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自動駕駛是AI領域的效能黑洞?
在手機與電腦的世界裡,我們常會聽到「效能過剩」這個詞。新一代的處理器越來越快,但我們每天使用的應用程式,其實很少能將硬體性能推向極限。
自動駕駛則完全相反。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面對的是複雜且動態的真實物理世界:車輛、行人、交通號誌、天氣、光線、突發路況……任何細節都可能成為挑戰。促使 FSD 不論是軟體還是硬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顯著的進步,也因為這種持續的進化,Robotaxi 的實現才變得可能。
🌟 特斯拉 Robotaxi 的里程碑與願景
與日常電子產品不同,自動駕駛是一個「永遠算力不嫌多」的領域。軟體每一次突破,都需要硬體的算力與感測能力跟上,否則無法應對更複雜的真實場景。- 硬體演進(HW3.0 ⮕ HW4.0 ⮕ AI5 ⮕ AI6)

- 軟體演進(V12 ⮕ V13 ⮕ V14)

Tesla 正在全球積極拓展 Robotaxi 服務,以下是幾個關鍵的進展:
- Austin, Texas:Robotaxi 發源地,服務面積已擴張 4 次,達 173 平方英里,涵蓋市中心、機場、Giga Texas 和郊區。每日營運至凌晨 2 點,車輛數量增加 50%,日均里程約 7,000 英里。9 月起開放高速公路使用。
- Bay Area, California:7 月推出,服務面積與 Austin 類似,現已開放用戶預訂,正與舊金山機場談判擴張。
- 新市場:內華達州 DMV 9 月批准 Tesla 公路測試,下一步申請商業許可。亞利桑那與佛州預計很快跟進。Elon Musk 訂下目標:年底前覆蓋美國 50% 人口。

Robotaxi第三次擴展服務範圍
🌟 FSD 與 Optimus:共享 AI 大腦的雙胞胎
特斯拉的 Full Self-Driving (FSD) 開發與 Optimus 機器人演進高度緊密關聯,這兩個項目共享相同的 AI 基礎架構、團隊和技術,Elon Musk 多次強調 Optimus 是 FSD 技術在物理世界的延伸。

關鍵1. 共享 AI 團隊與人才
FSD 和 Optimus 的開發團隊都來自 Tesla 的 Autopilot/AI 小組。許多 FSD 工程師將在駕駛 AI 方面的寶貴經驗,直接應用到 Optimus 的機器人控制系統上,確保了技術的一致性。這種人才流動不僅加速了 Optimus 的開發,也讓它能從原型階段快速邁向量產,預計 2026 年底就能在工廠中實際運用。
關鍵2. 共通的技術架構
FSD 的核心是「端到端神經網路」,能直接從感測器輸入,輸出駕駛決策。Optimus 也採用類似的架構,運用神經網路來處理視覺輸入,進而控制機械肢體來行走、抓取和避障。
- 視覺與感知系統:兩者都依賴純視覺系統,捨棄了雷達或 LiDAR。FSD 的攝影機與圖像處理技術能直接應用到 Optimus 上,讓機器人能辨識物體、環境並與人類互動。
- 訓練方法:FSD 透過數百億英里的真實駕駛數據進行訓練,這些資料也被用於 Optimus 的模擬訓練。Tesla 強大的 Dojo 超級電腦能同時支援 FSD 和 Optimus 的模型訓練,確保即時的 AI 推理能力。
關鍵3. 硬體共享與優化
Optimus 使用的是改版後的 FSD 硬體晶片(例如 HW4/AI4),其運算能力高達 300-500 TOPS,足以支援複雜的 AI 模型。未來,新的 AI5/AI6 晶片也將同時用於 Tesla 的車輛和機器人,不僅能有效降低開發成本,還能讓機器人達到「毫秒級」的反應速度。
🌟 結論:投資美股,投資的不只是數據,更是想像力
Robotaxi與Optimus 涉及 AI 於真實物理世界的推理能力,並不是只靠單一技術突破,而是 FSD 軟體與硬體持續迭代、服務區域不斷擴張、監管逐步放行 的綜合作用。
如果只關注短期的新聞或單一業務表現,很難看懂 Elon Musk 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然而,從軟體與硬體長期規劃、跨部門資源整合的角度來看,就能理解為什麼 Tesla 有信心提出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
投資 Tesla,不只是投資一間車廠,更是投資一個持續突破邊界的 AI 生態系統。 在美股市場,短期的數據固然重要,但更長遠的價值,往往來自於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力。
推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