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成功調薪近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故事背景

伴侶的工作是機電工程業,公司負責機電5大系統(電力、弱電、自來水給水、污水排水、消防系統) 的工程圖配置,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通常每個人會比較專精某一項系統,其他系統就會很弱;伴侶是比較深入了解二項系統,其他系統略懂略懂,他曾經被主管說過工作很投入。


他對自己要求高也比我聰明,遇到不懂的就積極去找出答案,是屬於擅長橫向學習發展的人,前陣子因為某一專案的同事能力太差,甚至糟糕到很多人都向公司抱怨,伴侶常常要幫忙多做或收拾對方的爛攤子,他覺得很受不了,一陣子都無法解決,便和公司提出離職。


他的經理想挽留他,但好像抓不到他的痛點;過幾天後收到公司高層的訊息想跟他談,對方提出:

1. 看伴侶想加薪多少提出來
2. 調離讓他很頭痛的同事離開專案
3. 工作內容調整,他要負擔原來同事的一些工作,也要更高頻率和外部廠商開會 (他算喜歡只是會擔心溝通能力不足)


我覺得這是大好的機會,我之前提離職時,只是被動的被調薪而已,但現在發球權在他身上。


他在這間公司待了4年多快5年,有累積一些績效和能力,加上公司看起來也很想留他。

原本他的薪資是55,800,我建議他可以開 63,000 - 65,000。

伴侶的個性比較木訥也稍微缺乏自信,要他接受跟公司開這個數字也是很難得他願意 XD


除了調薪以外,他另外提出希望自己的電腦能連網路,因為公司怕資料外流,同事的電腦都是沒有網路的!!只有經理或是專門連網的位置才有網路,沒有網路跟廠商溝通只能用個人手機真的很麻煩。


🍎 過去與現在

伴侶首次薪資超越我,我覺得很開心 !


5-6年前,想當初二人還在租一間公寓5樓的4坪小套房時,一天看新聞中提到:「舉例來說雙薪家庭平均月入10萬balabala」

那時雙方的收入離10萬還有些距離,我心裡不是滋味的想,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雙薪真的是平均月入10萬嗎?


隨著時間推移,現在兩人相加13萬多,默默的也超過當時以為很遠的10萬了。


很開心他公司選擇了高標的 65,000加上伙食津貼 1,800,成功調薪至66,800!

多了1萬1,調薪 19.7%🎉

他想要的網路公司也同意給他,我笑說他是擁有特權的人XD


🔥 總結大幅調薪成功的因素:

