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Top 5

(6770) 力積電新技術突破與產能擴張,AI晶圓代工前景亮眼!2025/09/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力積電(6770)於2025年9月5日舉行的線上法人說明會中,詳細介紹了公司在晶圓代工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未來策略。副總經理譚仲民分享了公司在AI應用、3D晶圓堆疊技術及P5廠產能擴張的突破,特別是在interposer與DRAM堆疊模組上的技術優勢,預計將帶動未來成長。同時,公司也面臨產能利用率與價格波動的挑戰,但對2026年毛利翻正抱持樂觀態度。本文將深入剖析會議內容與未來展望。


會議摘要

一、公司概況與免責聲明

力積電(Powerchi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PSMC)為全球晶圓代工排名第七的專業代工廠,專注於邏輯與記憶體晶圓代工業務。在2025年9月5日的線上法人說明會中,副總經理譚仲民首先宣讀免責聲明,強調簡報中的預測性資訊基於內外部資料,未來實際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可能因市場風險、供應鏈變動及產品推出能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公司不承擔隨時更新預測資訊的義務。

力積電目前擁有6座晶圓廠,包括2座8吋廠與4座12吋廠,總產能約為每月14萬片(以12吋晶圓當量計算)。2024年公司營收達新台幣447億元,年度成長1.6%,並在全球半導體產業ESG評比中名列前五,展現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重視。

二、晶圓廠與產能分佈

1. 晶圓廠概況

力積電的晶圓廠分佈如下:

  • 8吋廠(Fab 8A與8B):位於新竹與竹南,總產能約12.5萬片/月,主要生產邏輯與分離式元件(如MOSFET、IGBT及氮化鎵GaN產品)。其中,Fab 8A有3萬片用於邏輯產品(如PMIC與顯示驅動IC),其餘為分離式元件;Fab 8B則全數用於分離式元件。
  • 12吋廠(Fab P1、P2、P3):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總產能約11萬片/月,主要用於邏輯與記憶體代工。P1與P2以邏輯代工為主,P3則專注於DRAM代工。
  • 新廠P5(銅鑼廠):位於銅鑼,2024年已開始量產,目前產能約8500片/月,技術涵蓋40奈米邏輯與3D先進堆疊技術(如Wafer-on-Wafer, WoW),未來計畫擴充至3.5萬片/月。

2. 產能與營收貢獻

  • 邏輯代工:佔營收約40%,主要由12吋廠P1與P2貢獻,每月約6萬片產能。
  • 記憶體代工:佔營收約40%,主要由P3廠及少數P1、P2產能貢獻,每月約4-5萬片,技術涵蓋25奈米與22奈米DRAM,以及28奈米與24奈米NAND Flash。
  • 8吋廠產品:佔營收約20%,主要為分離式元件與少量邏輯產品。

3. P5廠的特殊角色

P5廠是力積電未來的發展重心,專注於AI相關應用與3D晶圓堆疊技術。目前已開發4層DRAM堆疊模組,並與合作夥伴進行驗證,未來計畫開發8層堆疊技術。P5廠還生產interposer(矽中介層),內建高密度電容以穩定電壓與電流,特別適用於高階AI運算晶片。目前interposer產能約2000片/月,已全數滿載,預計2025年底或2026年第一季擴充至5000片以上。

三、技術優勢與新應用

1. 3D晶圓堆疊技術(Wafer-on-Wafer, WoW)

力積電在3D晶圓堆疊技術上投入研發已超過5年,目前4層DRAM堆疊模組已進入市場驗證階段,與一線邏輯代工廠及封裝測試公司合作,交付數百套模組進行測試。該技術將多層DRAM與邏輯晶片堆疊,透過TSV(矽穿孔)技術實現高頻寬、低延遲與低功耗的資料傳輸,特別適用於AI伺服器與邊緣AI應用。譚副總表示,儘管製造技術挑戰大(如晶圓薄化與良率問題),但已有多家大型公司對此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並進行概念驗證(POC)。

