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閒聊】特斯拉近年的軟硬體突破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為什麼自動駕駛是AI領域的效能黑洞?

在手機與電腦的世界裡,我們常會聽到「效能過剩」這個詞。新一代的處理器越來越快,但我們每天使用的應用程式,其實很少能將硬體性能推向極限。

自動駕駛則完全相反。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面對的是複雜且動態的真實物理世界:車輛、行人、交通號誌、天氣、光線、突發路況……任何細節都可能成為挑戰。促使 FSD 不論是軟體還是硬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顯著的進步,也因為這種持續的進化,Robotaxi 的實現才變得可能。

🌟 特斯拉 Robotaxi 的里程碑與願景

與日常電子產品不同,自動駕駛是一個「永遠算力不嫌多」的領域。軟體每一次突破,都需要硬體的算力與感測能力跟上,否則無法應對更複雜的真實場景。

  • 硬體演進(HW3.0 ⮕ HW4.0 ⮕ AI5 ⮕ AI6)
raw-image
  • 軟體演進(V12 ⮕ V13 ⮕ V14)
raw-image

Tesla 正在全球積極拓展 Robotaxi 服務,以下是幾個關鍵的進展:

  • Austin, Texas:Robotaxi 發源地,服務面積已擴張 4 次,達 173 平方英里,涵蓋市中心、機場、Giga Texas 和郊區。每日營運至凌晨 2 點,車輛數量增加 50%,日均里程約 7,000 英里。9 月起開放高速公路使用。
  • Bay Area, California:7 月推出,服務面積與 Austin 類似,現已開放用戶預訂,正與舊金山機場談判擴張。
  • 新市場:內華達州 DMV 9 月批准 Tesla 公路測試,下一步申請商業許可。亞利桑那與佛州預計很快跟進。Elon Musk 訂下目標:年底前覆蓋美國 50% 人口。
Robotaxi第三次擴展服務範圍

Robotaxi第三次擴展服務範圍

🌟 FSD 與 Optimus:共享 AI 大腦的雙胞胎

特斯拉的 Full Self-Driving (FSD) 開發與 Optimus 機器人演進高度緊密關聯,這兩個項目共享相同的 AI 基礎架構、團隊和技術,Elon Musk 多次強調 Optimus 是 FSD 技術在物理世界的延伸。

raw-image

關鍵1. 共享 AI 團隊與人才

FSD 和 Optimus 的開發團隊都來自 Tesla 的 Autopilot/AI 小組。許多 FSD 工程師將在駕駛 AI 方面的寶貴經驗,直接應用到 Optimus 的機器人控制系統上,確保了技術的一致性。這種人才流動不僅加速了 Optimus 的開發,也讓它能從原型階段快速邁向量產,預計 2026 年底就能在工廠中實際運用。

關鍵2. 共通的技術架構

FSD 的核心是「端到端神經網路」,能直接從感測器輸入,輸出駕駛決策。Optimus 也採用類似的架構,運用神經網路來處理視覺輸入,進而控制機械肢體來行走、抓取和避障。

  • 視覺與感知系統:兩者都依賴純視覺系統,捨棄了雷達或 LiDAR。FSD 的攝影機與圖像處理技術能直接應用到 Optimus 上,讓機器人能辨識物體、環境並與人類互動。
  • 訓練方法:FSD 透過數百億英里的真實駕駛數據進行訓練,這些資料也被用於 Optimus 的模擬訓練。Tesla 強大的 Dojo 超級電腦能同時支援 FSD 和 Optimus 的模型訓練,確保即時的 AI 推理能力。

關鍵3. 硬體共享與優化

Optimus 使用的是改版後的 FSD 硬體晶片(例如 HW4/AI4),其運算能力高達 300-500 TOPS,足以支援複雜的 AI 模型。未來,新的 AI5/AI6 晶片也將同時用於 Tesla 的車輛和機器人,不僅能有效降低開發成本,還能讓機器人達到「毫秒級」的反應速度。

🌟 結論:投資美股,投資的不只是數據,更是想像力

Robotaxi與Optimus 涉及 AI 於真實物理世界的推理能力,並不是只靠單一技術突破,而是 FSD 軟體與硬體持續迭代、服務區域不斷擴張、監管逐步放行 的綜合作用。

如果只關注短期的新聞或單一業務表現,很難看懂 Elon Musk 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然而,從軟體與硬體長期規劃、跨部門資源整合的角度來看,就能理解為什麼 Tesla 有信心提出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

投資 Tesla,不只是投資一間車廠,更是投資一個持續突破邊界的 AI 生態系統。 在美股市場,短期的數據固然重要,但更長遠的價值,往往來自於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力。

