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為什麼我的作品沒人理?:談談「X元素三原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講故事用的,不是頭腦而是靈魂

「嗯…我覺得那個人的談吐,沒什麼魅力欸…」你邊滑著手機邊說。

一樣是在Youtube上說書,有人講得讓人點頭搗蒜,有人只是照本宣科;一樣是在講顯化,有人講得膚淺枯燥,有人卻能形容得活靈活現。每個故事本身其實都是中性的,差別只在於:是否能有一個有趣的靈魂來詮釋。這個有趣的靈魂往往自帶 X factor。並且會無意間將這個X factor帶入他們的感知,以其為作品的「原力」,無論是嚴謹冷靜的科學導論,還是熱烈的情慾小說,一部作品若缺乏 X factor,就很難真正吸引人。只有當知行合一,這股原力才能被迭代、淬鍊,最終誕生出絕妙的作品。「X factor」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特質,使人或作品自然而然顯得獨特、有魅力,並吸引資源與世俗的成功。(關於魅力請點這篇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X

X通常被拿來代表不確定、神秘、未知。「X factor」這個概念最初出現在 Scott Adams 2013 年出版的《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 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在書中,他提到自己歷經多次失敗仍能成功,關鍵之一就是這股難以解釋的 X factor。因為實在說不清楚,只能簡單下結論:「就是因為有 X factor,所以成功了」。接下來,我們將 X factor 暫譯為「X元素」。

先撇開怎麼去定義「成功」,X元素會帶來什麼現象呢?

舉例來說,一首流行單曲,或許混音平庸、歌手唱功不怎麼突出,樂器錄音品質也普普,卻讓許多人「就是愛這味」。來扮演一下事後諸葛:也許是演唱的聲線很入魂,或是因為各種瑕疵搭在一起反而造成一種無法取代的濃烈情感。我甚至還認為,流行歌曲的寫作潛規則:「弦律要簡單、要朗朗上口」──其實只是因為評論者不懂歌裡真正的 X元素,只好去描述他們能看到的表層現象。

內在光芒

如果從墨應系的觀點來看:當一個人真正看見並理解了自己的個體性,並把它展現出來,他的作品就會自然發光,激勵人群、吸引機會。

X元素不是靠頭腦硬加的,而是創作者賦予作品的一股獨特性。這股特質足以激勵他人;當人從制約中醒來,從社會螺絲釘轉變為發光的螢火蟲,他便不再任憑命運擺佈,而是能敗部復活,主動創造自己的實相。作品中帶有這種特質,自然能在茫茫紅海中脫穎而出,不需過度推銷,就能吸引大家的關注。

這裡有個重點:有 X元素的作品,最初只會吸引並讓「一小撮」人很喜歡,而不是馬上爆紅;爆紅是一個個小小的X元素所累加出來的現象。爆紅是迭代出來的結果,不是起因。

X元素三原則

X元素= 情感表達驅動 × 個體性創造 × 渠道之流。

缺一則弱。三者齊備時,會形成一種跨越通則、文化與傳統的吸引力。


1.情感表達驅動

當一個主題讓創作者內心真的動了情、不說不過癮,觀眾才能感受到同樣的悸動。

你可以從”顯示者四通道”來體會:

  • 「我一定要把那股情感(慾)經驗分享出來」
  • 「我一定要表達我的獨特情懷」
  • 「我非得傳遞這東西的獨特價值」
  • 「我要用生命來顯示我對它的熱愛」

作品中若帶有這種內在推力,它就會自然而然產生感染力。


2.個體性創造

你是誰,來自於你的個體性。有興趣的,研究一下自己的個體閘門與通道

一個作品必須帶有創作者獨特的烙印,而非只是技術正確或複製公式。即使是再熟悉的題材,也要滲入獨有的觀點、語言或風格。當人們聽到或看到你的作品,能不能馬上說「這就是他的味道」?

再怎麼大眾化、淺白的知識,只要是有趣的靈魂來敘述,也會變成生動的故事。作品中的個體性發揮,是最關鍵的一點──你作品當中的「你」,在哪裡呢?


