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蜜友誼包裝政治正確,帶你打破「正常」——《在熙的男,朋友》《大都市的愛情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了豆瓣的評論,大多數豆友都在讚嘆兩人的友誼,這部輕鬆的ROM COM的確是以兩人從20代到30代的友誼為故事主軸,而我更想探討的是電影中大量的性別意識。

女主角在熙 / 圖片來自豆瓣

女主角在熙 / 圖片來自豆瓣


#男人怕被女人拒絕,女人卻怕被男人殺掉

「有次我問我某個男性朋友,為什麼男人會怕女人?他說,因為害怕女人會嘲笑他們,這樣一來他們的世俗價值就會打折了。我又在課堂上問一群女學生,為什麼女人要害怕男人,她們想都不想的回答:『因為怕被殺掉啊!』」 -Margaret Atwood‧《Writing the Male Character》,1982。

劇中代理要幫女主叫車回家,女主懟了回去:「如果男人們早點回家的話,女人一個人走夜路也會很安全!」完全突破盲點,為什麼女生自己回家會危險,不確定概率,但仍可以說危險的因子多以男性為主。

我們是不是把平常的不方便都當成理所當然跟習慣了呢?父權社會的意識形態讓我們習慣了生活在不平等的社會中而不自知。

就像女主說的男人們早點回家的話,女人一個人走夜路也會很安全。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習慣如果走夜路要提高警覺、被教育女生要懂得保護自己、被教育穿著、電視上充斥著檢討被害者的新聞,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這個社會就是充滿危險、懂得保護自己比較重要」是正常的!男性才是最被該教育「尊重他人界線」、「避免施害行為」!

為什麼解決安全問題的方式不是改善犯罪環境、增加法律懲罰力度或教育男性避免傷害,而是限制女性的行為自由?

女主角在熙 / 圖片來自源豆瓣

女主角在熙 / 圖片來自源豆瓣

女主為了澄清自己而掀起衣服給同學們觀看、去做人工流產,因此被社會大眾貼上「不檢點」的標籤,為什麼大家可以隨心所欲替別人貼標籤?你到底多懂他?為什麼只有女性要被檢討「檢點」?

「檢點」從沒使用在男性上,一直以來都是來形容女性,檢討女性是否潔身自愛,到底為什麼女性要有「貞潔」?當男女性都很有性經驗時,男性被說是風流、有魅力;女性被說是破麻、不檢點。在追求全性別平等前,我只想更專注在女性的平權,因為這個社會,It’s too hard to be a woman.


男女主 / 圖片來自豆瓣

男女主 / 圖片來自豆瓣

#關於愛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的性別,而是因為你是你。」

社會框架下,讓我們喜歡一個人要帶有性別意識,長期文化的淺移默化下我們習以為常,認為這才是「正常」的事情。

在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中提到,「演化沒有目的,只有適應。」以及「只要是存在的事,就代表其符合自然律!」

不要把你的「正常」套用在其他人身上,每個人有每個人生存/生活的方式,不管如何,請都保持尊重。你不認同也請保持尊重,如果能認同就是緣分!


推薦指數⭐⭐⭐⭐ (滿分5顆⭐)

  • 浪漫愛情劇包裹著政治正確,傳遞打破「正常」的觀念。
  • 觀影中與觀影後都是心情輕鬆愉悅,具娛樂性。
  • 配樂很讚,Spotify專輯可聽!
  • 金高銀一如既往的好演技,好喜歡。



電影介紹

以下來源:車庫娛樂

🏆 2024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影展正式入選

🏆 韓國觀眾滿意度高達94%!8.5分超高分好評口碑盛讚!

🏆 魯常泫榮獲韓國青龍獎最佳新人男演員

在熙(金高銀 飾)因為直言不諱、尖刻的言辭和大膽的舉止,讓大家總在背後評論她。對在熙不太感興趣的興秀(魯常泫 飾)迎來了危機,他絕對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的祕密,竟然被在熙發現了!然而在過程中,在熙和興秀也漸漸了解了彼此,也擁有了只有他們倆才能理解的相處模式。在熙和興秀將流言蜚語拋在腦後,展開意氣相投的同居生活,但沒想到……

