但他卻離開家族自我放逐,放棄了社會崇尚的價值
去年的經驗好像都猜不準XD,不過重點是有對每個獎項都認真寫了分析,誰的贏面大誰又只是入圍即肯定?得不得獎真的是蠻看運氣的,不只看電影本身還看對上了哪些對手。 綜觀來看,今年似乎沒有太多懸念,<奧本海默>、<可憐的東西>應該包辦最受矚目的幾個獎項,其他影片較有機會在技術類別被看見
他不敢想的,或許是可能的;也許重新揭開傷疤,能彌補過去未曾清理的而以另一種方式癒合。他初嚐腦內復盤的溫柔,也想起那個同樣寂寞的Harry,久違的親愛使他幾乎滿溢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有能力給出慰藉的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巧妙卻說不清是誰體貼了誰,面對Harry直率的心靈、青春的軀體,他不熟練地重新適應另個
原文片名<The Zone of Interest>圈出的人心壁壘,既得利益者高舉的話語權一呼百應「讓oo再次偉大」,集體不過是在等待足夠甜美的口號勾勒出無可詆毀的夢想,那將成為你我心靈的「集中營」,甘願成為所謂幸福的囚徒
他可能看過<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原著,當然還有翻拍的電影,他太想知道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筆下的這個角色如果形象化會長得怎麼樣?麥特·戴蒙(Matt Damon)?或許吧,顏值說不上怎麼讓人過目不忘,但仔細著裝似乎還算
5/5薩特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執起導演筒的莒哈絲,同樣拒絕陷入男性導演的創作思維,她把攝影機當作鋼筆、把聲音和影像當做文字,繼續執行著顛覆性的文學實驗,藉由聲音和畫面的分離,用「痛苦的書寫」解構傳統電影用時間和空間建立的線性敘事,引導觀眾進入私密的女性內心世界:跳動的慾望、擺動的歡愉、死亡的驅力。
Thumbnail
《愛殺》為香港新浪潮著名導演譚家明經典之作,其風格懸疑驚悚,氛圍鋪墊到位;而在畫面上採用紅、藍、白基礎原色堆疊於景,色彩對比的元素無所不在。另外,電影更全程在美國取景,無疑增添了不少濃厚的西方氣息。然而,此片即便請來林青霞與秦祥林以及張國柱(張震父親)這些大咖演員,亦遮掩不全本片劣勢之處,斷裂的劇情
Thumbnail
電影清單:前端體驗綜合實作 Objective Reflective Interpretive Decisional
Thumbnail
【簡介】 看了很多的電影,尤其關於「人性實驗」的部分,很多學者都會致力於「實驗」,但不知不覺「實驗」就不再是實驗,甚至連原本提出計劃的學者本身,都會成為實驗的一部份。因為他們不知道,走火入魔的不只是被實驗者,還有他們自己,但旁觀者清,唯能做的就是讓實驗者發覺,原來這已經與他們的初衷不同了。
Thumbnail
故事大綱  蕾妮瑪莉佛森(Lene Marie Fossen) 是一位自學的攝影師,喜歡拍攝人物 包括她自己 。 她的作品許多以自己身體為主,都拍得非常震懾人心 這部紀錄片是她28歲時開拍, 導演花了八年時間進行拍攝  記錄著她飽受著 精神性厭食症 的痛苦, 不想長大的她 ,抗拒進食而罹患厭食症
Thumbnail
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為了知道原著中的桃子,是不是真的能開發出「其他功能」,特地自己買了一顆來試,還邀提摩西夏勒梅分享「實作經驗」。 而全片取景的寬闊怡然的別墅,甚至讓盧卡格達戈尼起心動念,拿出信用卡準備刷下去。
Thumbnail
