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裝滿了,效率卻沒變
現在的市場上,AI 工具琳瑯滿目。
- 有人下載了十幾個效率 App。
- 有人訂閱了 ChatGPT、Claude、Notion AI、Zapier。
- 每次看到新工具就忍不住註冊,但過了一週就丟在一邊。
結果是什麼?工具越多,效率卻沒有提升,甚至比以前更亂。
盲點一:缺乏流程設計
效率不是靠工具堆出來的,而是靠 流程。- 如果沒有先釐清工作步驟,只是把工具硬套進來,最後會造成「工具孤島」。
- 舉例:有人用 Notion 記錄、用 Trello 管理專案,但兩邊沒有整合,導致重複輸入。
👉 工具之前,先畫出「流程地圖」,再決定需要哪些工具。
盲點二:不懂整合
很多人以為安裝就等於解決問題。
但真正的效率來自於 串接與整合。
- 例子:
- 如果你的 Google Form → 自動寫入 Google Sheet → AI 分析 → 自動寄出報表,這才叫效率。
- 如果只是把 Google Form 填好,再自己手動整理,那和傳統方式沒差多少。
👉 工具之間要「對話」,否則只是增加管理成本。
盲點三:沒有持續追蹤
很多人嘗試自動化一兩次,就以為萬事大吉。
但事實上,工具環境和任務需求會不斷變化。
- API 可能更新,導致流程中斷。
- 任務可能調整,原本的自動化設計不再適用。
- 沒有回頭檢查,就會卡在「以為有自動化,實際卻還是人工補洞」。
👉 每隔一段時間,檢查流程是否還正常,並做小幅優化。
怎麼改善?三步驟讓工具真正幫上忙
- 任務拆解:先釐清哪些任務最耗時、最重複。
- 流程設計:把這些任務畫成流程圖,找出可以交給 AI 或自動化的部分。
- 逐步導入:先從一個簡單的流程開始(例如自動整理會議紀錄),確認穩定後再擴展。
這樣,工具才會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負擔。
效率來自系統,而不是工具數量
AI 工具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以為「下載越多,效率越高」。
真正能讓你效率提升的,是一套 清晰的流程設計 + 工具整合 + 定期檢查。
想要把 AI 工具整合成屬於你的效率系統?
在 會員專區,我準備了 〈AI × Notion:打造專屬效率系統〉 —— 教你如何從零設計屬於你的工作流程,並用 AI 工具串接完成。
👉 不要再做工具收藏家,從今天開始打造真正的效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