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針對兩檔在短期現金管理領域中備受關注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iShares 0-3 Month Treasury Bond ETF (SGOV) 與 Alpha Architect 1-3 Month Box ETF (BOXX)——進行全面的多維度分析。分析將聚焦於殖利率、總管理費與交易量等核心財務指標,並深入探討其背後所隱含的投資策略、風險屬性與稅務影響。
研究顯示,SGOV 是一檔被動追蹤短期美國國庫券的基金,以其極低的費用(0.09%)、龐大的資產規模($560 億美元)與極佳的流動性(日均交易量超過 1,200 萬股)而著稱,其收益(30-day SEC Yield 為 4.22%)與聯準會(Fed)的基準利率高度相關,並以每月配息形式發放,但非美國稅務居民需面對 30% 的預扣稅。
相較之下,BOXX 則是一檔主動管理的創新產品,其核心策略是運用「箱型價差(Box Spread)」期權來產生收益。儘管其淨總管理費用率(0.19%)較 SGOV 為高,且流動性相對較低(日均交易量約 86 萬股),但其收益性質為資本利得而非利息,這使其在稅務處理上具備顯著優勢,可避免利息配息所產生的預扣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BOXX 的 30-day SEC Yield 呈現負值(-0.19%),這是一個會計定義上的假象,與其年化總報酬率(約 4.8%)存在顯著矛盾,背後原因在於其收益來源不被傳統會計指標計入。
綜上所述,SGOV 適合尋求極低風險、高流動性與穩定月配息的投資者,可作為短期現金停泊的基石工具。而 BOXX 則適合追求稅務效率、對主動管理策略有所理解,且不依賴每月現金流的投資者,尤其適用於非美國稅務居民。

第一章:引言與基金概述
1.1 報告目的與範圍
隨著全球利率環境的變化,追求穩定、低風險收益的現金管理工具日益受到投資者關注。ETF 作為一種透明且具備交易靈活性的投資工具,在這一領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本報告旨在針對兩款廣受討論的超短期固定收益 ETF——SGOV 與 BOXX,進行一場深入的專業評析。報告的核心目的不僅是羅列其殖利率、總管理費與交易量等表面數據,更在於解構其背後的投資策略、收益會計處理、稅務影響與風險特徵,為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提供超越數據層次的關鍵決策洞察。
1.2 基金基本資料:SGOV vs. BOXX
SGOV:
- 全名: iShares 0-3 Month Treasury Bond ETF。
- 發行商: BlackRock(貝萊德)。
- 成立日期: 2020 年 5 月 26 日。
- 資產管理規模(AUM):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規模龐大,達 $560.3 億美元。
- 投資目標: 被動追蹤 ICE 0-3 Month US Treasury Securities Index,該指數由到期日小於或等於三個月的美國國庫券組成。
BOXX:
- 全名: Alpha Architect 1-3 Month Box ETF。
- 發行商: Alpha Architect。
- 成立日期: 2022 年 12 月 27 日。
- 資產管理規模(AUM): 截至 2025 年 8 月 29 日,規模約為 $74 億美元。
- 投資目標: 主動管理,旨在提供與追蹤 1-3 個月美國國庫券類似的收益,其主要投資策略是運用一種稱為「箱型價差(Box Spread)」的期權組合。
第二章:投資策略與收益來源之根本差異
2.1 SGOV:追蹤短期國庫券的被動型現金管理工具
SGOV 採用一種簡單而透明的被動投資策略。其基金經理人的主要職責是持有到期日極短(三個月以內)的美國國庫券,以精確複製其追蹤指數 ICE 0-3 Month US Treasury Securities Index 的表現。此類投資工具的收益來源單一且明確,即為其所持有的國庫券所支付的利息。當 Fed 進行升息操作時,短期國庫券的殖利率會隨之上升,SGOV 的收益率也將同步提升。反之,當 Fed 啟動降息週期時,其收益率則會隨之下降。這種策略的優勢在於其極高的透明度與可預測性,其信用風險幾乎為零(美國國債),而其有效存續期間(Effective Duration)僅約 0.09 年,代表其利率風險也極小。
