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對話到飲食習慣,看見文化差異與多元價值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今天讀到商業周刊的專文報導【在台日本人驚訝:台灣人,變胖、薪水都能在日常對話自然說出來】,內容取材自《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日本媽媽的台灣在地生活雜記》一書。作者描述了在台灣生活時,因台日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不適應感和日常生活困擾。

圖片出處:商周網站

圖片出處:商周網站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代在台師大修習法文的經歷。當時有位正在台灣學中文的法籍老師曾在課堂上表達驚訝,她不理解為什麼中文教材的對話內容會包含詢問陌生人職業和年薪等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另外,在設計法式菜單的課堂活動中,這位法文老師也很意外全班台裔學生都設計了五道式的豪華法式大餐,而不是她預期的清淡簡餐。


類似的文化衝擊也發生在其他情境中。一位與德國人結婚並定居海外的學姊曾告訴我,她不理解為什麼德國丈夫在申報所得稅時,會堅持繳納宗教稅。


我認為,身處異國時必然會深刻感受到與自身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以開放的心態去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既是旅居海外的樂趣,也是累積珍貴人生回憶的難得機會。在不與個人核心價值觀產生衝突的前提下,嘗試融入異國文化環境,更能為人生經驗增添豐富的色彩。

圖片創作:ChatGPT

圖片創作:ChatGPT


圖片創作:ChatGP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nny Hsu的沙龍
275會員
384內容數
Jenny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7
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於 2025 年 8 月 31 日刊出一篇題為 “Taiwan’s deadly mix of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的報導,指出:2022 年台灣交通事故高達 37.5 萬件,造成 3000 多人死亡,另有逾 38 萬人受傷
Thumbnail
2025/09/07
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於 2025 年 8 月 31 日刊出一篇題為 “Taiwan’s deadly mix of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的報導,指出:2022 年台灣交通事故高達 37.5 萬件,造成 3000 多人死亡,另有逾 38 萬人受傷
Thumbnail
2025/09/03
如果你現在正處於18到32歲,對未來感到迷惘,請相信我,你並不孤單,因為我們都走過同樣的道路。大多數18歲的考生在選填大學志願時,都是根據分數來決定,很少有人非常清楚自己大學畢業後想從事什麼職業。就連我也是如此——雖然父母非常希望我考上臺師大英語系,但我很幸運地進入當時心中第一志願政大外交
Thumbnail
2025/09/03
如果你現在正處於18到32歲,對未來感到迷惘,請相信我,你並不孤單,因為我們都走過同樣的道路。大多數18歲的考生在選填大學志願時,都是根據分數來決定,很少有人非常清楚自己大學畢業後想從事什麼職業。就連我也是如此——雖然父母非常希望我考上臺師大英語系,但我很幸運地進入當時心中第一志願政大外交
Thumbnail
2025/09/02
當你讀到 “It’s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 more”(吾愛凱薩,更愛羅馬)這句話時,是否感到一頭霧水,彷彿二丈金剛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2025/09/02
當你讀到 “It’s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 more”(吾愛凱薩,更愛羅馬)這句話時,是否感到一頭霧水,彷彿二丈金剛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回台灣後去看醫生。醫生閒聊問:「妳回到台灣之後,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啊?」我答:「不會耶,適應得挺好的,簡直一秒鐘適應,完全沒有不習慣的地方。」醫生:「果然豬回到了豬圈還是豬。」
Thumbnail
回台灣後去看醫生。醫生閒聊問:「妳回到台灣之後,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啊?」我答:「不會耶,適應得挺好的,簡直一秒鐘適應,完全沒有不習慣的地方。」醫生:「果然豬回到了豬圈還是豬。」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