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還是那個好萊塢,一台造夢機器,讓我們能活在一個無法觸及的世界,即使一瞬。
——豆友iltf《F1電影》觀後感
Speed, wisdom, sacrifice and victory-吸引我們的不僅是速度的轟鳴,還有智慧、犧牲和勝利。
——豆友唐樂《F1電影》觀後感
不僅重燃電影魂,更意外跌入F1的極速世界
什麼時候我們會哭泣?難過時、悲傷時、喜極而泣時、感動時。人總會為悲傷的劇情流淚——為角色的逝去、為他們承受的巨大傷痛。但對我而言,要被純粹的『感動』或『熱血』激出眼淚,卻是難得的體驗。
甚至不記得上一次被電影感動得一塌糊塗是什麼時候了。大概也是因為這樣,近幾年,我越來越少看電影,對於電影喜好很明確,標準很高,在專注力下降的年代,很不願意花2-3小時來看電影。我不會開車、對於賽車不感興趣、對於可能是傳記類的電影也不感興趣。因緣際會下,去看了已經上檔2個月即將下檔的《F1電影》。我抱著不高的期待入場,散場時卻是邊擦眼淚邊吸鼻涕,滿腔感動幾乎要溢出來。導演Joseph Kosinski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看了電影後喜歡F1賽車。導演的目的達到了!這部電影引起我極大的好奇心,我看了許多的影評,也開始看2025年度的F1賽車比賽,跟Netflix的影集《Formula 1:飆速求生》,我想看懂比賽,也想認識這些賽車手。
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F1電影劇照
身歷其境的極速饗宴:當大銀幕化為 F1 賽道
透過大螢幕觀看《F1電影》真的就是一個身歷其境以及爽度破表。你彷彿坐在F1車內高速駕駛在賽道上,隨著急速轉彎、或是兩台車輕微碰撞就會導致旋轉打滑、甚至是飛出柵欄起火,你可以感受到車手的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速,也跟著緊張得握緊雙手。觀影體驗極佳,看了一部電影猶如上場開了一次F1比賽!
我討厭可想而知的劇情。《F1電影》之所以深得我心,除了觀影體驗之外,還有出乎預料的劇情安排。我猜不到導演的下一步會讓劇情走向何方。劇情中的Sonny Hayes 以及Joshua Pearce的個性、人生歷練影響著他們的下一步決定,尤其是我一直沒搞清楚Sonny Hayes在追求什麼,所以我不清楚他會做什麼取捨;以及年輕氣盛的Joshua Pearce是否最後會足夠成熟,真心的贊同老將Sonny Hayes,也因為如此,使得這部電影沒有「可想而知」,即使都是合情合理的故事脈絡,但也讓我充滿驚喜!
劇情的鋪陳與堆疊,讓你愛上Sonny Hayes也愛上F1賽車!

Sonny Hayes ( 布萊德彼特飾演 )
英雄的黃昏與黎明:愛上Sonny Hayes的瞬間
電影的靈魂,是年過半百的傳奇車手 Sonny Hayes。他曾是90年代的F1新星,卻因一場嚴重事故銷聲匿跡。當他被老友 Ruben 說服,重返這個屬於年輕人的極速殿堂,加入墊底車隊 APXGP 時,沒人看好他。
這是一場世代的衝突。經驗與直覺,對上了數據與流量。Sonny 的沉穩被視為過氣,Joshua 的鋒芒則顯得急躁。他們在賽道上互不相讓,幾乎讓整個團隊分崩離析。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碰撞與磨合中,我們看見 Joshua 的高牆逐漸卸下,而 Sonny 追求的,從來就不只是名次,那份純粹的熱愛,讓劇情超越了勝負的層次。
故事的高潮在最終站的最後幾圈,濃縮了所有情感的堆疊。當老友 Ruben 因擔憂他的身體而狠心將他解僱,Sonny 卻奮力為自己爭回最後一次駕駛的權利。賽局的命運因紅旗而逆轉,Sonny 放下自我,甘願為 Joshua 擔當「破風手」,為團隊的榮耀犧牲自己。但命運開了個玩笑,Joshua 意外退賽,獨留 Sonny 在領先位置。
那一刻,全世界都消失了。他的前方再無任何車輛,只有賽道與風。鏡頭捕捉到他進入心流的瞬間——那種他口中「飛起來的感覺」。這正是驅使他不顧一切重返賽場的唯一理由。當鏡頭呈現他那『飛起來』的心流狀態時,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這一路走來何其艱辛,我打從心底為他吶喊,既心疼又佩服。他找到了一生所愛,並為此傾注所有。他是一個擁有豐富人生的人,人生來這一遭,他完全值得!
Sonny Hayes 這個角色最迷人的地方,不在於他贏得了冠軍,而在於他從未被冠軍的頭銜所束縛。他離開了APXGP車隊,前往美國的沙漠開啟了另一場賽車比賽!他的人生就是一場無盡的追逐,追逐的不是獎盃,而是心跳加速的瞬間。他讓我們明白,成為自己,遠比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加重要。
好喜歡導演的人物刻劃!如果他還留在車隊就不像他了,他就是要這樣四處漂流到處比賽才像Sonny Hayes!我愛他的灑脫、我愛他的才華、愛他找到他的熱愛以及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喜歡他的生活與人生。