內容總結
在熙的男,朋友
4
/5
avatar-img
43會員
85內容數
印地安人有句話說:「不要害怕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然而我們通常害怕,怕得要死。我們不斷用種種聖賢的恐嚇來規範自己和下一代,不要隨心所欲,變成自己和這個社會都無法想像的人。《月亮與六便士》毛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正田心 的其他內容
「他能記住所有圈內笑話,他井井有條、考慮周全,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像我,總是說不清楚。我見到他兩秒鐘後就愛上了他,我永遠都不會停止愛他,儘管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的哥哥River十七歲時,寫下這句歌詞:「帶著愛,往拯救、救贖的方向奔去,和平會隨之而來(run to the rescue with love and peace will follow)
女人有自主思考力,有靈魂,也有感情。女人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厭倦聽到大家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我真的聽得很膩。
你是女兒、你是媽媽、你是老婆、你是媳婦,請問,什麼時候才是,你自己?
導演曾國祥說:「很多人在讀書的时候並没有感知到身邊的暴力事件的發生,並非這些事過去沒有發生,而是罪惡發生在更隐秘的地方,受害者無法發聲,人們總是容易對身邊的罪惡視而不見。」
2008年印度發生了一系列的恐怖攻擊事件,你知道嗎?2019年斯里蘭卡也發生了一連串的恐怖攻擊。時隔11年,世界,是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他能記住所有圈內笑話,他井井有條、考慮周全,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像我,總是說不清楚。我見到他兩秒鐘後就愛上了他,我永遠都不會停止愛他,儘管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的哥哥River十七歲時,寫下這句歌詞:「帶著愛,往拯救、救贖的方向奔去,和平會隨之而來(run to the rescue with love and peace will follow)
女人有自主思考力,有靈魂,也有感情。女人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厭倦聽到大家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我真的聽得很膩。
你是女兒、你是媽媽、你是老婆、你是媳婦,請問,什麼時候才是,你自己?
導演曾國祥說:「很多人在讀書的时候並没有感知到身邊的暴力事件的發生,並非這些事過去沒有發生,而是罪惡發生在更隐秘的地方,受害者無法發聲,人們總是容易對身邊的罪惡視而不見。」
2008年印度發生了一系列的恐怖攻擊事件,你知道嗎?2019年斯里蘭卡也發生了一連串的恐怖攻擊。時隔11年,世界,是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次選擇看哪部電影時,我總是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為了不讓他等太久,於是倉促下了決定。或許是害怕再次看見那不耐又煩悶的神情,我臨時提議改看另一部。所幸時間對得上,我們看了《破浪男女》。 這其實也是我近期蠻想看的劇之一(因為有吳慷仁>▽<)。評論說在電影院看時,那就像是一個大型A片現場,有很多大尺度的
Thumbnail
愛的噩夢剛上映沒多久,就跟朋友去電影院看這部由林柏宏跟謝欣穎主演《愛的噩夢》,看完後覺得超有感觸,根本就是現代愛情縮影,看完電影後也思考很多,假設自己是男子(林柏宏飾)會如何去選擇,先以女性視角去看三位女性角色,最後以劇情來做選擇題,來看變成男子的你會如何選擇結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電影雖然主打情慾滿溢的裸露畫面,然而,觀影的過程卻不會帶有男性凝視的強逼與服從。周旋在四個角色之間的多樣態性愛,反而更加敦促著觀眾直面回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性愛,在關係中缺失的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Thumbnail
Netflix影集《愛愛內含光》看似探討著「性」議題,但其實背後所要講述的是關於「愛」這件事,由詹子萱、柯震東、林哲熹、巫建和、夏于喬、馬志翔、苗可麗、宏都拉斯分別詮釋不同年齡層面對兩大議題的觀點,既模糊又清晰的灰色地帶,每對都有自己的心坎,這究竟是需求還是愛?
Thumbnail
最近台灣有兩部討論愛的電影,《破浪男女》和《愛的噩夢》蔚為話題,前者熱映中,後者7/12上映。 這兩部電影的視覺呈現、色彩都很有特色,可以說是拍得很美的作品。不過如果從劇情方面來看,我真的認為這是兩部TA(受眾)截然不同的電影。我試著詳述一下自身觀影感到的大概差異,希望可以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選到
Thumbnail
楊雅喆導演的新電影,破浪男女,幾個月前我就看到預告了,剪得有夠情色,原本沒什麼興趣;但這兩天聽到很多觀後感,說看完才知道這其實是部純愛電影,我瞬間來了興趣,所以在探討人性嗎?下班 google 最近的影院、最近的場次就衝了; 果然不是部容易懂的電影,不是一般套路,情慾戲當然很精彩,但我還是看不是太