2. Interposer與高密度電容

力積電利用過去DRAM製造經驗,開發內建高密度電容的interposer,能有效穩定高階邏輯晶片(如GPU)運作時的電壓與電流,避免突發電流對精密電路的衝擊。此技術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需求強勁,目前產能已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預計未來擴充將顯著提升營收貢獻。此外,公司也提供純電容晶圓(Capacitor Wafer),作為高階ASIC的穩定元件。

四、財務概況與挑戰

1. 財務表現

根據簡報與法說會內容,力積電2025年第二季營運結果如下:

  • 營業收入:新台幣11,278百萬元,較前季略增。
  • 淨損:新台幣3,334百萬元,每股虧損0.80元。
  • 產能利用率:整體約75%,其中12吋廠約75-80%,8吋廠約65-70%。
  • 現金及約當現金:新台幣24,038百萬元,總資產達新台幣183,235百萬元。

2. 挑戰

  • P5廠財務負擔:目前產能僅8500片,遠低於規劃的4-5萬片,導致規模經濟不足,持續造成虧損。
  • 記憶體價格波動:記憶體代工價格受市場連動影響,近期雖有回升,但仍未達獲利水準。
  • 產能利用率偏低:特別是8吋廠,訂單有限影響整體獲利。

3. 第三季展望

譚副總預估第三季月營收可望接近40億元,PMIC(電源管理晶片)出貨量有望增加,部分新客戶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將帶動成長。然而,P5廠短期內難以止血,整體獲利仍需努力。

五、成長策略與市場機會

1. Open Foundry平台

力積電持續強化Open Foundry平台,整合客戶流程與工具至通用平台,提供客製化服務,並專注於高性價比產品競爭力,特別是AI相關應用。

2. 終端市場拓展

  • 拓展日本、美國與歐洲市場,實現多元化出口。
  • 利用8吋與12吋廠現有產能服務更多汽車與工業客戶。
  • 新增12吋廠產能以消費品為主,逐步擴大AI、汽車與工業產品佔比。
  • 保持AIoT市場佔有率,更新DRAM技術至1x奈米,並融合NOR與SLC NAND技術。

3. 產品組合優化

  • PMIC預計未來佔營收40%,目前已達21%,受益於AI伺服器需求與地緣政治因素(如非中國供應鏈需求)。
  • 記憶體代工將轉向特殊應用,如interposer電容晶圓與Wafer-on-Wafer模組,增加附加價值。

