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類別不平衡(Class Imbalance)是機器學習中常見且重要的問題,尤其在少數類樣本數量遠小於多數類時,模型容易偏向多數類,導致少數類識別效果差。常用的處理方法包括資料層面和算法層面技術。
常用處理類別不平衡方法:
1. 資料層面方法• 過採樣(Oversampling)少數類 複製少數類樣本或用合成方法增加少數類數據。常用技術:
• SMOTE(合成少數類過採樣技術):基於特徵空間鄰近點生成合成樣本,避免複製引起過擬合。
• ADASYN:基於數據密度自適應地生成合成樣本,聚焦難分類區域。
• 欠採樣(Undersampling)多數類 隨機刪減多數類樣本數量,達平衡數據分布。缺點是可能丟失有用信息。
• 可搭配聚類方法進行更智能欠採樣。
2. 算法層面方法
• 調整類別權重(Class Weights) 在模型訓練中給予少數類更高權重,使模型更重視少數類樣本。許多機器學習算法(如隨機森林、XGBoost)支持類別權重調整。
• 調整決策閾值(Threshold Tuning) 改變分類器概率閾值,平衡精確率與召回率,提升少數類識別。
3. 集成方法
• 利用多個弱分類器組合成強分類器(如隨機森林、提升樹),通過投票和加權提升少數類識別能力。
4. 評估指標選擇
• 採用對不平衡數據敏感的指標,如F1分數、召回率(Recall)、AUC-ROC等,避免單一準確率誤導。
簡單比喻:
類別不平衡處理就像在森林中找稀有的珍禽,用多種策略幫助模型更好發現稀有類型。
總結:
類別不平衡處理方法包含過採樣、欠採樣、類別權重調整、決策閾值調整和集成學習技術,配合適當評估指標,能有效提升少數類識別能力和模型整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