2.2 BOXX:運用「箱型價差」期權策略的主動型收益基金
與 SGOV 的被動策略截然不同,BOXX 是一檔主動型 ETF,其收益並非來自傳統的債券利息。基金的核心策略是建構一種在期權市場中被稱為「箱型價差」的複雜衍生品組合 4。一個完整的箱型價差由四個期權組成,即一個合成多頭(買入一個看漲期權、賣出一個看跌期權)與一個合成空頭(賣出一個看漲期權、買入一個看跌期權),這四個期權具有相同的到期日但不同的履約價格。
這個策略的精髓在於,其回報與標的資產(例如 S&P 500 指數)的價格變動完全無關 4。該期權組合的到期價值是一個固定值,等於兩個合成部位履約價的差額。基金的獲利則來自其到期價值與建構成本之間的差額。這種收益的性質類似於零息債券,是一種以資本利得形式實現的預期報酬,而非傳統的利息或股息收入。由於其報酬來源與利率沒有直接關係,BOXX 聲稱即使未來進入降息週期,其收益率仍能維持穩定。
2.3 兩種策略對收益性質、穩定性與風險的影響
SGOV 與 BOXX 的根本性差異,導致了其在收益性質、穩定性與風險特徵上的顯著不同。SGOV 的收益是直接的「利息」,其金額會隨當前基準利率的變動而波動。這種收益來源透明且容易理解,但其回報無法脫離貨幣政策的影響。
反觀 BOXX,其收益是基於期權市場的「資本利得」,這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收益形式。雖然其目標是複製短期國庫券的表現,但其背後的金融邏輯卻是利用期權市場中的「隱含利率(Implied Interest Rate)」進行套利。這解釋了為何其報酬率在降息環境下仍能維持穩定,因為期權利差可能反映了與 Fed 基準利率不完全同步的市場預期。
然而,這種策略也引入了新的風險。儘管箱型價差理論上是市場中性的,但其複雜性高於被動式債券投資,且交易本身涉及操作風險。最值得注意的是,SGOV 的信用風險源自美國政府,而 BOXX 的期權交易則是由期權清算公司(OCC)擔保。OCC 的 S&P Global 信用評級為 AA,雖然極高,但仍低於美國國債的最高信用等級。此外,OCC 被指定為「系統重要性金融市場設施(SIFMU)」,這既凸顯了其在美國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暗示了其可能存在的系統性風險,這是一個 SGOV 投資者無需擔憂的層面。
第三章:核心財務指標深度對比與分析
為了提供一個清晰的對照視圖,以下表格整理了 SGOV 與 BOXX 在多個關鍵財務指標上的數據:

3.1 殖利率與總報酬率:解析表面數字背後的真實報酬
從上表可見,SGOV 的 30-day SEC Yield 為 4.22%,與其年化總報酬率 4.71% 相符,這是一個傳統且易於理解的指標。其殖利率是 ETF 所持有的債券利息收益的年化體現,並按月配發 2。
然而,BOXX 呈現出的指標卻極具迷惑性:其 30-day SEC Yield 為負值 -0.19%,但其年化總報酬率卻高達 4.8% 或甚至在歷史上能穩定維持在 5% 以上。這種表面上的矛盾,是其投資策略會計處理的直接結果。
SEC Yield 旨在衡量基金在扣除費用後所產生的「淨投資收入」。對於 SGOV 這類基金,其利息收入被明確地定義為投資收入。但對於 BOXX 而言,其收益來自期權策略所產生的資本利得。在會計上,這些資本利得不被歸類為「投資收入」,而是計入基金的淨資產價值(NAV)中。因此,在計算 SEC Yield 時,BOXX 的收益部分被剔除,但其總管理費用(0.19%)卻被完整計入,這導致了 SEC Yield 呈現出負值。
這條邏輯鏈清晰地說明了一個重要現象:傳統金融指標在面對非傳統、新興投資策略時的局限性。投資者若僅憑 SEC Yield 來判斷 BOXX 的表現,將會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衡量 BOXX 真正表現的唯一準確指標是其總報酬率(Total Return),因為這個數字完整反映了其資產淨值的增長,無論收益是以資本利得還是利息的形式實現。
3.2 總管理費用:成本效益與管理複雜度的權衡
SGOV 的總管理費用為 0.09%,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作為一檔被動型基金,其策略簡單、管理成本低,這使其能夠以極低的費用為投資者提供與短期國債市場一致的報酬。