六、印度合作進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3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川普解放日後法說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柴知道,法說最速報!
87會員
300內容數
這裡是【理柴知道,法說最速報】,每日更新上市櫃公司法說會摘要。掌握科技趨勢,跟上產業脈動,千萬不可以錯過!有投資的您該看,沒投資的您更該看! 合作請洽: shibainustock.tw@gmail.com
2025/09/08
至上電子2025年9月5日法說會展現亮眼財報,上半年營收達1026.08億台幣,AI伺服器需求推升DRAM成長。中國市場比重降至70%,美國及台灣地區成長顯著。毛利率穩定2.5%-3%,外幣兌換損益影響Q2淨利,EPS為0.34元。集團擴展Montage、Snyder產品線,子公司涵蓋電動車與生技領
2025/09/08
至上電子2025年9月5日法說會展現亮眼財報,上半年營收達1026.08億台幣,AI伺服器需求推升DRAM成長。中國市場比重降至70%,美國及台灣地區成長顯著。毛利率穩定2.5%-3%,外幣兌換損益影響Q2淨利,EPS為0.34元。集團擴展Montage、Snyder產品線,子公司涵蓋電動車與生技領
2025/09/08
展達通訊(3447)於2025年9月5日舉行114年第2季業績說明會,總經理陳秋龍與財務長林欣泰分享公司近況。上半年營收達14.72億元,成長65%,毛利率回升至12.1%,受益於產能提升與新產品線。重點布局智慧家庭物聯網、AI邊緣運算及軍工級通訊,泰國廠產值預計60-100億元,第三廠區將於近期投
2025/09/08
展達通訊(3447)於2025年9月5日舉行114年第2季業績說明會,總經理陳秋龍與財務長林欣泰分享公司近況。上半年營收達14.72億元,成長65%,毛利率回升至12.1%,受益於產能提升與新產品線。重點布局智慧家庭物聯網、AI邊緣運算及軍工級通訊,泰國廠產值預計60-100億元,第三廠區將於近期投
2025/09/07
穎威科技(6515)於2025年6月2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4年營收57.98億元,稅後淨利11.86億元,EPS 34.31元,2025年第一季營收更達22.97億元,淨利6.13億元,EPS 17.21元,創歷史新高。公司在AI與HPC趨勢下,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測試座供應商,推出Hyp
2025/09/07
穎威科技(6515)於2025年6月2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4年營收57.98億元,稅後淨利11.86億元,EPS 34.31元,2025年第一季營收更達22.97億元,淨利6.13億元,EPS 17.21元,創歷史新高。公司在AI與HPC趨勢下,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測試座供應商,推出Hyp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 騰鴻躍升國際《從傳統鈑金到AI機櫃》|工商時報 - 夏普堺工廠攜手KDDI 打造輝達驅動的AI資料中心|經濟日報 - 影片|黃仁勳台大演講說了什麼?盤點你不能錯過的3大AI關鍵字|數位時代 - 美查東南亞太陽能板 恐加稅|經濟日報
Thumbnail
- 騰鴻躍升國際《從傳統鈑金到AI機櫃》|工商時報 - 夏普堺工廠攜手KDDI 打造輝達驅動的AI資料中心|經濟日報 - 影片|黃仁勳台大演講說了什麼?盤點你不能錯過的3大AI關鍵字|數位時代 - 美查東南亞太陽能板 恐加稅|經濟日報
Thumbnail
瞭解IC和IP的區別、晶圓代工的角色,以及芯粒和小晶片對半導體製造的影響。此外,探討了人工智慧對電子設計的影響。
Thumbnail
瞭解IC和IP的區別、晶圓代工的角色,以及芯粒和小晶片對半導體製造的影響。此外,探討了人工智慧對電子設計的影響。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Thumbnail
JASM日本熊本廠開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AI帶動的半導體需求言論有望激勵市場對半導體長線資金的布局,以及包括Nvidia在內等科技巨頭與基金注資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
Thumbnail
JASM日本熊本廠開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AI帶動的半導體需求言論有望激勵市場對半導體長線資金的布局,以及包括Nvidia在內等科技巨頭與基金注資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
Thumbnail
最新半導體市況及設備供應商動態,AI和先進晶片需求帶動半導體設備廠齊樂,反映半導體指數多頭上揚格局。家登,鈦昇,大量-PCB成型/鑽孔設備廠臺灣PCB鑽機成型機龍頭的技術分析進行盤點。半導體與AI起飛的元年,話題始終都會圍繞AI算力,Sora橫空出世,未來的估值觀察也需持續。
Thumbnail
最新半導體市況及設備供應商動態,AI和先進晶片需求帶動半導體設備廠齊樂,反映半導體指數多頭上揚格局。家登,鈦昇,大量-PCB成型/鑽孔設備廠臺灣PCB鑽機成型機龍頭的技術分析進行盤點。半導體與AI起飛的元年,話題始終都會圍繞AI算力,Sora橫空出世,未來的估值觀察也需持續。
Thumbnail
24.01.24-股癌 *新聞說Open AI的Sam Altman,要做晶圓製造,應該是錯誤訊息。因為晶圓製造是高資本密集,現在一座3奈米的晶圓廠要花200-300億美元,而真的把這個晶圓廠蓋好時,最新的製程可能已經演進到2奈米或1奈米製程。 所以即使他真的要做晶圓廠,對台積電的影響也不大。
Thumbnail
24.01.24-股癌 *新聞說Open AI的Sam Altman,要做晶圓製造,應該是錯誤訊息。因為晶圓製造是高資本密集,現在一座3奈米的晶圓廠要花200-300億美元,而真的把這個晶圓廠蓋好時,最新的製程可能已經演進到2奈米或1奈米製程。 所以即使他真的要做晶圓廠,對台積電的影響也不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