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起點,巨大旅程:從星巴克創始店談「開始的勇氣」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在西雅圖歷史悠久的派克市場1912號,有一間與周遭環境幾乎融為一體的小店。沒有閃亮的霓虹招牌,沒有冷氣機的嗡嗡作響,只有一扇普通的門和一面低調的綠色標誌。這就是星巴克創始店,一個看似平凡卻承載著非凡故事的地方。

站在這間僅有1000平方英尺的空間裡,我注意到木質櫃臺上的磨痕,空氣中混合著咖啡豆的香氣與歲月的味道。牆上掛著創始時期的老照片,展示著1971年剛開業時的模樣—那時它只是一家專門販售烘焙咖啡豆的小店,甚至不提供現煮咖啡。

這讓我突然想起一個古老的寓言:

「有一天,森林裡的動物們討論如何測量世界的高度。大象抬起鼻子說:『我能夠到最高的樹梢,世界就這麼高。』老鷹飛上雲端笑道:『我看到的比這高多了。』烏龜慢慢爬過來說:『我從地面看世界,它既不高也不低,正好是我開始爬行的高度。』」

我們常常像那些動物,以當下的位置衡量整個世界,卻忘記了所有偉大都始於微小。

從一粒咖啡豆開始的全球革命

星巴克的三位創始人—傑瑞·鮑德溫、戈登·波克和澤夫·西格爾,當初只是兩個教師和一個作家,他們對咖啡的共同熱愛促使他們湊足了13500美元,在西雅圖的舊街區開設了第一家星巴克。那時候,他們僅僅銷售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咖啡豆和茶葉,甚至不提供現煮咖啡。

他們的願景簡單而清晰:將優質咖啡文化引入美國,讓人們能夠品嚐到不同產區咖啡的獨特風味。當時的美國咖啡市場主要由超市裡的罐裝咖啡主導,品質普通且缺乏多樣性。這三位創始人相信,人們會欣賞並願意為高品質的咖啡買單。

開業第一天,他們只賣出了三袋咖啡豆。創始人之一後來回憶道:「我們站在店裡,看著彼此,不知道這一切會走向何方。但我們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

這種「小開始」在當時的餐飲業界並不罕見。許多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有類似的起點:麥當勞最初只是加州聖貝納迪諾的一家燒烤店;耐吉創始人菲爾·奈特是在汽車後備箱販賣運動鞋;蘋果公司從賈伯斯的車庫起步。

這些故事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共同的真理: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曾經渺小,所有龐大的帝國都始於微小的種子。

raw-image

等待完美的陷阱

人類心理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常常認為需要「萬事俱備」才能開始重要的事情。心理學家稱之為「準備過度」陷阱—我們不斷收集資源、累積知識、等待「最佳時機」,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

記得我曾經遇到一位想寫作的朋友。他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獨特的觀點,卻總是說:「等我讀完這些寫作技巧的書」、「等我辭掉工作有更多時間」、「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始」。十年過去了,他仍然在「準備」階段,而那本潛在的精彩著作從未誕生。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寓言: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擁有一袋優質的種子。他每天把種子拿出來檢查,擔心土壤不夠肥沃,擔心雨水不夠充足,擔心陽光不夠充足。他不停地研究農業書籍,請教其他農夫,改良他的農具。春天來臨時,他沒有播種;夏天來臨時,他還在準備;秋天來臨時,他看著鄰居的豐收,嘆息道:『要是我有更肥沃的土地,我也能種出這麼好的莊稼。』」

我們是否也常常像這個農夫,因為追求完美而錯過了播種的季節?