BOXX 的淨總管理費用為 0.19%,高於 SGOV 逾一倍。這項費用差異並非偶然,而是兩種不同商業模式和策略複雜度的直接體現。BOXX 的箱型價差策略需要專業的主動管理團隊來執行和維護,這類複雜的衍生品交易涉及更高的營運成本,因此較高的費用是其策略的必要成本。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代表著一個權衡取捨:SGOV 的低費用率是其被動策略的自然結果,它將市場的透明度與低成本傳遞給了投資者。而投資者在選擇 BOXX 時,所支付的較高費用是為了換取其獨特的稅務優勢和對利率變動的低敏感性。
3.3 交易量與流動性:市場深度對交易執行的影響
SGOV 龐大的資產規模 ($560 億美元) 與驚人的流動性(日均交易量超過 1,200 萬股)2,顯示其已成為市場上最主流的短期現金管理工具之一。其極佳的流動性意味著投資者可以輕鬆進行大額交易,且滑價(slippage)風險極低。
相較之下,BOXX 的資產規模 ($74 億美元) 與日均交易量(約 86 萬股)雖然正在成長,但與 SGOV 相比仍有顯著差距。這表明 BOXX 在市場中的定位仍是一個相對利基的產品,其流動性相對較低。對於追求極致流動性或需要進行巨額資金調動的機構或高資產淨值投資者而言,SGOV 仍然是首選。
第四章:關鍵考量與投資人實質影響
4.1 稅務考量:配息稅與資本利得稅的重大區別
這是 SGOV 與 BOXX 之間最關鍵的區別之一,尤其對於非美國稅務居民(如台灣投資者)而言。SGOV 的收益來自美國國庫券的利息,對於海外投資者,這些利息會被美國國稅局依據稅法預扣 30% 的稅款。這種預扣稅會大幅降低投資者的最終淨報酬。
相反,BOXX 的收益是來自期權策略的資本利得,其在會計上屬於資本增值而非股息或利息。因此,BOXX 在持有期間不進行配息,而是在投資者賣出時才產生資本利得。這使得其收益不屬於美國預扣稅的範疇,從而大大提升了其稅務效率。從投資者實際淨報酬的角度來看,BOXX 儘管總管理費用較高,但其稅後收益可能遠高於 SGOV。這是 BOXX 能夠吸引特定投資群體的關鍵所在。
4.2 風險評估:利率敏感性、信用風險與期權策略風險
- 利率敏感性: SGOV 的收益率與 Fed 的貨幣政策緊密相關,若未來進入降息週期,其收益將不可避免地降低。BOXX 的收益來源與期權利差相關,其回報在降息環境中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
- 信用風險: SGOV 投資於美國國債,被認為是無信用風險的投資標的。BOXX 的箱型價差交易由 OCC 擔保,該機構擁有 AA 信用評級,其信用風險雖然極低,但仍高於美國國債。這表明兩種基金在基礎風險上存在本質差異。
- 策略風險: SGOV 的被動策略風險可預測。BOXX 的期權策略雖然旨在消除市場波動風險,但其複雜性、操作風險以及在極端市場情境下策略可能失效的風險,都高於 SGOV。
第五章:綜合結論與投資建議
5.1 SGOV 與 BOXX 核心優劣勢總結
SGOV 的核心優勢在於其極低成本、極高流動性與極高安全性。它作為一個被動型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最直接、最透明、風險最低的短期國債市場工具。其缺點是收益直接受利率影響,且對非美國投資者存在顯著的稅務劣勢。
BOXX 的核心優勢則在於其稅務高效性與對利率變動的低敏感性。其創新的期權策略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條不同於傳統債券基金的收益路徑,尤其對於追求稅務效率的海外投資者而言,其無預扣稅的特點使其在稅後淨報酬上極具吸引力。然而,其缺點是費用較高、流動性較低,且策略更為複雜,需要投資者具備更高的理解能力。
5.2 針對不同投資者屬性的選擇建議
- 適合 SGOV 的投資者: 追求絕對安全、極佳流動性,且對每月穩定現金流有需求的投資者。這也包括那些在美國境內無稅務負擔的投資者。SGOV 是應急備用金、短期現金停泊或大額交易的理想選擇。
- 適合 BOXX 的投資者: 高資產淨值、對稅務效率高度敏感、對主動管理和期權策略有深入理解的投資者。對於非美國稅務居民而言,如果其主要目標是最大化稅後淨報酬,BOXX 可能是一個比 SGOV 更優的替代方案。
5.3 未來趨勢展望
在全球利率可能進入下行週期的大背景下,市場對能夠維持穩健收益的替代性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BOXX 這類以稅務效率和策略韌性為賣點的創新產品,預計將會吸引更多尋求多元化收益來源的機構與高資產淨值投資者。然而,SGOV 因其簡單、透明、低成本的本質,仍將是廣大投資者進行短期現金管理,以及作為資產配置基石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