F1電影Sonny飛起來
靈魂的加速器:Hans Zimmer 的配樂如何點燃引擎?
除了好的劇本、演員以及鏡頭之外,這部電影我也愛慘了他的音樂。有讓我想起《玩命關頭:東京甩尾》的音樂,車速與音樂的完美結合,讓你更加融入劇情,更加享受電影。
以人聲配樂來說,我最喜歡這部電影裡的〈 Lose My Mind 〉、〈 Messy 〉、〈 Just Keep Watching 〉。尤其是〈 Just Keep Watching 〉讓我在邊看電影時還輕輕的舞動了一下頭跟肩膀,好像夜店會放的歌,好愛!
除了人聲電影配樂,整部電影背景配樂請來《沙丘》、《星際效應》的德國電影配樂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Hans Zimmer。Zimmer真的是電影配樂的master!其中〈F1〉相信只要看過電影的人,再聽到這首音樂,就會知道它是〈F1〉的配樂!

F1電影劇照
榮耀的背後:F1不只屬於車手,更是整個團隊的戰爭
這是我在看這部電影中學到的。我們很常只關注車手本身,卻忽略了他背後其是一個強大的團隊支撐著他,讓他可以獲得第一。電影中展現了車隊與車手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個F1車隊是要由多少技術人員去支撐才能夠讓車子跑得更快,縮短換輪胎的時間才能夠讓車手更快離開維修站。光是電影呈現就有車手體能教練、技師、車子研發工程師、車隊教練、開車模擬訓練師等等,太多在背後對這個車隊縮短0.1秒的工作人員,就像Sonny Hayes在電影裡賽前策略說明會上說的:
「 我們不管大會把我們放在車隊最後。因為我們能靠在場的每個人去縮短0.1秒,如果在場每個人都能做出一項關鍵貢獻,那就是每圈追一秒,72圈之後,這就是第一名和最後一名的差距。 」
不得不說Sonny Hayes真的是一個很會鼓舞人心以及帶動團隊氣氛的人,個人魅力鮮明且親和力佳。

F1電影劇照
過去我不認為F1賽車是運動比賽,看完這部電影後,不可能還有人認為他不是運動比賽!
因為對於F1是麻瓜等級,所以曾經以為F1不就是開開車,比速度,有什麼好當作運動比賽。看了電影之後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要成為一個F1賽車手,除了基本的肌耐力訓練跟良好的視力之外,還要訓練反應力以及頸部肌群訓練。頸部肌群訓練,是因為高速過彎時可能產生高達5G的橫向G力,相當於車手頭部瞬間承受20-30公斤的壓力。透過頸部訓練可以提升頸部穩定性與耐力,避免因頸部肌群不足而導致失控、疲勞或受傷。手眼協調與反應訓練,是為了應對賽道上突發狀況,需要快速的本能反應。
而且一場F1賽車比賽時長1-2小時,車手全程處於高G力狀態,心臟需持續強負荷運作,維持血液輸送。 車手進行高強度的心肺訓練,以維持每分鐘170次左右的穩定心率。
真心佩服每個車手,相信他們在比賽期間都是過著高度自律的生活。
世界三大運動賽事分別是每四年一次的奧運跟FIFA世界盃以及每年的F1賽車。因為F1賽車是每年都有,且時間從3月到12月,橫跨5大洲24個場地,是一個高頻率且高強度的比賽。

F1電影劇照
一部我給到5顆星的電影
如同前面所說的,近年來對電影的要求漸高,不能是可想而知的劇情,同時要能夠帶給我感動、讓我喜歡劇情、演員、以及極佳配樂的電影真的稀缺。
不僅是一部F1的電影,它讓我看到另外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Sonny Hayes在電影中最經典的名言就是:
It's not about the money.
錢,對他來說不是重點。重點是享受開車時飛起來的過程。
對我來說回到核心的問題就是:「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它可能會不斷改變而我也會持續不斷的尋找與嘗試。
真心推薦這部電影給所有人。

F1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