3.渠道之流

遠離社會與Pendulum的制約,降低對於結果的「重要感」,(更狠一點是"失去自我重要感")才能接近那股流。表意識無意識一起共工的那個當下(人格水晶與設計水晶甘願攜手合作),你才會是宇宙的渠道。

真正具備 X 元素的作品在創作或表演過程中會顯得自然、帶給創作者愉悅,也讓觀眾感受到活力。你的作品是否能讓人覺得流暢──不是用頭腦硬擠,或依靠 AI 蒙混拼湊,而是生命力從作品中自然地流淌出來?在創作的時候,你似乎也不怎麼費力,甚至有那種「當時的我只是一個渠道啊」的感覺。當然,我們可以靠意志力來改幾百次產出「好產品」,但能夠與人共鳴、橫跨時空的作品,往往不是「想」出來的,而是「流」出來的

當你讀到來自那股「流」的文章,你會覺得文章讓你怦然心動;當你聽到來自那股「流」的音樂,你會不自覺想要跟著唱。

結語

如此,你可以用這「X元素三原則」來審視你自己的創作、或是去觀察別人的作品,或是去剖析自己「我為什麼會喜歡這個藝術家?」。祝大家在創作的道路上,能得到X元素的支援,下筆創作有如神助!


#X元素三原則的靈感由萬維鋼博士一書《佛畏系統》相關章節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應系沙龍:實現最高版本的你
27.0K會員
198內容數
「墨應系」(墨客創製的人類圖知識應用體系)已經開設多個人類圖應用課程,如讀圖心法、職涯應用零階、人生使命探索工作坊等。「墨應系」沙龍則提供了有關人類圖知識與生活應用的文章,分為「大宗煩惱文章」、「專業知識文章」和「情感關係指南文章」三大類。訂閱者每月可以收到兩篇付費和兩篇免費文章,還可以參加線上QA交流會。
2025/09/06
Script / Story Line(腳本)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份「腳本」。 為什麼說是腳本呢?不同於劇本,這個腳本並沒有非常仔細琢磨你的辦公桌應該要擺在什麼方位,或嚴格規定早餐不可以吃什麼。這份腳本更像是個「鬆散的劇本提要」,留給你大量自由發揮的空間。不過,這個腳本包含了一些老早就
Thumbnail
2025/09/06
Script / Story Line(腳本)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份「腳本」。 為什麼說是腳本呢?不同於劇本,這個腳本並沒有非常仔細琢磨你的辦公桌應該要擺在什麼方位,或嚴格規定早餐不可以吃什麼。這份腳本更像是個「鬆散的劇本提要」,留給你大量自由發揮的空間。不過,這個腳本包含了一些老早就
Thumbnail
2025/08/03
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明明深信不疑的事,卻總是帶來與你期望相反的結果?7月底的墨應系交流會,我們正好聊到了這個關鍵──『Excess Potential 過剩潛能』與『Balance Force 平衡力』。 每次月底的墨應系交流會,都覺得是在發佈「多世界詮釋 (Many-Worlds Interpr
Thumbnail
2025/08/03
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明明深信不疑的事,卻總是帶來與你期望相反的結果?7月底的墨應系交流會,我們正好聊到了這個關鍵──『Excess Potential 過剩潛能』與『Balance Force 平衡力』。 每次月底的墨應系交流會,都覺得是在發佈「多世界詮釋 (Many-Worlds Interpr
Thumbnail
2025/07/25
愛吃飯配新聞的台灣人 在台灣(或是世界其他地方)只要一聊起政治,往往就容易起衝突,甚至讓原本親近的親友陷入很尬的局面。但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覺察,就會發現:政治其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厚黑深水,它不只是組織權力的運作,而是深深地根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情感、身份認同、文化背景與生命經驗裡。 你有發現台灣人
Thumbnail
2025/07/25
愛吃飯配新聞的台灣人 在台灣(或是世界其他地方)只要一聊起政治,往往就容易起衝突,甚至讓原本親近的親友陷入很尬的局面。但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覺察,就會發現:政治其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厚黑深水,它不只是組織權力的運作,而是深深地根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情感、身份認同、文化背景與生命經驗裡。 你有發現台灣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分享了三位作者建立人物的做法。你可以選擇你最有感、最想運用在自己作品的方法。接著請將你主要角色的設定寫在筆記本上,你甚至可以畫人際關係圖,檢視彼此是否有相互矛盾之處,是否有你覺得可以賦予人物新的設定之處,好比,給某個人物一個與其成長線有關的缺點或弱點。