星巴克的故事告訴我們,創始人們並沒有等待「完美時刻」。1971年的美國,咖啡文化幾乎不存在,大多數人對所謂的「特種咖啡」毫無概念。但他們依然開始了,從一小間店鋪、幾袋咖啡豆和一個簡單的願景開始。

願景的力量:小開始如何成就大影響

1982年,一位年輕的銷售員走進了星巴克創始店。他被這家小公司的咖啡品質深深吸引,決定加入團隊。這個人就是霍華德·舒爾茨—後來將星巴克轉變為全球品牌的关键人物。

舒爾茨在一次意大利之行中,被當地的咖啡館文化深深打動。他看到了咖啡店作為社區聚集地的潛力,而不僅僅是零售咖啡豆的場所。他帶著這個願景回到星巴克,卻最初遭到了創始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星巴克應該專注於成為優質咖啡豆零售商,而不是餐廳或酒吧。

但舒爾茨的願景如此清晰而強烈,他最終於1987年收購了星巴克,並開始實踐他的理念:創建一個介于家和辦公室之間的「第三空間」,人們可以在這裡交流、工作和享受優質咖啡。

願景就像北極星,為航行提供方向。它不需要包含所有細節,但必須清晰且引人嚮往。星巴克的願景—「激發並滋潤人文精神,一人、一杯、一社區 at a time」—雖然隨著時間演變,但核心始終是連接人們並提升日常咖啡體驗。

你的願景是什麼?無論它現在看起來多麼渺小或不完整,只要它能點燃你內心的火焰,就值得你開始追隨。

邁出第一步的藝術

開始不需要宏大,只需要真誠。以下是從星巴克故事中提煉出的幾個原則,或許能幫助你邁出第一步:

1.     從核心開始:星巴克最初只專注於提供優質咖啡豆,而不是試圖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找出你最核心的價值主張,從那裡開始。

2.     擁抱不完美:第一家星巴克店沒有華麗的裝潢,沒有全球供應鏈,沒有數位訂購系統。它只是一個簡單的空間,展示著對咖啡的熱愛。接受開始時的不完美,允許自己和你的項目一起成長。

3.     小規模測試:在投入所有資源前,星巴克的創始人們先驗證了人們對優質咖啡的需求。尋找最小可行的方法測試你的想法,收集反饋,然後迭代改進。

4.     建立支持系統:星巴克有三個創始人,彼此互补和支持。尋找你的夥伴、導師和早期支持者,他們會在困難時提供鼓勵和建議。

5.     保持靈活性:星巴克從只賣咖啡豆轉變為提供現煮咖啡,再到全球咖啡館连锁,顯示了適應和變革的重要性。堅持你的願景,但對方法和策略保持開放態度。

紀念每一個小起點

在星巴克創始店裡,有一面牆上掛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照片和留言。這些見證了人們如何從各個角落來到這裡,向這個小起點致敬。

我們每個人都站在某個起點上—也許是一門新課程的開始,一個新項目的啟動,一段新關係的萌芽,或者一次個人轉型的開端。這些起點值得我們紀念和慶祝,因為它們代表了勇氣和希望。

我買了一包創始店專屬的咖啡豆,站在店門口,忽然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包咖啡豆,它是一個象徵。象徵著所有偉大旅程都始於微小的一步,所有龐大橡樹都藏在一粒小小的橡實中。

raw-image

「你不用等到完美,才值得開始。」這句話現在我想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我們的生活由無數個開始組成。每個早晨是新的開始,每個項目是新的開始,每個決定也是新的開始。不要因為起點微小而輕看它,不要因為準備不完美而推遲它。

就像星巴克從派克市場的一間小店鋪成長為全球品牌,你的開始也可能孕育著意想不到的可能性。重要的是邁出那一步,然後再邁出一步,持續前行。

當你有一天回望起點,你會發現那些最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步伐,原來是通往非凡旅程的必經之路。

