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一千日方格子不斷更」的嘗試進行中,今日來到了day6。
其實,剛剛已經躺上床了。原本呢,一直到十點多踏入家門以前,我都還記得今天份的稿子還沒寫,但是但是,才一洗完澡就瞬間失憶了!
在床上猶豫了五秒鐘之後,還是決定爬起來打開電腦。畢竟,幫自己放水這種事,一旦開了先例,那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與無限次。
好啦,現在是晚上11:19,讓我來試試在11:59之前能夠寫出什麼。
正好,我今晚剛剛結束了一場Toastmasters的演講,那麼就來分享——如果你想參與的話,該如何進入呢?
稍早,我剛完成了去年10月加入Toastmasters以來的第二場正式演講(prepared speech)。所謂正式演講,即為在官方制定的教程有明確規範的演講。比如,目前我處於:Innovative Planning這一個學習主題Level 1的Project 2,而Project 2要做的是Writing a Speech with Purpose.
為符合「有目的的演講」,我準備的是讓聽眾了解如何使用ChatGPT協助語言學習:
欸等等,那什麼是Toastmasters?
引述維基百科:
國際演講會(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是一個教育性質非營利組織,於全球各地推行演講會,目的為協助會員提升其溝通、演講及領導技巧。 該組織藉由數以千計之分會提供溝通及領導兩方法的課程,課程主要教授說話,聆聽及思考的技巧。 超過364,000位會員;於145個國家中有超過16,600個屬會。
細節不贅述了,網路上都能查得到。
下面,主要分享如何選定並開始參與演講會。
從去年的8月開始,我便作為guest去旁聽了不同的分會,初步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並藉此了解不同分會的特性與氛圍,累計參與過六個在台北各個地方的分會活動,其中有兩個是雙語分會(中英文隔週),四個是全英文分會。
很有趣的是,雖然國際演講會有明確的議程與會議規範,但實際落到不同的分會,就是會產生不同的情境與氛圍,這和組成的成員屬性與背景應該脫不了關係。
比如說,某雙語的分會A的組織成員以創業青年居多,他們若非創業者,就是在大型企業或跨國公司工作的工程師或經理人,雖然分會有著交友的成份,但對於會議細節以及演講者表現的要求相當嚴格謹慎;而某雙語分會B則相對鬆散,除了沒太注重開場是否準時,會議環節也比較隨意,而這樣的時間掌控方式,亦直接反應了主要幹部的性格。
此外,也有某全英語分會C,因為主要幹部為英語老師,不僅對於會員的準備狀態與投入程度要求嚴格,其氛圍也多多少少有點接近校園,有種高中教室的感覺,鼓勵性質很強的那種;還有某全英語分會D,由於創會的初始成員全都來自相同的一個組織,連帶的,後來主要參與的會員大多有著地緣關係,相同的年齡層與相似的職業背景是一大特點。
其他呢,還有我只敢遠觀不敢褻玩的超嚴肅分會,比如,在初次透過社群平台聯繫上該分會的時候,對方發來的訊息就寫道「我們的成員都是精英」。這句話,讓我不由得捏把冷汗想,並暗忖:要是我不是你們認可的精英,是否會慘遭驅逐呢?
開玩笑的。
當然,對方的自述方式,已直接呈現出他們對自身屬性的認知與對成員能力的期待了。
觀察不同的組織的組成方式與群體動力,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所以呢,如果想要加入Toastmasters,可以先以guest的角色多多參與不同分會的活動,找到一個和自己的屬性最接近的分會——不過這是我個人的追求,因為我認為,都已經要在下班之後參與社團活動、還要認真練習英語演講了,那麼至少得找到一群相處起來自在舒服的夥伴,不要為難自己;但是,倘若你想要跨入到異溫層,為生活尋找更多挑戰的話,找一個自己最不熟悉或不容易適應的團體,也是可以的 XD
總之,在正式加入之前,多多觀察不同分會,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至於怎麼找到想要參與的分會呢?可以在國際演講會第67地區,依據地區或時間查詢。
今日,我的第二次的正式演講,比第一次穩定許多。如果下次能真正練習到講稿滾瓜爛熟,完全不用過腦就能講,那麼在聲音表情與肢體互動上應該可以有更多的表現。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回饋,我想把它記下來。就是已經有不只一位夥伴告訴我,每次在table topic(即時問答)的環節,只要我開口講到第三句話,他們就會笑出來XD
沒想到自嘲也能娛樂到大家,應可持續精進 XDD
總之,我很喜歡自己目前參與的分會。
這是一個全英語的小分會,正因為組織不大、成員較少,上台講話的機會多,同時,也時常會有許多附近友會的成員會來支援,順便可以認識更多實力過硬的強者。
此外,組織成員年齡層廣泛,職業背景也差異頗大,而成員的個性或屬性呢,感覺上,都是實打實做事的好夥伴,就是,要是在公司裡面,應該能成為可靠同事的那種。
我們不浮誇,但是認真又努力。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