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曾在某校服務,擔任輪調班老師,需要定期去訪視實習的孩子。某天輪到訪視一個乖巧的男生,他的實習地點特別有「修煉感」:要先翻山越嶺──準確來說,是走過兩百階樓梯──才能抵達那家便利商店。每天上下班,光是這兩百階,就像隨堂的「體能測驗」,他每天上班的路上,是一路數著階梯。
「老師,我每天都從一開始的 1…2…3…一直數到200,」他笑著說,「如果不數,就覺得自己根本走不到終點。」 這個小小的「自我催眠法」。
雖然辛苦,但店家很快就信任他,讓他獨當一面。他短短時間就學會了點貨、訂貨,還能結帳、補貨,一人分飾多角,效率簡直就是「便利商店界的自動化AI」。當然,過程中他也會向我小小吐苦水,抱怨自己快成了八爪章魚。但我總盡量安慰他:「吃苦當吃補,搞不好哪天你會感謝這些經驗。」
結果呢?幾年後他真的成了某家全家便利商店的店長。當年那兩百階的汗水,原來真的是上天安排的「肌肉與技能加乘課程」。誰說便利商店只是打工?對他來說,那是人生的修煉副本,也許還能講給他現在的員工聽。
結論:有時候老天爺出招很奇怪,但回頭看,原來每一步、每一階,都是鋪向未來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