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前端工程師,原來是踏上放棄之路(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是一個我決定轉職前端工程師,結果不得不面對原始內心恐懼的故事。

我七月初的時候,剛上完四個月的網頁開發前端培訓營,是勞動部「產業新尖兵計劃」跟商研院合作開的課,每個月還有學習獎勵金,主要是鼓勵 15-29 歲失業青年學習新技能,轉職前端工程師。(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看看產業新尖兵有哪些課程!)

會上這個培訓營,是因為對前一份產品管理師的工作不太滿意,身兼多職、臨時事項跟各種人際溝通,讓我難以專注於我真正有興趣、感到意義的事情:網頁產品本身。我決定去上實體課,想著如果有了技術能力,就能直接把網站做出來,不用像以前上班的時候一樣,要一直催工程師做這做那,但我自己卻沒有實質的產出,當然產品管理絕對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是我個人不喜歡這種工作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跟我男友有個長期的夢幻目標:去日本生活。他本身就是工程師,也建議我身為一個外國人,當技術人員可能是最佳選項,寫程式比其他工作更有可能獲得遠端機會,也不會被太要求日語溝通能力,薪水也相對好,加班還比其他職位少。我完全被說服了,這聽起來超棒的啊!我確實很想去日本生活,但一直不知道要靠什麼途徑怎麼達成,現在,我只要會寫程式就可以突破這個困境,這條路在眼前變得很清晰可行,非常誘人。

結果,我就真的乖乖地上了四個月的課,從 HTML、CSS、JavaScript 學起,最後一個月組隊做了一個經典的電商平台團體專案。這個專案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出社會」,為什麼做對的事還是會被人討厭、為什麼要跟這麼難溝通的人合作 ...,但這不是今天想要思考的事情,下次有機會再說說心得。

我在培訓前期非常認真,老師教得很仔細,會耐心引導我們思考,我也很幸運的遇到兩位也超級認真又聰明的同桌,正向能量彼此互相影響,感覺好像照這個步調下去,一定會學得很好。然而後期的情況可說是急轉直下,因為是免費課程,許多學員並非專注在轉職工程師的目標,僅是來「上個課看看」,班上的學習氣氛越來越糟,老師似乎被學員的消極影響,開始轉用激將法,但或許是力道過猛,許多學員被打擊後反而更沒信心,隨著時間越接近結訓日,那種正向希望的感覺,漸漸轉變成了「生存恐懼導向」的培訓營,「什麼樣的作品才能讓我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要在多短的時間內熟練什麼能力,才不會被 AI 取代」、「轉職菜鳥要投一百份履歷才算是有認真」。

自認內心強大的我,也漸漸失去動力,最後的專案只用最低程度的努力應付過去(雖然結果還是全組貢獻度最高)。結訓後,原以為脫離了培訓營的環境,可以重新振作,但卻還是每天都意興闌珊,打個一兩行就想把電腦關起來。但我不想承認這種狀態,我不可能花四個月換來這種結果!於是我決定就算沒動力,告訴自己至少完成一件事就好,今天就切一個頁面、或是投幾封履歷、或是完成一個超小功能也沒關係,這樣應該可以從小小的成就感慢慢累積,有時候先做下去就會有動力了!

其實這個做法很棒吧?我也沒有很強硬的逼自己一定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事情,沒有過度施壓給自己,但我還是失敗了,我只要一天有寫程式、有努力,我隔天就會整天躺著,然後到晚上夜黑風高的時候邊哭邊說服自己:「這只是暫時的,這是因為你都把工作想得太可怕,一直擔心自己沒辦法很快做好對吧?所以就算每天只寫一點點功能還是會很不安,但其實沒有那麼可怕的!還是有職缺、還是有人願意帶菜鳥的,而且你那麼聰明,慢慢來沒關係,一定會有好結果的!!」然後隔天就能再振作一點,再隔天又重複一樣的內耗。

就這樣過了兩個禮拜,我的專案幾乎毫無進度,每天都在懷疑中度過。我不得不開始思考,我到底為什麼不想寫?

--

不小心就寫太多了,因為故事真的很長!這篇先分享嘗試轉職的過程,下篇文章繼續說說後來放棄的原因和思考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ra 一天想一件事
2會員
7內容數
這裡是有心得的日記。 我的腦袋,一天就只能想一件事,但至少一天要想一件事。我對於這種事情,是這樣想的,你覺得呢?
2024/12/13
讀了各種時間管理的書,用了各種計畫管理工具,結局是永無止盡的效率和生產力焦慮?
2024/12/13
讀了各種時間管理的書,用了各種計畫管理工具,結局是永無止盡的效率和生產力焦慮?
2024/07/31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嘗試早起一百次,失敗一百零一次呢? 是的,沒辦法早起的人,沒理由早起。
2024/07/31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嘗試早起一百次,失敗一百零一次呢? 是的,沒辦法早起的人,沒理由早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剛開始學前端都是跟著六角的課程進度走,雖然知道自己不會的技術很多,但至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會定期產出結果,當時的焦慮來源只覺得時間總是不夠,殊不知真正踏入實務工作後,除了焦慮時間不夠之外,甚至還有點迷失了方向。 轉職後的公司僅一人前端,我沒有 mentor 帶領,也找不到可以效仿學習的 Ro
Thumbnail
剛開始學前端都是跟著六角的課程進度走,雖然知道自己不會的技術很多,但至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會定期產出結果,當時的焦慮來源只覺得時間總是不夠,殊不知真正踏入實務工作後,除了焦慮時間不夠之外,甚至還有點迷失了方向。 轉職後的公司僅一人前端,我沒有 mentor 帶領,也找不到可以效仿學習的 Ro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