從今天開始,從這裡開始,從你所在之處開始。因為每個偉大成就,都曾經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罪案暗房 Crime Darkroom
5會員
183內容數
《Crime Darkroom》是張介安的小說解剖室 在這裡,台灣歷史不是教科書,而是層層剝離的傷口與未解的案發現場。 每一則改編小說都是從報導縫隙中滲出的暗影,在解剖台與放大鏡下逐步顯影。 你可能會懷疑這些故事是真的——那正是恐怖的開始。 如果你喜歡帶著歷史餘溫的懸疑感、帶著冷光的小說筆觸, 歡迎進入暗房,打開檔案。
2025/08/30
晨光熹微,我從深坑老街出發,踏上了尋找茶山古道的旅程。這條隱於新北市深坑山區的古道,相傳是昔日茶農運送茶葉的要道,如今雖已不再承載商業功能,卻成為都市人尋幽訪靜的好去處。我手中握著從網路取得的資訊,對這條古道充滿期待,特別是聽說山上有群特別的居民—一群被農戶放養的可愛貓咪...
Thumbnail
2025/08/30
晨光熹微,我從深坑老街出發,踏上了尋找茶山古道的旅程。這條隱於新北市深坑山區的古道,相傳是昔日茶農運送茶葉的要道,如今雖已不再承載商業功能,卻成為都市人尋幽訪靜的好去處。我手中握著從網路取得的資訊,對這條古道充滿期待,特別是聽說山上有群特別的居民—一群被農戶放養的可愛貓咪...
Thumbnail
2025/07/27
暮春四月,我背著行囊踏上北京的土地,空氣裡有股乾燥的塵土氣息。這座城市對我而言不只是地圖上的座標,更是爺爺口中模糊而遙遠的鄉愁。十五天,我想丈量它的厚度,卻不知自己將跌入一場與時光交織的深談。
Thumbnail
2025/07/27
暮春四月,我背著行囊踏上北京的土地,空氣裡有股乾燥的塵土氣息。這座城市對我而言不只是地圖上的座標,更是爺爺口中模糊而遙遠的鄉愁。十五天,我想丈量它的厚度,卻不知自己將跌入一場與時光交織的深談。
Thumbnail
2025/07/16
飛機降落在仁川機場時,已是華燈初上。拖著行李跳上機場快線,車窗外首爾的夜色如潑墨般暈染開來,高樓的冷光與巷弄的暖黃交織流動。我深吸一口氣,混雜著泡菜微酸的空氣鑽入鼻腔——這座城市的氣息,竟如此鮮明 明洞的夜晚是永不疲倦的萬花筒。霓虹招牌爭先恐後地灼燒視
Thumbnail
2025/07/16
飛機降落在仁川機場時,已是華燈初上。拖著行李跳上機場快線,車窗外首爾的夜色如潑墨般暈染開來,高樓的冷光與巷弄的暖黃交織流動。我深吸一口氣,混雜著泡菜微酸的空氣鑽入鼻腔——這座城市的氣息,竟如此鮮明 明洞的夜晚是永不疲倦的萬花筒。霓虹招牌爭先恐後地灼燒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彼得好咖啡 彼得好咖啡內科洲子店是一個一直想去卻總是錯過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旁邊有星巴克、7-11、全家等選擇,或者是因為這家店經常客滿而無法入內。然而,今天下午的時間比較早,大約是兩三點鐘,店裡的客人並不多,這在假日尤其少見。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兩個空位,這次終於可以坐下來享受一杯咖啡。 美式咖啡
Thumbnail
彼得好咖啡 彼得好咖啡內科洲子店是一個一直想去卻總是錯過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旁邊有星巴克、7-11、全家等選擇,或者是因為這家店經常客滿而無法入內。然而,今天下午的時間比較早,大約是兩三點鐘,店裡的客人並不多,這在假日尤其少見。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兩個空位,這次終於可以坐下來享受一杯咖啡。 美式咖啡
Thumbnail
生活在車水馬龍的都會區,走累了,會想找個地方坐坐,咖啡廳是首選;肚子有點餓了,也會去咖啡廳;做功課、看書、打發時間、等人、借廁所、分享Wi-Fi、想找個地方轉換心情,大街小巷林立的咖啡廳,成了最佳的選擇。除了讓咖啡香氣醒腦之外,看著來到咖啡廳的客人,在國外旅行時,咖啡廳也是體會日常百態的最佳場所