Thumbnail
今天分享了三位作者建立人物的做法。你可以選擇你最有感、最想運用在自己作品的方法。接著請將你主要角色的設定寫在筆記本上,你甚至可以畫人際關係圖,檢視彼此是否有相互矛盾之處,是否有你覺得可以賦予人物新的設定之處,好比,給某個人物一個與其成長線有關的缺點或弱點。
Thumbnail
本人的作品如下: 《靈魂絮語》(廢文+短篇小說專欄):https://www.penana.com/story/85242 《食人族互助會》(黑色幽默諷刺小說): https://www.penana.com/story/92160 《Outbreak戰翼敘事曲》(R-18黑暗奇幻小說,這是
Thumbnail
本人的作品如下: 《靈魂絮語》(廢文+短篇小說專欄):https://www.penana.com/story/85242 《食人族互助會》(黑色幽默諷刺小說): https://www.penana.com/story/92160 《Outbreak戰翼敘事曲》(R-18黑暗奇幻小說,這是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以知識類網紅為例,觀察他們在影片中如何提供知識與價值,並探討自身對於創作者的角色認知的轉變和深入思考;其中包括對於創作者是否必須擁有十足正確知識,以及對於日更的理解與看法。
Thumbnail
以知識類網紅為例,觀察他們在影片中如何提供知識與價值,並探討自身對於創作者的角色認知的轉變和深入思考;其中包括對於創作者是否必須擁有十足正確知識,以及對於日更的理解與看法。
Thumbnail
1.了解你能夠給予用戶的核心價值,並且以一種"不要太無聊"的形式傳達 2.確定你的內容領域---從你最有興趣或者最了解的地方入手 3.確定你的受眾是誰,並且內容要非常明確地對著受眾傳達 4.不要追求完美 5.保持平常心,把創作、輸出內容當成一種習慣,不要患得患失 6.永遠不要以"如何賺錢"為第一優先
Thumbnail
1.了解你能夠給予用戶的核心價值,並且以一種"不要太無聊"的形式傳達 2.確定你的內容領域---從你最有興趣或者最了解的地方入手 3.確定你的受眾是誰,並且內容要非常明確地對著受眾傳達 4.不要追求完美 5.保持平常心,把創作、輸出內容當成一種習慣,不要患得患失 6.永遠不要以"如何賺錢"為第一優先
Thumbnail
如何寫出能感動看文的人,甚至感動自己的文創,無關華麗文藻,而是故事本身。 方格子文創的魅力,能吸引群眾聚集,除了各個專業領域資訊,是需要的群眾養份,最讓人愛不釋手,有著反覆閱讀的足跡,無疑是強烈觸動人心的剖白文創,不只是被故事性吸引,而是觀眾會在文創中,尋找曾有碰觸悸動的相同足跡。 那種
Thumbnail
如何寫出能感動看文的人,甚至感動自己的文創,無關華麗文藻,而是故事本身。 方格子文創的魅力,能吸引群眾聚集,除了各個專業領域資訊,是需要的群眾養份,最讓人愛不釋手,有著反覆閱讀的足跡,無疑是強烈觸動人心的剖白文創,不只是被故事性吸引,而是觀眾會在文創中,尋找曾有碰觸悸動的相同足跡。 那種
Thumbnail
我是否會跟創作者討論作品的內容? 創作者的內容是他獨一無二的部分,我要做的是強化這個部分,讓實體成品在視覺、觸覺、甚至嗅覺上有更加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是否會跟創作者討論作品的內容? 創作者的內容是他獨一無二的部分,我要做的是強化這個部分,讓實體成品在視覺、觸覺、甚至嗅覺上有更加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說故事和行銷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需要學會說故事?以本書作者為例,運用故事行銷技巧,讓他短短一天賣出兩萬本書!有人說,未來一切產業都是媒體產業,各種職場與商業領域,人人都需要會說故事。學會說故事行銷,你可以三分鐘內打動面試官,五分鐘內與人達成合作共識。
Thumbnail
說故事和行銷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需要學會說故事?以本書作者為例,運用故事行銷技巧,讓他短短一天賣出兩萬本書!有人說,未來一切產業都是媒體產業,各種職場與商業領域,人人都需要會說故事。學會說故事行銷,你可以三分鐘內打動面試官,五分鐘內與人達成合作共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