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陽光還沒穿透舊金山的霧,飯店餐廳裡,香氣已悄悄甦醒。那一排銀亮亮的餐台,擺著熱呼呼的鬆餅機和一壺壺咖啡,美式早餐熱鬧卻不喧嘩。我自己動手做了一份鬆餅,看著麵糊緩緩倒入機器,合蓋、翻面、等待──像是在為這一天,做一個儀式。
旅途中,總有一些不經意的提問,像小石子落進心湖:「你跟你自己是什麼關係?」我一時語塞。這問題太輕,也太重。但直覺地,我心中浮現四個字:容器與流動。
我是一個容器,裝著別人對我的期待、孩子的未來、丈夫的心情,還有這些年來日復一日的責任與愛。可我也是流動的水,會變形、會尋路、會在時間與經驗裡,悄悄改寫自己。
今天,是一段親情的旅程。
送兒子去機場那刻,他轉身進入人群,我沒說什麼,只輕輕揮手。那背影讓我想起他小時候離開家去上學,也讓我明白──每一次目送,都是一種放手。媽媽的愛,不是緊握,而是陪他飛翔。
女兒選了家道地的港式茶餐廳,店內廣東話此起彼落,彷彿一腳踩進香港街頭。老公喝了口奶茶,眼睛都亮了起來:「好喝!」那笑容,就像回到初識的日子,一口熱奶茶,讓他找回了記憶裡的城市,也找回了一份情感的認同。



午後,我們到金門大橋旁的小公園走走。風起時,海與天的邊界模糊不清,橋像一條紅色的絲線,橫跨在霧與夕陽之間。腳邊的草地上,我們買了兩雙鞋,沒多想,就是當下剛剛好──那種「我想對自己好一點」的剎那。
黃昏後,我們去吃張安麻辣燙。那股香氣,是熱烈的、真實的。彷彿為這一日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天結束時,我回想起早上的那個問題。
我想,我與自己的關係,是一種不斷學習的過程。有時我是母親、有時是妻子、有時是旅人,但在這些角色背後,我也努力地不忘自己是誰。不是那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條仍願意流動、探索、變化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