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 人紀系列-針灸 第一篇
- 針灸的使用時機
- 針灸的禁忌
- 針灸的急救法
火罐的使用時機
我們今天第一天上課,那個(內容)以後慢慢就提到了。我的目標,是把你們當成通通不懂、完全沒有根基的來講。因為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層次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是從頭開始講。過去針灸的起源、發源歷史,我們不浪費時間講,大家從書上就看得到。我們要講的一切,是書上沒有的地方。
針灸,我們用中藥來說的話……過去呢,到底什麼時候我們要用針灸?有幾個大原則,在某些狀態下我們一定要用針,但在幾種狀態下,我們就不用針。所以第一天呢,先講禁忌。我們在病人氣血大虛的時候,所謂氣血大虛,比如他重病、剛剛失過很多的血,人完全沒有元氣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是不下針的。還有呢,針和灸不太一樣,我先講「針」。在剛行完房事以後不針;運動過後,你跑步、劇烈運動流了大汗以後,也不針;喝酒以後,酒醉了,我們也不針(但我們有醒酒的方式)。所以基本上一個大原則就是說,人在虛的時候、元氣不夠的時候,我們是不下針的。
除了這種禁忌,在治病的時候,我們的針可以用在所有的經絡上面。從感冒、所有的頭痛、胃痛、內科病、癌症,甚至到衰竭,不管它什麼病都可以用針灸。中國在學針灸的時候,一定要把中藥的部分忘掉。過去有所謂「針醫」,是獨立一個部門,專門研究針灸。你們一定要學到用針灸就可以治好病,實在沒有辦法,後面我們再用經方來治。你不能說「我會經方,針灸就不用」,或者「我會針灸,經方就不用」,都不行。所以我們在教經方的時候,要把針灸全部忘掉,研究如何用一劑湯藥把脖子僵硬、五十肩去掉。等到「人紀班」最後結束的時候,我們再把兩者混在一起用,看如何「針藥並施」。
所以針灸太微妙了,我們先不談中藥。現在講「灸」。你看那個「灸」字,是一個「久」在一個「火」的上面。過去我們是用艾絨,為什麼會找這個「艾」呢?因為在古代部隊裡面,軍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野外開拔時找到補給,除了食物,最重要的就是水。那中醫怎麼找到水?就用艾草。這個艾是到處都有的,你再艱難的環境它都能生長。
部隊開拔到一個荒原上面,軍醫就教他們如何辨認艾草,收集起來,用扇子搧,然後放火一燒。你看它的煙是往上走,但艾的藥性是向下的,它會去找水,找到地下的水脈以後,煙就從地裡往上冒。所以你的兵就找到水了。我們為什麼叫「人紀」?我就是要教各位一個大原則:如何「站在外面看到裡面」。從這個艾的藥性,你就知道為什麼要灸,它的藥力是往下的。在病人正氣不繼、氣血大虛、動都不能動的時候,我們常常用灸,因為扎針可能會傷元氣。
灸法有幾種。第一種最普遍的是「隔薑灸」。我們拿新鮮的生薑,切一片像現在50元硬幣那樣大小厚度,上面用牙籤戳幾個洞。然後拿一撮艾絨,放在手掌心,兩手把它搓揉成一團緊實的艾團。這個艾團放在一片生薑上,這樣一個單位,我們稱之為一「壯」。比如說灸五壯,就是燒五個這樣的艾團。灸的時候,生薑片不用換,點燃艾團,慢慢燒到感覺溫熱就可以拿掉。旁邊要放一個裝了水的碗,因為艾團溫度很高,熄滅時才不會讓容器破裂。我們灸的話,是灸單不灸雙,取它的陽數,像三、五、七、九壯,因為艾的本性是純陽的。
如果遇到重病,我們常常會灸比較多壯,例如有個穴道叫「膏肓穴」,灸個上百壯,在中醫紀錄裡「無所不療」。灸的時候如果皮膚起了水泡,處理很簡單,拿消毒過的針,從水泡旁邊的正常皮膚刺進去,再把水慢慢按壓排出來,這樣皮膚會癒合得很好,不會有疤。
第二種是「隔鹽灸」,就是隔著鹽巴。比如說在肚臍(神闕穴)上灸。把海鹽或青鹽(非精煉鹽)用鍋子炒過,炒到變成淡紅色,這就是熟鹽。然後把鹽鋪滿在肚臍上,再把艾團放上去灸。神闕主治很多寒性病症,簡單來說,消化不良、吃什麼排什麼就是「寒」,而排泄物很臭的就是「熱」。灸我們用在寒症會比較多。
第三種是「隔蒜灸」。用那種整顆的獨頭蒜,切片後隔著灸。我們常用在肺部的問題,因為大蒜色白、味辛辣,色白入肺、辛辣也入肺。
再來,講一個重要觀念:「病進」與「病退」。病在加重的時候,症狀(比如疼痛或紅腫)一定是沿著四肢的末梢,往身體中心的方向走,這叫做「病進」。反之,如果症狀是從身體中心往四肢末梢移動,例如本來是肩膀痛,針灸後變成手臂在痛,這其實是「病退」,代表快好了。當病在退的時候,處方和穴位都不能改;但如果病還在進,就代表你(醫生)的治療是錯的,一定要反省。
例如臨床上,病人手上有傷口,一道紅絲沿著手臂往身體方向延伸,這就是「病進」。我們就在紅絲的盡頭放艾絨去灸,灸完兩三壯,你會看到那條紅絲退後了一截,然後再往前灸,一直把它灸回到傷口處。這對毒蛇、毒蟲咬傷,甚至破傷風都很有用。
還有,像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我們也有燒灼的方式。如果皰疹是帶狀延伸,就在它的頭跟尾用艾絨灸,把它截斷。如果是圍成一圈,就用灸把整個病灶包圍住。過去還有一種方法,是把蜘蛛網平鋪在皰疹上,點火瞬間燒灼。現在我們可以用棉花,抹上一點凡士林幫助附著,再點火燒,燒一次就好。同時也可以內服「全蠍粉」,就是將整隻蠍子烤乾磨成粉,效果很好。
最後,灸的原則。一般「熱症」不灸,像感冒發高燒。再來,流汗很多的地方不灸,比如頭頂、腋下、手掌心。眼睛周圍也不灸,這是一個common sense。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給大家一個觀念和使用的時機。之後我們在介紹十二經絡的時候,每個穴道的特性、使用時機、怎麼下針、怎麼用灸,我還會重複講,我不怕重複,只怕你們學不好,一定要把這個傳承下去,這樣我才可以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