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三對三職涯聊癒室」已經一個半月了。今天這場活動,對我來說特別有感。
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就我們三個人。這次很明顯的不一樣了,上個月來體驗的夥伴,正式答應加入成為固定班底;又多了兩位 CBA 的朋友來參與。算一算,現場一口氣有 6 位諮詢師、14 位參加者。從 3 人到 6 人,我們就能服務更多、幫助更多人。
活動的細節,我也做了調整。過去常常有人報名未到,空了名額也浪費資源。這次我設了更多的備取名單、要求參加者先加入 LINE 群組,沒有在時限內加入的,就把名額釋出。結果呢?這次出席率100%!這一刻,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這代表調整產生了效果。而在過程中也發現了幾件事~原來有人沒出席,不是他們故意放鴿子,而是當初用 FB 綁定的 email 早就沒在用了,通知直接飛到黑洞。我才驚覺:以前我錯怪了人。
這提醒我,溝通不是「我寄出去就好」,而是「對方確實收到」。所以要再次提醒對方,我會使用他的accupass登入email進行聯繫,請確認可收得到email。
這一點放到職場也一樣。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事情交代過了、信件寄了,責任就結束。但還需要確保對方真的理解、真的跟上。未來如果舉辦了收費活動,這部分的細節更是要完全掌握好,否則只會換來負評。
還有一個小變化,以前我們讓參加者聊得很發散,結果時間常常不夠用。這次清楚地設定:只針對一個困住的情境來討論,結果聚焦,對談起來也更有效率。簡單的調整,換來更好的體驗。
這場活動讓我再一次看到,無論是團隊成員、通知機制、服務流程,甚至對話內容,通通都可以再跌代優化。
職場上沒有一勞永逸。唯一能保證我們持續前進的方法,就是願意一次又一次,把自己迭代到更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