推薦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O先生的沙龍
159會員
81內容數
本專題主要放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個人研究,投資理念偏向價值投資,習慣從產業的角度、產品營收佔比分析公司體質,近期研究的主題著重於: (1)半導體產業鏈:IC設計、IC製造、CoWos (2)重電產業鏈:台電強韌電網、智慧電網計畫 (3)營建股追蹤:隆大、新美齊、憶聲、順達、名軒
EMO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2
NAND Flash市場在經歷長期供過於求後,2025年上半年供需逐步改善,主要廠商減產及AI應用需求大增雙重作用下,價格指數反彈,帶動產業進入上行週期。AI伺服器、高速SSD等新應用成市場成長關鍵。
Thumbnail
2025/09/12
NAND Flash市場在經歷長期供過於求後,2025年上半年供需逐步改善,主要廠商減產及AI應用需求大增雙重作用下,價格指數反彈,帶動產業進入上行週期。AI伺服器、高速SSD等新應用成市場成長關鍵。
Thumbnail
2025/09/09
投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停損常被視為失敗,但其實是資金再配置的機會。本文透過回測數據說明,果斷停損並轉移至更有潛力的標的,能加速財富增長,關鍵在於承認市場不確定性並培養停損的勇氣和紀律。
Thumbnail
2025/09/09
投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停損常被視為失敗,但其實是資金再配置的機會。本文透過回測數據說明,果斷停損並轉移至更有潛力的標的,能加速財富增長,關鍵在於承認市場不確定性並培養停損的勇氣和紀律。
Thumbnail
2025/05/24
愛莉莎莎在杜拜置產的影片,引起許多討論,也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鏡的投資觀點。本文除了分析愛莉莎莎的投資策略,也分享了臺灣頭份竹南的房市觀察,以及在市況不好的時候如何挑選建商及地點。
Thumbnail
2025/05/24
愛莉莎莎在杜拜置產的影片,引起許多討論,也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鏡的投資觀點。本文除了分析愛莉莎莎的投資策略,也分享了臺灣頭份竹南的房市觀察,以及在市況不好的時候如何挑選建商及地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這陣子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發展上,有著許多的動態,包括FSD 宣布免費試用 1 個月、Elon 飛訪中國大陸推動 FSD、FSD V12.4 即將推出等等。因此,我們來聊聊 RoboTaxi 何時、如何問世…
Thumbnail
這陣子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發展上,有著許多的動態,包括FSD 宣布免費試用 1 個月、Elon 飛訪中國大陸推動 FSD、FSD V12.4 即將推出等等。因此,我們來聊聊 RoboTaxi 何時、如何問世…
Thumbnail
首先之前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有看到,而特特迎來第二波暴漲(第一波是財報後),那特斯拉FSD在對岸批准推出,果然迎來了一些特黑們大放厥詞,但比較有趣的是網美似乎沒有查清楚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目前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早就捲到不行,特斯拉FSD根本是不進不行了… 首先先看圖: 對岸去年高階智能NOA的市
Thumbnail
首先之前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有看到,而特特迎來第二波暴漲(第一波是財報後),那特斯拉FSD在對岸批准推出,果然迎來了一些特黑們大放厥詞,但比較有趣的是網美似乎沒有查清楚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目前對岸高階自動駕駛市場早就捲到不行,特斯拉FSD根本是不進不行了… 首先先看圖: 對岸去年高階智能NOA的市
Thumbnail
4月28日,Elon Musk 抵陸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媒體報導稱目的是討論全自動駕駛(FSD)在中國落地的可能性。然後,社交媒體上就開始有人說,中國自駕系統卷得很,FSD 面對嚴峻競爭,特斯拉占不到便宜…BLABLA。來吧,我們就好好看看,所謂的對手有誰吧。
Thumbnail
4月28日,Elon Musk 抵陸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媒體報導稱目的是討論全自動駕駛(FSD)在中國落地的可能性。然後,社交媒體上就開始有人說,中國自駕系統卷得很,FSD 面對嚴峻競爭,特斯拉占不到便宜…BLABLA。來吧,我們就好好看看,所謂的對手有誰吧。
Thumbnail
探討特斯拉的投資理由、未來機會、全自動駕駛(FSD)監管問題、AI訓練投入,以及最新的財報表現。了解特斯拉如何在電動車和AI市場中創造未來,並對特斯拉的未來前景進行深入分析。
Thumbnail
探討特斯拉的投資理由、未來機會、全自動駕駛(FSD)監管問題、AI訓練投入,以及最新的財報表現。了解特斯拉如何在電動車和AI市場中創造未來,並對特斯拉的未來前景進行深入分析。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