懸疑電影大師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以他的《驚魂記》、《後窗》、《鳥》等作品而為人熟悉,但有這麼三套較為冷門的電影,對奠定他的藝術根基起了重大作用,當中涉獵了電影符號和實驗、學術研究等範疇。那麼,就讓我們一同窺探希治閣的電影世界吧。(以下內容會劇透哦。)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Thumbnail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視覺上強調聲音?從黑白片到彩色片,讓人們開始思考,怎麼拍攝才會貼近真實世界?從手工特效到CG特效,讓大家開始思考,綠幕跟實景該怎麼分配才能效果最大化?很多東西在新技術出來以前,我們不會想到。
Thumbnail
<p>「聖露西亞」是個失去雙眼卻仍有視力的光明女神,她是波哥大短片影展的大獎名號,也是整個影展的精神象徵。看完今年的雄影波哥大短片影展精選後,若也能像聖露西亞那樣長出一對能夠看透一些什麼的新眼睛,就太好了!</p>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執起導演筒的莒哈絲,同樣拒絕陷入男性導演的創作思維,她把攝影機當作鋼筆、把聲音和影像當做文字,繼續執行著顛覆性的文學實驗,藉由聲音和畫面的分離,用「痛苦的書寫」解構傳統電影用時間和空間建立的線性敘事,引導觀眾進入私密的女性內心世界:跳動的慾望、擺動的歡愉、死亡的驅力。
Thumbnail
《愛殺》為香港新浪潮著名導演譚家明經典之作,其風格懸疑驚悚,氛圍鋪墊到位;而在畫面上採用紅、藍、白基礎原色堆疊於景,色彩對比的元素無所不在。另外,電影更全程在美國取景,無疑增添了不少濃厚的西方氣息。然而,此片即便請來林青霞與秦祥林以及張國柱(張震父親)這些大咖演員,亦遮掩不全本片劣勢之處,斷裂的劇情
Thumbnail
電影清單:前端體驗綜合實作 Objective Reflective Interpretive Decisional
Thumbnail
【簡介】 看了很多的電影,尤其關於「人性實驗」的部分,很多學者都會致力於「實驗」,但不知不覺「實驗」就不再是實驗,甚至連原本提出計劃的學者本身,都會成為實驗的一部份。因為他們不知道,走火入魔的不只是被實驗者,還有他們自己,但旁觀者清,唯能做的就是讓實驗者發覺,原來這已經與他們的初衷不同了。
Thumbnail
故事大綱  蕾妮瑪莉佛森(Lene Marie Fossen) 是一位自學的攝影師,喜歡拍攝人物 包括她自己 。 她的作品許多以自己身體為主,都拍得非常震懾人心 這部紀錄片是她28歲時開拍, 導演花了八年時間進行拍攝  記錄著她飽受著 精神性厭食症 的痛苦, 不想長大的她 ,抗拒進食而罹患厭食症
Thumbnail
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為了知道原著中的桃子,是不是真的能開發出「其他功能」,特地自己買了一顆來試,還邀提摩西夏勒梅分享「實作經驗」。 而全片取景的寬闊怡然的別墅,甚至讓盧卡格達戈尼起心動念,拿出信用卡準備刷下去。
Thumbnail
懸疑電影大師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以他的《驚魂記》、《後窗》、《鳥》等作品而為人熟悉,但有這麼三套較為冷門的電影,對奠定他的藝術根基起了重大作用,當中涉獵了電影符號和實驗、學術研究等範疇。那麼,就讓我們一同窺探希治閣的電影世界吧。(以下內容會劇透哦。)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Thumbnail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視覺上強調聲音?從黑白片到彩色片,讓人們開始思考,怎麼拍攝才會貼近真實世界?從手工特效到CG特效,讓大家開始思考,綠幕跟實景該怎麼分配才能效果最大化?很多東西在新技術出來以前,我們不會想到。
Thumbnail
<p>「聖露西亞」是個失去雙眼卻仍有視力的光明女神,她是波哥大短片影展的大獎名號,也是整個影展的精神象徵。看完今年的雄影波哥大短片影展精選後,若也能像聖露西亞那樣長出一對能夠看透一些什麼的新眼睛,就太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