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嗎?
十年前,留鬍子在美國還常常被視為「邋遢、不專業」。
但現在,留鬍子不只是一種風格,還能是一個蓬勃的產業。
而這其中的破局者,就是 Beardbrand。
看見死局
在 2012 年之前,市面上幾乎沒有專門針對「鬍子」的保養產品。
想要打理鬍子的人,只能勉強用頭髮或臉部的產品,效果並不好。
死局很明顯:留鬍子的人越來越多,但市場上卻沒有人真正服務他們。
轉化思維
Beardbrand 創辦人 Eric Bandholz 本來是一位設計師。
他自己留鬍子,卻經常被同事或朋友認為不專業。
他開始思考:
「為什麼鬍子一定要跟邋遢劃上等號?
鬍子也能是品味、是自我風格的象徵。」
這個思維的轉換,就是故事的起點。
找到破口
Eric 沒有一開始就去做產品,而是先從 內容 開始。
他拍 YouTube 影片,寫部落格,開始講「Beardbrand」這個概念:
鬍子不是隨便長,而是值得被打理的生活態度。
這就是他抓住的破口 —— 先建立社群,再測試市場。
設計新局
社群慢慢聚集後,他才推出第一批鬍子油、鬍子梳。
這些產品專門針對鬍子設計,和市面上的替代品完全不同。
而且,他們的品牌形象強調「Urban Beardsman」——
一種留鬍子但同時專業、有品味的新身份。
這就是新局的設計:
不只是賣產品,而是賣一種身份認同。
走向新局
結果大家買單了。
YouTube 頻道漸漸爆紅,Beardbrand 的產品線也擴展,
從鬍子油到洗髮、護膚,一步步變成完整的男性生活品牌。
現在,Beardbrand 已經是男士理容市場的重要玩家。
Beardbrand 的故事很適合當作我們的學習標竿:
他們不是靠砸大錢開始,而是靠觀察死局、換個角度思考,然後用內容去測試市場,再慢慢把新局設計出來。
破局,不一定要像 Dyson 那樣大刀闊斧的 5,000 次實驗,
有時候,只要一支 YouTube 影片就能打開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