Thumbnail
《破浪男女》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作品,探索4位主角在現代身體親密卻情感疏離的關係中,尋找內心失落的的感情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因為尺度的關係,在台灣的市場可能會有一定比例的觀眾不能接受,但我認為楊雅喆導演的成熟功力,使本片在技術和情感層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從攝影跟剪輯以及觀看的過程對於導演節奏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很短的片,裡面大部分的劇情都是男女主角的對話,又或男女主角和他人談論彼此,像是香港之前的《志明與春嬌》三部曲,也像是《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一般,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但絕對會讓長時間交往的伴侶心有戚戚焉的電影。​ 這部片特別推薦面臨長時間親密關係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伴侶觀看。​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每次選擇看哪部電影時,我總是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為了不讓他等太久,於是倉促下了決定。或許是害怕再次看見那不耐又煩悶的神情,我臨時提議改看另一部。所幸時間對得上,我們看了《破浪男女》。 這其實也是我近期蠻想看的劇之一(因為有吳慷仁>▽<)。評論說在電影院看時,那就像是一個大型A片現場,有很多大尺度的
Thumbnail
愛的噩夢剛上映沒多久,就跟朋友去電影院看這部由林柏宏跟謝欣穎主演《愛的噩夢》,看完後覺得超有感觸,根本就是現代愛情縮影,看完電影後也思考很多,假設自己是男子(林柏宏飾)會如何去選擇,先以女性視角去看三位女性角色,最後以劇情來做選擇題,來看變成男子的你會如何選擇結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電影雖然主打情慾滿溢的裸露畫面,然而,觀影的過程卻不會帶有男性凝視的強逼與服從。周旋在四個角色之間的多樣態性愛,反而更加敦促著觀眾直面回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性愛,在關係中缺失的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Thumbnail
《愛的噩夢》近期上映,受到觀眾熱議。部分影評指出可能存在劇本安排過於「直男」觀點的問題。然而,劇情中的情節推演和人物關係可能受到了「敘述性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探討觀眾面對影片可能產生的誤解和驚恐。
Thumbnail
Netflix影集《愛愛內含光》看似探討著「性」議題,但其實背後所要講述的是關於「愛」這件事,由詹子萱、柯震東、林哲熹、巫建和、夏于喬、馬志翔、苗可麗、宏都拉斯分別詮釋不同年齡層面對兩大議題的觀點,既模糊又清晰的灰色地帶,每對都有自己的心坎,這究竟是需求還是愛?
Thumbnail
最近台灣有兩部討論愛的電影,《破浪男女》和《愛的噩夢》蔚為話題,前者熱映中,後者7/12上映。 這兩部電影的視覺呈現、色彩都很有特色,可以說是拍得很美的作品。不過如果從劇情方面來看,我真的認為這是兩部TA(受眾)截然不同的電影。我試著詳述一下自身觀影感到的大概差異,希望可以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選到
Thumbnail
楊雅喆導演的新電影,破浪男女,幾個月前我就看到預告了,剪得有夠情色,原本沒什麼興趣;但這兩天聽到很多觀後感,說看完才知道這其實是部純愛電影,我瞬間來了興趣,所以在探討人性嗎?下班 google 最近的影院、最近的場次就衝了; 果然不是部容易懂的電影,不是一般套路,情慾戲當然很精彩,但我還是看不是太
Thumbnail
《破浪男女》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作品,探索4位主角在現代身體親密卻情感疏離的關係中,尋找內心失落的的感情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因為尺度的關係,在台灣的市場可能會有一定比例的觀眾不能接受,但我認為楊雅喆導演的成熟功力,使本片在技術和情感層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從攝影跟剪輯以及觀看的過程對於導演節奏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很短的片,裡面大部分的劇情都是男女主角的對話,又或男女主角和他人談論彼此,像是香港之前的《志明與春嬌》三部曲,也像是《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一般,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但絕對會讓長時間交往的伴侶心有戚戚焉的電影。​ 這部片特別推薦面臨長時間親密關係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伴侶觀看。​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