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商業周刊的專文報導【在台日本人驚訝:台灣人,變胖、薪水都能在日常對話自然說出來】,內容取材自《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日本媽媽的台灣在地生活雜記》一書。作者描述了在台灣生活時,因台日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不適應感和日常生活困擾。

圖片出處:商周網站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代在台師大修習法文的經歷。當時有位正在台灣學中文的法籍老師曾在課堂上表達驚訝,她不理解為什麼中文教材的對話內容會包含詢問陌生人職業和年薪等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另外,在設計法式菜單的課堂活動中,這位法文老師也很意外全班台裔學生都設計了五道式的豪華法式大餐,而不是她預期的清淡簡餐。
類似的文化衝擊也發生在其他情境中。一位與德國人結婚並定居海外的學姊曾告訴我,她不理解為什麼德國丈夫在申報所得稅時,會堅持繳納宗教稅。
我認為,身處異國時必然會深刻感受到與自身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以開放的心態去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既是旅居海外的樂趣,也是累積珍貴人生回憶的難得機會。在不與個人核心價值觀產生衝突的前提下,嘗試融入異國文化環境,更能為人生經驗增添豐富的色彩。

圖片創作:ChatGPT
圖片創作:ChatG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