Thumbnail
生活在車水馬龍的都會區,走累了,會想找個地方坐坐,咖啡廳是首選;肚子有點餓了,也會去咖啡廳;做功課、看書、打發時間、等人、借廁所、分享Wi-Fi、想找個地方轉換心情,大街小巷林立的咖啡廳,成了最佳的選擇。除了讓咖啡香氣醒腦之外,看著來到咖啡廳的客人,在國外旅行時,咖啡廳也是體會日常百態的最佳場所
Thumbnail
台北民生社區個體戶咖啡廳,是一個充滿獨特魅力的地方。這裡不同於繁華喧囂的商業區,而是散發著悠閒與溫暖的氛圍,吸引著許多喜歡悠閒品味生活的人們。走進這家咖啡廳,彷彿踏入了一個溫馨的家庭,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主人的用心和獨特品味。 首先,民生社區個體戶咖啡廳的裝潢設計簡樸中不失品味。走廊兩側擺放著各式各
Thumbnail
台北民生社區個體戶咖啡廳,是一個充滿獨特魅力的地方。這裡不同於繁華喧囂的商業區,而是散發著悠閒與溫暖的氛圍,吸引著許多喜歡悠閒品味生活的人們。走進這家咖啡廳,彷彿踏入了一個溫馨的家庭,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主人的用心和獨特品味。 首先,民生社區個體戶咖啡廳的裝潢設計簡樸中不失品味。走廊兩側擺放著各式各
Thumbnail
位在台北車站的明星咖啡館,開業超過一甲子歲月,獨家的俄羅斯風味套餐、咖啡,與麵包店各式精美的異國西點,獨特且深具歷史意義的飲食文化飄揚在內,這裡還是台北文人墨客最愛聚集的地方,深具歷史文化意義。
Thumbnail
位在台北車站的明星咖啡館,開業超過一甲子歲月,獨家的俄羅斯風味套餐、咖啡,與麵包店各式精美的異國西點,獨特且深具歷史意義的飲食文化飄揚在內,這裡還是台北文人墨客最愛聚集的地方,深具歷史文化意義。
Thumbnail
幾年前去了一趟京都,咖啡文化極為盛行,留下深刻印象。回國後在圖書館,無意間在架上看到一本書,講的是傳承三代的咖啡故事,書裡的一個別冊,記載了幾家台北市的咖啡店,引發我的好奇,展開一場按圖索驥、台北老咖啡店家散步之旅。
Thumbnail
幾年前去了一趟京都,咖啡文化極為盛行,留下深刻印象。回國後在圖書館,無意間在架上看到一本書,講的是傳承三代的咖啡故事,書裡的一個別冊,記載了幾家台北市的咖啡店,引發我的好奇,展開一場按圖索驥、台北老咖啡店家散步之旅。
Thumbnail
近期相當喜愛的台北咖啡店,捷運古亭站附近巷弄內的A Small Place,店面不大卻有好喝的澳式咖啡,早上開門營業的時間又相當早,還有供應麵包類的早餐,是適合晨型人小地方。
Thumbnail
近期相當喜愛的台北咖啡店,捷運古亭站附近巷弄內的A Small Place,店面不大卻有好喝的澳式咖啡,早上開門營業的時間又相當早,還有供應麵包類的早餐,是適合晨型人小地方。
Thumbnail
這咖啡就在內湖碧湖的邊上,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就算還是咖啡廳,也應該不是這個名字了。因為這幅畫是12年前畫的,記得他有一個凸窗很漂亮,所以很喜歡到哪裡去喝咖啡,他的咖啡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可能烘焙的比較重一點,所以有的時候甚至會有點心悸。 整個咖啡廳白色的,就很簡單。只有一些線條,倒是室內還有很多綠色
Thumbnail
這咖啡就在內湖碧湖的邊上,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就算還是咖啡廳,也應該不是這個名字了。因為這幅畫是12年前畫的,記得他有一個凸窗很漂亮,所以很喜歡到哪裡去喝咖啡,他的咖啡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可能烘焙的比較重一點,所以有的時候甚至會有點心悸。 整個咖啡廳白色的,就很簡單。只有一些線條,倒是室內還有很多綠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