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提到台積電廠務電力工程師的專業職務內容,這篇則是要聊聊專業以外的工作內容。專業以外的工作到底是什麼?該不會是訂飲料吧?
簡單來說,工作內容可以分為「專業領域」以及「業務」。「業務」兩個字概念非常模糊,可以想成系統專業工作以外的事情都能被歸類到業務。但並不是說業務就不會用到專業技能。打個比方:一名水電師傅執行施工配線是他的專業領域工作,除了這個專業領域工作之外,他還必須教導新人,傳承技能。教育訓練必定會用到專業知識,但「教育訓練」這件事情會被歸類到「業務」。
了解「業務」兩個字的概念後,就來看看業務有哪些吧!以下列出4個供參考(實際不只這些):節能、環安衛ESH、教育訓練、Cost管理。實際上,這四項業務並不是只有電力工程師才會做,在其他部門也有這些業務工作,甚至其他公司都會有這些工作內容,因此這些業務可以想像成大學的通識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秘密,你想的到的、上網能查到的,內容不外乎就那些。
結論:工程師肩上背負的不僅是系統的專業工作,還另外要負責幾項業務,可以說是把一個人的時間軸都填滿了。如果你只想著要負責專業領域,基本上不可能。
近年來各國越來越推崇ESG,因此節能顯得相當重要,不僅為企業省成本,也是一種永續經營的概念。能做到節能的手段非常多,最簡單的思維就是導入更高效率的設備,舉例來說,使用LED燈管取代螢光燈管,電費就能減少。因此節能這項業務就是專門找出各種節能可能性並執行之。
ESH是一個非常大的議題,大概可說是最龐大的業務。舉例來說,把日光燈換成 LED、垃圾要分類回收,這些就是在做「環境管理」。化工實驗課要穿實驗衣、防護眼鏡,電機系實驗要拉掉總電源才動手,這類安全性作業這都是「安全規範」。長時間在實驗室可能會吸入揮發物,所以要開抽風;或是避免待在噪音環境太久,這都是保護「衛生健康」的措施。在工廠裡,環安衛規範更嚴格,因為規模和風險都大得多。在電力工程中,碰到高壓設備如果沒有 SOP,一個失誤就可能發生電弧閃光,後果非常嚴重;而舊燈管含汞,不能隨便丟,要有正規回收流程,這就是環安衛在環境層面的要求。
要看待「環安衛」,可以把它當作是 把生活裡那些常識化的「安全觀念」,放大到專業產業規模。這樣就能理解:環安衛是讓一個龐大系統「安全、永續、不出事」的必要基礎。
教育訓練就不用多說了,簡單來說就是知識傳承,一個公司要永續經營,勢必要有人接手前輩的工作,教育訓練就是在做公司內部的人才培育。
Cost管理:一個單位要正常運作,必須先編列未來的預算,以及審查今年度部門的實際花費。Cost反映了一個單位的工作狀況,如果這個單位今年都沒有花錢,也沒有編列明年預算,怎麼想都很奇怪吧?代表這單位沒在做事。反過來說,一個單位花費超過當初所編列,代表之前沒有確實評估,這樣的胡亂花費會擠壓到其他部門的預算。
總結,一個單位的運轉,不光只是靠專業的本質學能,還要兼顧雜七雜八的瑣事,在這種什麼都要兼顧的工作環境下,而非單純只做一件事情,我想這就是台積電規模迅速茁壯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