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本文,你將收穫:
- 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即將在中國A股IPO的最新消息
- 他們在四足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營收結構與技術布局
- 對於台灣金屬加工、零組件供應鏈的可能啟示
🚀 宇樹科技正式啟動IPO程序
2025年9月2日,來自杭州的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預計在今年第四季(10月至12月)向大陸證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請,並將披露經營數據。這意味著,全球矚目的「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可能很快誕生。
事實上,宇樹早在7月18日就已啟動上市輔導程序,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這一步不僅是資本市場的信號,也象徵著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走出「概念階段」,開始接受資本與大眾的檢視。如果你還不知道宇樹科技是甚麼公司,請先參考:宇樹科技 x 人型機器人|從四足萌寵到價格革命,宇樹的機器人野心
📊 營收結構與市場定位
根據官方公告,2024年宇樹的產品營收比例如下:
- 四足機器人:65%
- 人形機器人:30%
- 零部件:5%
進一步拆解應用場景:
- 四足機器人:80%用於科研、教育與消費場景,20%投入工業巡檢、消防等應用。
- 人形機器人:目前仍全部集中在科研、教育與消費市場。
換句話說,宇樹的主力產品仍然是面向B端科研教育與C端消費市場的「四足狗」,但人形機器人已經占到三成收入,顯示出戰略轉型的決心。
💰 財務亮點:連續五年盈利
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創辦人王興興透露:宇樹年度營收已突破 10億元人民幣,而且自2020年以來已連續五年盈利。這在燒錢嚴重的機器人賽道上相當罕見,說明其成本控制、量產能力與市場定價策略相對成熟。
2025年,宇樹的工業機器人訂單金額更突破 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0%。其中,明星產品 G1 四足機器人貢獻了約六成營收。這些數據,都讓資本市場對它的IPO前景更有信心。
🤖 新品不斷:R1 與「芭蕾舞者」
除了財報上的亮眼表現,宇樹近期新品也備受矚目:
- 2025年7月:推出第三款人形機器人 「Unitree R1 智能伙伴」,售價僅約人民幣 3.99萬元。它具備多模態大模型功能、僅25公斤的輕量設計,標榜「人人都能買得起的人形機器人」。
- 2025年8月下旬:公開一款具備 31個關節的新型「芭蕾舞者」人形機器人預熱海報,強調動作流暢度與表演型能力。
這一連串的發佈,不僅展示了宇樹在技術積累上的進展,也透露出其戰略方向:把人形機器人從高不可攀的科研設備,推向消費市場與大眾娛樂應用。
📡 商業合作與生態布局
宇樹不僅靠產品銷售,還在積極拓展合作。2025年,公司與智元機器人共同中標中國移動旗下項目,標的金額約 4605萬元,內容涵蓋小型人形機器人、算力背包與五指靈巧手。這意味著它正在從單一產品製造商,轉向更完整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
🌏 對台灣產業的啟示
從台灣角度來看,宇樹IPO有幾個重要訊號:
- 量產能力決定勝負:宇樹能盈利,靠的是規模化生產與零部件在地化。台灣的金屬零組件廠(如減速機、鋁合金骨架、馬達外殼)若能切入人形機器人鏈,將有巨大機會。
- 消費化趨勢:R1售價壓低到不到4萬人民幣,幾乎逼近「高階電動機車」價格,代表人形機器人正快速走向民用化。台灣的電子代工與外殼加工廠,未來或有切入點。
- 資本市場加速:當中國出現「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台灣新創若能搭上AI或機器人題材,勢必也會獲得更多關注。
✨ 結語
宇樹科技的IPO,不僅是一間機器人公司的資本事件,更是整個產業「商業化落地」的重要標誌。當一家公司能連續五年盈利、同時持續推出低價人形機器人,意味著我們正站在下一個大規模產業轉型的門口。
對台灣來說,這不只是觀望中國的故事,而是提醒我們:金屬加工、精密零件與AI控制的結合,才是台灣機械業能否在未來十年找到新舞台的關鍵。
👉 讀到這裡的你,相信已經對「宇樹科技IPO」的脈絡有了全貌:從財務、產品到產業啟示。未來,這家公司是否能真正撐起「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旗號,將決定整個賽道的資本熱度,也牽動著全球供應鏈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