1. 成為公司裡的稀缺人才

2. 有認同你能力的主管

3. 勇敢提出想要調薪的數字


祝福大家都能越來越接近心裡想要的數字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慢姊姊🥚好好理財・好好生活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分享好慢姊姊如何省錢、存錢的方式,慢慢累積存款,10年後達成買房目標!
2024/02/04
去年最大的收穫是,正視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同時想辦法讓自己繼續學習成長、讓未來的薪資有更多上升空間。在職場中,英文能力通常是提升薪資和職涯發展的一個籌碼。因此,透過相關課程提升英文能力,不僅可以增進競爭力,也能夠有更多發展機會。
Thumbnail
2024/02/04
去年最大的收穫是,正視自己真正渴望的事情。同時想辦法讓自己繼續學習成長、讓未來的薪資有更多上升空間。在職場中,英文能力通常是提升薪資和職涯發展的一個籌碼。因此,透過相關課程提升英文能力,不僅可以增進競爭力,也能夠有更多發展機會。
Thumbnail
2023/11/26
走技職體系也可以擁有百萬年薪,這在20年前的我是無法想像的。 以前的觀念都是要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好像才有未來? 要達到百萬年薪,普遍認知都是要科技業工程師、機師、律師、醫生,好像才能達成。 好慢姊姊本身也是技職體系出來的,雖然目前還沒百萬年薪,但也是以此為目標努力中💪🏻
Thumbnail
2023/11/26
走技職體系也可以擁有百萬年薪,這在20年前的我是無法想像的。 以前的觀念都是要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好像才有未來? 要達到百萬年薪,普遍認知都是要科技業工程師、機師、律師、醫生,好像才能達成。 好慢姊姊本身也是技職體系出來的,雖然目前還沒百萬年薪,但也是以此為目標努力中💪🏻
Thumbnail
2023/11/19
曾經在一份工作提離職時,被調薪11.6%,這個%數算滿高的! 以平均調薪幅度資料來看,一般的幅度大概介於2-6%之間。 為什麼老闆願意給我11.6%的調薪呢?
Thumbnail
2023/11/19
曾經在一份工作提離職時,被調薪11.6%,這個%數算滿高的! 以平均調薪幅度資料來看,一般的幅度大概介於2-6%之間。 為什麼老闆願意給我11.6%的調薪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遇到一個難題。   到新公司已經二個月,以邏輯來說我算是新人,但以系統軟體來說算是有一定的概念及觀念,而公司是新公司,同事幾乎都是新進或是年紀很輕的工程師。   而最資深的工程師是一位很年輕的弟弟先稱他為Jack,他進公司二年了,再來是一位APP工程師及UI/UX工程師也待超過一年,而其
Thumbnail
最近遇到一個難題。   到新公司已經二個月,以邏輯來說我算是新人,但以系統軟體來說算是有一定的概念及觀念,而公司是新公司,同事幾乎都是新進或是年紀很輕的工程師。   而最資深的工程師是一位很年輕的弟弟先稱他為Jack,他進公司二年了,再來是一位APP工程師及UI/UX工程師也待超過一年,而其
Thumbnail
在台北的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小張是一名新入職的工程師,工作認真負責,經常加班完成任務。他的主管林經理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經常在部門會議上稱讚他。然而,小張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因為他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總是得不到同事們的認可。
Thumbnail
在台北的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小張是一名新入職的工程師,工作認真負責,經常加班完成任務。他的主管林經理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經常在部門會議上稱讚他。然而,小張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因為他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總是得不到同事們的認可。
Thumbnail
職場中有句話常被人提起:“先懂做人,才能做事。”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了深刻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主題,並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Thumbnail
職場中有句話常被人提起:“先懂做人,才能做事。”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了深刻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主題,並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Thumbnail
在職場上,除了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懂做人是否真的那麼重要呢?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做人技巧就不是那麼關鍵。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懂做人會這麼重要。
Thumbnail
在職場上,除了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懂做人是否真的那麼重要呢?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做人技巧就不是那麼關鍵。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懂做人會這麼重要。
Thumbnail
🍎 故事背景 伴侶的工作是機電工程業,公司負責機電5大系統(電力、弱電、自來水給水、污水排水、消防系統) 的工程圖配置,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通常每個人會比較專精某一項系統,其他系統就會很弱;伴侶是比較深入了解二項系統,其他系統略懂略懂,他曾經被主管說過工作很投入。 他對自己要求高也比我聰明
Thumbnail
🍎 故事背景 伴侶的工作是機電工程業,公司負責機電5大系統(電力、弱電、自來水給水、污水排水、消防系統) 的工程圖配置,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通常每個人會比較專精某一項系統,其他系統就會很弱;伴侶是比較深入了解二項系統,其他系統略懂略懂,他曾經被主管說過工作很投入。 他對自己要求高也比我聰明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有些朋友的專業能力很強,工作能力很好,但卻不受公司重用,職場表現非常普通。或是專業能力普通,時間常用在與朋友吃吃喝喝,但職涯表現卻很順遂,或是做生意非常成功。 相信你應該也知道,在職場上,專業能力好壞並非是唯一的影響因素,你的主動學習能力,與同事相處的關係,甚至是你處理事情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有些朋友的專業能力很強,工作能力很好,但卻不受公司重用,職場表現非常普通。或是專業能力普通,時間常用在與朋友吃吃喝喝,但職涯表現卻很順遂,或是做生意非常成功。 相信你應該也知道,在職場上,專業能力好壞並非是唯一的影響因素,你的主動學習能力,與同事相處的關係,甚至是你處理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